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1 道试题

1 . 地质公园是广受欢迎的地理野外考察目的地。暑假,有四所学校组织学生前往地质公园开展考察活动。

吉林长白山地质公园不仅以火山遗迹著称,还是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目前世界上保存完整和极具代表性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的垂直分布浓缩了从北温带到北寒带数千公里的生态景观,素有“生态博物馆”和“物种基因库”之美誉。

长白山天池是地质公园的标志性景观,以世界海拔最高的火山口湖闻名遐迩,也是松花江、鸭绿江和图们江的发源地,素有“三江之源”的雅称,每年流出水量约0.43亿m³,但大气降水补给仅0.14亿m³左右。


(1)考察团队各自根据当地的昼夜长短和作息习惯制定了日程安排,其中甲、丁两校的时间有一定差异,试解释其原因。


(2)甲校同学在云南石林地质公园观察到了巨型腹足类化石、珊瑚化石等海洋生物化石,据此推测这里经历的地质演化过程的顺序是(     )(单选)

①地壳运动的抬升作用②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岩层进行溶蚀堆积

③造就密布如林的石林景观④浅海沉积,形成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
C.④→①→②→③D.④→②→①→③

(3)乙校同学采集到的岩石色泽较浅;主要由肉红色和白色的颗粒以及黑色的片状物组成,判断其岩石种类为____(单选:A.玄武岩/B.花岗岩)。该岩石是存在于地球内部____(单选:A.上地幔/B.外核)的岩浆沿地壳薄弱地带上涌,在地壳内部缓慢冷凝、充分结晶而形成的。
(4)丙校同学在长江巫峡拍摄到了下图照片,据形态初步判断其构造地貌为(     )(单选)

A.背斜山B.向斜山C.断块山D.火山

(5)丁校同学根据资料推测:除降水外,地下水是长白山天池的主要补给水源。他们的理由可能是(     )(单选)

①天池是长白山地区地势最高的地表水体②纬度较高、海拔较高,冰川融水量较少

③火山分布区地质多裂隙,岩层渗透性强④年降水补给量与天池流出水量相差不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6)资料表明,吉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完整的温带植被垂直带谱仅局限于长白山北坡。丁校同学将收集到的相关图表制作成资料卡,并添加笔记。请补充完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材料,简述设立吉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对维护生态安全的意义。
2024-03-25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地理试卷
2 . 某学校组织同学开展土壤专题的实践活动,阅读图文材料,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自然土壤的剖面构造


材料二 2020年 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成功,12月2日,"嫦娥五号"完成抓取表层月壤和钻取月岩样本,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平安返回地球,之后我国将在实验室进行长期、系统的月球样品研究工作。


(1)将备选项序号按实践活动的正确顺序排序。
制定课题→____→____→____→撰写实践报告。(备选项∶①记录实践数据、收集资料②确定研究计划、前期准备 ③分析、归纳数据资料)
(2)补齐土壤剖面构造的两层,甲为____乙为_____。
(3)观察自然土壤一般从____、____、土壤剖面构造等三个方面进行。
(4)推测月球样品的"月壤"与"地球土壤"的不同,指出缺失的层面并说明原因。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东北黑土是世界上肥力最高的土壤之一,近年来土地退化严重,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威胁。Ⅰ区坡耕地较多,融雪侵蚀导致的水土流失较严重。融雪期表层解冻土壤是融雪侵蚀发生的物质条件,冻融如果反复出现,融雪侵蚀会增强。

材料二:2023年12月7日第四届哈尔滨采冰节在松花江上开幕。当日从江中取出的冰块干净透明,气泡少,晶莹剔透,厚度达30厘米以上。

材料三:下图为东北部分地区略图。



(1)试从气候、生物和地形的角度分析东北黑土肥力高的原因。
(2)补给松花江流域水源的水体类型主要是________。从水文特征角度,推测采冰河段的优势____
(3)从气温角度简析Ⅰ地区坡耕地春季融雪侵蚀严重的原因。
2024-02-23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会稽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4 . 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暑期考察研学。完成下面问题。

材料1:第一大组对我国西南某地区进行了野外综合考察。图是他们考察地区的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


(1)图中C处有一石碑“×河源”。请在图中画出发源于该处的小河。
(2)小组同学发现,图示区域内该河的上游和下游段水流较急,而中游段水流缓慢,据图说出判断中游水流缓慢的依据________
(3)该小组的几位同学在山上玩起了“躲猫猫”游戏,如果不考虑树木等物体的影响,请分析站在D处的同学能否看到C点的同学________
(4)该小组的两位同学分别画了DE、GH的剖面图,出现了图右侧①②两种情况,你认为正确反映GH剖面的是(     
A.①B.②

(5)请在①②两图中标出GH和DE的交点I。
(6)两位同学分别在A、B两地测量当地的气温,你认为两地之间的温差约为_____

材料2:第二大组主要开展以“植被与土壤”为主题的研学活动,活动分甲、乙、丙、丁四个小组进行。


(7)对照图研学地位置分布简图,写出对应的植被类型。
甲:______
乙:______
丙:______
(8)土壤的发育与其所处环境关系密切,丁地“黑土”(颜色呈暗黑色)广布,土壤肥力较高。试从气候和生物角度推测该土壤的主要成因______

材料3:香樟树树姿雄伟,春叶色彩鲜艳。近年来,我国香樟人工栽培已相当普遍,北缘区已达秦岭、淮河以北的黄河流域。

(9)香樟树属于(     
A.混带落叶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针阔混交林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10)限制黄河流域栽培香樟树最主要的原因是(     
A.土壤贫瘠B.夏季暴雨C.日温差大D.冬季低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是组成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它是在大气、水、生物、岩石等地理要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其中生物是影响土壤形成关键性的因素。如果没有生物的参与,就不可能形成土壤。图1为生物对土壤形成的作用示意图,图2为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条件下发育的自然土壤。



(1)结合图1及所学知识,简述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2)图2所示植被区土壤肥力较低,试从气候因素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2024-03-16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萍乡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东北平原黑土区是世界上三大黑土区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对黑土的大规模开垦及农业生产中频繁翻耕,东北平原黑土退化严重。

材料二:尖峰岭位于海南岛西南部,在尖峰岭滨海山麓地带分布有燥红土(燥红土是在热带稀树草原环境下形成的),而砖红壤是发育在热带雨林或季雨林环境下的。左图为尖峰岭地理位置示意图。右图为海南省部分地区土壤类型分布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东北平原黑土退化严重的人为原因。
(2)根据材料二,说明在尖峰岭滨海山麓地带分布有燥红土的原因。
(3)海南岛当地农民将降水较多河流下游平原的砖红壤改造为水稻土,推测其可能采取的具体措施。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金沙江干热河谷主要指云南省鹤庆县与四川省布拖县之间的峡谷区(如下图),海拔695米-2100米,植被以干热河谷灌丛和稀树灌草丛为主。某研究小组调查发现:河谷不同区段的土壤理化性质(见下袁)与其土壤质量关系密切。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物理特征和养分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土壤容重为稀树灌草丛>人工林>天然林。土壤容重是指单位体积土体(包括孔隙)的烘干土重,单位:g/cm3,土壤容重与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湿度、土壤孔隙度等密切相关。

干热河谷不同区段土壤的理化特征(部分)

土壤容重(g/cm3总孔隙度(%)自然含水率(%)
上游1.2357.6115.65
中游1.3854.9714.75
下游1.3854.1015.12

(1)分析金沙江河谷地区干热气候的形成条件。
(2)说明干热河谷上游区段土壤质量较好的原因。
(3)经调查和实验发现,稀树灌草丛的土壤容重显著高于人工林和天然林,推测其可能原因。
(4)判断金沙江干热河谷中游段植被长势好的坡向____(南坡/北坡),并说明理由____
(5)结合金沙江河谷的自然条件,分析该地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
2024-05-05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五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3年7月,小明同学前往非洲进行为期15天的研学旅行,他从甲地出发,沿着图中研学线路旅行,而后返回中国。小明在沿途各地都拍摄了代表性照片,并对当地地貌、植被、土壤等要素的特点进行了部分描述。如图为非洲部分地区地理要素示意图。


(1)在甲地,小明发现该地天气____(湿热/干热),植被茂密(图A),地下土层(图B)____(深厚/浅薄),颜色呈____(红色/棕色),由此推断土壤中腐殖质含量____(多/少)。
(2)当小明到达乙地时,草原一片____(葱绿/枯黄),少量的猴面包树树干粗大,直径可达9米,高约20米,内部组织中贮水量大(图C),经研究发现,其作用主要是____
(3)小明到达丙地时,发现当地多____(流动/固定)沙丘,植被稀疏,有少量骆驼刺等低矮植被(图D),据当地人讲,这些植被根系发达,有些根系可达20米深,主要原因是____
(4)当小明到达丁地时,沿海晴朗无风,海岸地貌十分壮观(图E),图中地貌景观称为____,是受____作用形成,此季节海水对该地貌的影响较____(大/小)。随着时间推移,该地突向海洋的岩石可能成为____地貌景观。
(5)小明从戊海域到达庚海域时,发现轮船的吃水深度变____(深/浅),推测其原因可能是____
2024-02-0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9 . 地球表层的地貌形态各异,土壤和植被类型多样。某中学学生利用暑假分两个大组到我国各地研学旅行。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第一大组把考察我国各地地貌景观的差异作为研学的重点之一。图1中①、②、③、④是第一大组四位同学拍摄的照片。

材料二:第二大组主要开展以“植被与土壤”为主题的研学活动,活动分甲、乙、丙、丁四个小组进行,各小组拍摄了其研学地的典型景观照片,还观察了研学地的典型土壤剖面。返校后,各小组整理好研学中获取的素材,并进行成果研讨交流活动。

   

(1)第一大组的王同学考察归来展示了地貌景观照片①,该地所属的地貌类型是____,该照片最可能是在图1中____地(填字母)拍摄的,该地区突出的生态问题是____
(2)第一大组的李同学考察了“魔鬼城”,突遇沙尘暴,你认为李同学拍摄的照片中最可能有____图(填数字),图示该地貌景观主要是____作用形成。
(3)图1中,古人用“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佳句来描述赵同学的考察地,据此判断其拍摄的照片应是____图(填数字),该地貌在地表和地下均有表现,在地表由于流水溶蚀作用常形成____等景观,往往成为著名的风景区。
(4)第二大组的甲、乙、丙、丁四个小组,也分别拍摄了研学地的土壤植被景观照片。对照研学地位置分布图,把各小组在研学地拍摄的对应景观图用直线连起来。

       

________________
(5)制作、观察土壤剖面并采集土壤标本时,需要用到多种工具,在铁锹、锤子、罗盘、相机、标本盒、自行车、望远镜、袖珍秤、手电筒等工具中选择三种可能用到的工具:____
(6)土壤的发育与其所处环境关系密切,丁地“黑土”(颜色呈暗黑色)广布,土壤肥力较高。推测该土壤的主要成因。
(7)返校后,同学们对各研学地拍摄的典型植被进行了探讨。说明甲地气候对植被的影响。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下左图为草原土壤剖面图,右图为森林土壤剖面图。



(1)比较草原土壤和森林土壤的腐殖质层厚度,并从植被特征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
(2)推测全球气候变暖对土壤可能产生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