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建三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日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指出三江平原土壤类型,并说明有机质含量多的原因。
(2)分析建三江发展农业有利的自然条件。
(3)建三江生产的稻米质优量大,被誉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
(4)推测东北地区农业发展可能面临或出现的主要问题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川被视作气候变化的灵敏指示器,其进退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我国西北某山地现代冰川分布面积广。研究发现,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该区域冰川面积快速减少,不同冰川面积等级有显著差异:冰川面积大小与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成负相关性。下图示意该山地不同面积等级冰川数量和面积。



(1)从面积等级角度概述该山地冰川数量和面积特征。
(2)推测因全球气候变暖,该山地冰川消退后的裸地上土壤发育的过程。
(3)对该山地的小冰川变化趋势有两种观点,观点一:该山地的小冰川会较快消退;观点二:该山地的小冰川有增多的可能。你支持那种观点?选择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2-10-12更新 | 409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考试(一)地理试题
3 . 读“耕作土壤剖面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土层为___________________,描述该土层的突出特点。
(2)乙土层为______________,描述其突出特点。
(3)在野外观察土壤时,可以运用视觉、触觉等观察土壤的颜色、质地、干湿度、质量、紧实度等。分别举例说明运用视觉、触觉可以观察的土壤特点。
(4)推测土壤剖面构造的学习采用模式图而非真实的景观图的可能原因。
2021-07-29更新 | 284次组卷 | 2卷引用:必修第一册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第二节 土壤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由山麓到山顶,植被的一般更替顺序依次是乔木灌木——草甸,然而在我国横断山区深切河谷的两岸却出现了植被逆向分布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倒置的垂直地域分异。横断山区受南亚季风的影响较大。某研究团队对金沙江(A地)河谷西岸海拔2300m处的土壤进行研究,发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较低。下图为横断山区水系分布图及金沙江(A地)河谷两岸的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



(1)描述金沙江的主要水文、水系特征。
(2)分析A地河谷西岸海拔2300m处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的主要原因。
(3)说出A地河谷西岸“倒置的垂直地域分异”的表现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024-03-04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查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崇明东滩南部(下图所示)是径流中所携带泥沙在岛堤之外沉积形成的潮滩,受径流量影响,滩地土壤盐度东北高、西南低。潮滩高程和盐度的梯度变化,共同限制着盐沼植物在空间上的分布。该地有莎草科及禾本科两类植被分布,植被分布区潮滩高程与群落演替发育的时间存在密切联系。



(1)分析该滩地土壤盐度东北高、西南低的原因。
(2)说出潮滩植被对潮滩环境的改造作用。
(3)推断该地莎草科和禾本科两类植被的演替顺序,并说明理由。
2023-04-28更新 | 37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广东省惠州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某中学研学小分队,沿永泰寺——嵩顶草甸——太子沟一线(研学点1到研学点13的顺序)开展自然地理研学,中午在6号研学点野餐。如图示意沿线等高线地形及在相应的研学点拍摄的景观照片。


(1)根据地形图,分别指出研学小分队上午和下午行走的山地地貌类型。
(2)从研学点1或6中选取一个地点,根据植被特点推断其土壤的特点。
(3)根据景观图,指出研学点11的地貌类型,并描述其形成过程。
2024-01-27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研究人员对黄河三角洲湿地某一研究区域(下左图)进行了调查,发现该湿地植被分布规律:从海岸向河岸的演替顺序是盐地裸地种群→盐地碱蓬种群→柽柳种群→草生种群,不同种群香农-维纳指数(指数越大,生物多样性越高)差异大。黄河每年一次历时20天左右的调水调沙增加了草生种群数量的波动性。下右图示意研究区域植被香农-维纳指数调查结果。


      
(1)土壤的形成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试推断研究区域土壤的特点。
(2)分析该湿地草生种群和碱蓬种群香农-维纳指数产生差异的原因。
(3)分析草生种群生物数量季节波动性大的原因。
8 . 读“生物对土壤形成的作用(生物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从土壤形成因素的角度,说出图中岩石风化产物的名称,并描述其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指出岩石风化与温度、降水之间的关系。
(2)写出图中“吸收”的含义。
(3)说出图中生物与腐殖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4)图示“循环”的顺序可以表述为__________(选择填空)。
①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
②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
③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腐殖质
④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营养元素,并储存在生物体内
A.①→②→③→④→①   B.④→②→③→①→④
C.①→③→②→④→①          D.①→④→③→②→①
(5)写出与图中“淋失”密切相关的因素,并简要分析其关系。
2021-07-29更新 | 479次组卷 | 3卷引用:必修第一册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第二节 土壤
9 .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图为地貌简笔画和某地河流简图。



(1)若河流流出山口,则在山口处常形成的地貌是____,对应____(填“图甲”或“图乙”);若河流注入海洋,则在入海口处形成的地貌是____,对应____(填“图甲”或“图乙”)。
(2)图中甲地貌的A→B方向,地势逐渐____(填“降低”或“升高”),坡度沉积物颗粒逐渐____(填“减小”或“增大”),沉积物的厚度逐渐____(填“减小”或“增大”)。
(3)在丙图中,如果河中有沙金,图中a、b、c、d四处淘金点中产量最高的可能是____

材料二图为土壤物质组成示意图及剖面图。



(4)甲图中决定土壤肥力最重要的成分是____(填序号)。
(5)乙图中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____(填字母)层;C层代表的土层名称是____
(6)土壤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____,该因素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
(7)我国东北地区多分布着肥沃的黑土而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则分布着贫瘠的红壤,二者土壤肥力差异主要是由____因素导致的。
2024-01-1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BC类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是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其形成和发展受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图I为森林土壤剖面图,图Ⅱ为草原土壤剖面图,图Ⅲ为完整土壤分层示意图。



(1)森林土壤和草原土壤在具有完整土壤分层中都具有土壤______________层和______________层。
(2)不同的土壤质地存在差异,决定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的最主要因素是(     
A.成土母质B.气候C.植物D.地形
(3)不同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土壤类型不同,草原土壤分布广泛的地区是(     
A.山东省B.内蒙古自治区C.海南省D.广东省
(4)图Ⅱ中土壤腐殖质层较厚的原因是什么?
(5)如果图I的森林位于宜丰,该森林有哪些特点?
2023-07-03更新 | 14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宜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