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研究人员对黄河三角洲湿地某一研究区域(下左图)进行了调查,发现该湿地植被分布规律:从海岸向河岸的演替顺序是盐地裸地种群→盐地碱蓬种群→柽柳种群→草生种群,不同种群香农-维纳指数(指数越大,生物多样性越高)差异大。黄河每年一次历时20天左右的调水调沙增加了草生种群数量的波动性。下右图示意研究区域植被香农-维纳指数调查结果。


      
(1)土壤的形成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试推断研究区域土壤的特点。
(2)分析该湿地草生种群和碱蓬种群香农-维纳指数产生差异的原因。
(3)分析草生种群生物数量季节波动性大的原因。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海南岛西南部,总面积约为467km2,最高峰海拔约为1412m,是我国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热带原始森林。不同植被下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同,其中常绿季雨林土壤有机质含量较落叶季雨林和山地雨林低。下图示意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部分森林类型的垂直分布情况。


(1)植被类型受干湿状况影响,请分析尖峰岭山麓不是季雨林而是形成稀树草原的原因。
(2)分别说明常绿季雨林土壤有机质含量较落叶季雨林和山地雨林低的原因。
(3)从地理整体性角度,推测苔藓矮林植被所处的环境特征。
2024-04-03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检测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物结皮是由土壤颗粒与藻类、苔藓等生物混合形成的有机复合体,会增加土壤穿透阻力,影响草本植物的生物量。藓结皮比藻结皮的盖度、厚度大。下图示意黄土高原两种土壤样地中生物结皮对草本植物生物量的影响。

(1)概括黄土高原两种土壤样地中两种生物结皮对草本植物生物量的影响。
(2)说明藓结皮土壤上草本生物量较少的原因。
(3)推测生物结皮对土壤穿透阻力的影响因素。
2024-02-06更新 | 6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海拔盆地泥炭层被誉为古气候研究的理想档案。泥炭层由泥炭和少量泥沙构成。泥炭是沼泽形成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其物质主要是沼泽生物残体。泥炭腐殖质数量主要受控于土壤温度、湿度和微生物活动能力,可用于指示古气候。下表示意两类区域泥炭的相关资料。

分类甲区泥炭乙区泥炭
地点长白山哈尼青藏高原红原湖北神农架福建天湖山
地面高程/m882~90034661700~17601180
年均降水量/mm743.3753.01528.41800.0
年均气温/℃3.031.107.415.80
指示作用腐殖质数量多,指示气候暖湿腐殖质数量少,指示气候暖湿
微生物活动能力土温20℃~30℃、湿度60%-80%时,微生物活动能力最强;水热状况距此范围越远,微生物活动能力越弱。
(1)推测高海拔盆地泥炭层被誉为古气候研究理想档案的原因。
(2)泥炭层泥沙平均粒径可指示古气候的降水要素,简述理由。
2023-12-0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地理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有机碳是指存在于土壤中各种形态合碳有机物。土壤碳含量输入主要来源于植物凋落物,输出主要是有机质的分解和淋溶。海拔升高会改变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子,进而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土壤有机质分解与转化。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西北部(27°N附近),面积56527hm2,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植被垂直带谱明显。图为研究者甲得出的黄岗山海拔800~1700m间隔100米不同深度土层有机碳含量分布示意图。


   
(1)推测如今的武夷山是否有永久积雪冰川带,用数据进行说明。
(2)分析武夷山针阔混交林带比常绿阔叶林带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多的原因。
(3)研究者乙选取武夷山5个海拔(312m、687m、1153m、1775m、2150m)的土壤进行分析后得出“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海拔升高而升高”。你是否赞同乙的观点?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片麻岩山地分布广泛,其岩石容易风化,形成的风化物或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是开展植被恢复较为困难的区域之一。河北省平山县是太行山地区典型的片麻岩山区,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海拔变化于111~2281m之间。在岩石风化、坡面径流等作用下,片麻岩山区内形成许多形形色色的微地形(如下图),不同微地形土壤水分、养分和植物群落类型差异显著,加大了植被恢复的难度。


   
(1)推测平山县片麻岩山区土壤的主要特点。
(2)指出陡坎、形沟、谷坡中最易进行植被恢复的微地形,并说明理由。
(3)简述促进平山县片麻岩山区植被恢复的指导建议。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贵州威宁草海是云贵高原上的湖盆积水而成,水域面积约46.5平方千米。草海浅湖盆中发育有多个泥炭层,泥炭是沼泽发育过程中的产物,一般分布于沼泽、河湖岸边的低湿地段,生物残体在多水的无氧条件下不能完全分解,日积月累堆积形成泥炭层。图为草海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


   
(1)据图说明A处草海浅湖盆形成的地质过程。
(2)分析黏土层在泥炭层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3)推测泥炭层①形成时期的地理环境特征。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罗浮山地处北回归线附近,距广州市90km,主峰海拔为1281.5m。植物种类丰富,以热带一亚热带植物为主。山地垂直变化显著,具有多样的土壤类型。如图示意某调查小组对罗浮山不同海拔的样地调查记录统计。


   
(1)描述罗浮山乔木的垂直变化特征,并推测成因。
(2)罗浮山腐殖层有机质含量呈现显著的“低海拔含量较低,高海拔含量较高”的特征,试分析其成因。
2023-06-03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塔克拉玛干沙漠(左图)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心,平均年降水量不超过100毫米,蒸发量高达2500~3400毫米。该地气候干旱,昼夜温差达40℃以上。全年有三分之一是风沙日,大风风速每秒达·300米。塔克拉玛干沙漠沙粒多为细沙和粉沙,在自然状态下很难发育成成熟土壤。研究小组发现,在无风和微风的天气下,沙漠会出现热力扬尘,造成绿洲草地退化。右图示意5月某日塔克拉玛干沙漠与绿洲草地地表温度状况。

2023年3月下旬,主要来自境外的沙尘在我国北方狂飙,多地发布沙尘黄色预警。过去的几年,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执行秘书在中国考察时表示中国有对全人类非常重要的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全球最佳的治沙模式,可以为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如今沙尘突然来袭,人们感慨:中国是时候引领更多国家治理荒漠化,发挥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了。


   
(1)推测塔克拉玛干沙漠沙粒多细沙和粉沙的原因。
(2)结合土壤发育过程,分析塔克拉玛干沙漠难以发育成熟土壤的原因。
(3)指出该地热力扬尘最强的时段,并用地理原理进行解释。
(4)请对“中国引领荒漠化治理,发挥大国担当”谈谈自己的看法。
10 . 阅读下列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站在观芦栈道上,视野很开阔,远观芦苇花更能感受延绵之美。”10月27日,市民吕女士在此散步感叹道。从10月下旬开始,汉口江滩芦苇荡进入全年最佳观赏期,市民游客在网上晒出花样打卡方式。在现场可以看见,上游起自粤汉码头,向下游绵延至二七长江大桥,绵延6公里芦海,成为武汉赏秋的必到打卡点。芦苇荡最宽处达200米,最窄也有四五十米,当秋风拂过,花海泛起层层波浪。



(1)分析目前汉口江滩每年冬季都有专人收割芦苇的地上茎秆的目的。
(2)夏季汉口江滩芦苇生长密集,据图文资料推测其突出的水文特点。
(3)简述武汉汉口江滩芦苇滩的主要功能。
2023-03-31更新 | 331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十一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