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土壤为粮食安全的“压石“,近年来黑土侵蚀退化严重,有机质明显下降。融雪侵蚀是该地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融雪期表层解冻土壤是融雪侵蚀发生的物质条件,冻融如果反复出现,融雪侵蚀会增强,春季融雪期一般为3-4月份,升温较快,白天最高温度在3-11℃,夜间温度在-6~0℃,昼夜温差较大,专家指出,垄沟秆覆盖和横坡垄作的农耕方式(下图),可有效减轻土地的退化。



(1)说明与我国南方相比,东北黑土肥沃的原因。
(2)说明土地流转对农村的积极作用。
(3)从水循环角度阐述垄沟秆覆盖和横坡垄作耕作方式对减轻坡耕地退化的原理。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泥炭土是指在某些河湖沉积平原及山间谷地中,由于长期积水,水生植被茂密,在缺氧情况下,大量分解不充分的植物残体积累并形成的泥炭层土壤。荷兰西部的兰斯塔德地区主要由农田、河湖、沼泽构成,多河由此入海。该地的圩田是在沿海低地筑堤、排水而成,其中泥炭牧场是由泥炭地改造而成(下图)。泥炭牧场早期产量产值较低,后期经政府批准开沟排水,其产量产值明显增加;但排水导致泥炭变干并加速氧化分解,从而导致泥炭地地面沉降,影响到圩田地区的自然环境。

(1)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简析兰斯塔德地区泥炭土的形成过程。
(2)推测开挖沟渠前,泥炭牧场产量产值较低的主要原因。
(3)说明兰斯塔德地区圩田排水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024-04-09更新 | 59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地理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某高中地理研学小组春季进行省内地理实践活动,下列为该组同学调查搜集的资料。第一站来到日照五莲山,开展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野外实习,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绘制了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如图)示意图。


(1)图1中序号①②③分别表示的是水循环的____________环节。
(2)影响土壤形成最活跃的因素是____,对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起决定作用的是____
(3)该组同学在森林地区采集了土壤标本,并绘制了土壤的剖面结构图(图2),土壤剖面中甲为____层。五莲山山脚地带的森林植被类型属于____林,该类植被主要分布在____气候区。大黑山分布大面积的野生杜鹃花,引起了研学小组的注意(图3),推测____(南、北)坡的杜鹃花率先绽放。
2024-02-23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收心模拟测试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樟树为常绿高大乔木,树高10—55米,胸径30—80厘米。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红壤分布区,以江西、浙江、台湾、广东、湖南、福建等省区最多,海拔500—600米以下的向阳山坡、丘陵、谷地常见分布。

樟树用途广泛,木材及根、枝、叶可提取樟脑和樟油,樟脑和樟油供医药及香料工业用。果核含脂肪,含油量约40%,油供工业用。根、果、枝和叶入药,有祛风散寒、强心镇痉和杀虫等功能。木材又为造船、橱箱和建筑等用材,是优良的观赏树木。

下图为樟树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区示意图。

(1)根据上述材料,推测樟树生长的气候条件。
(2)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樟树对所在地区生态环境的意义。
(3)红壤有机质少,土质黏重,较为贫瘠。简要分析其原因。
(4)樟树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根据材料归纳樟树的价值。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海南岛西南部,总面积约为 最高峰海拔约为1412m,是我国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热带原始森林。不同植被下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同,其中常绿季雨林土壤有机质含量较落叶季雨林和山地雨林低。下图示意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部分森林类型的垂直分布情况。

(1)植被类型受干湿状况影响,请分析尖峰岭山麓形成稀树草原的原因。
(2)结合图文材料,分别说明常绿季雨林土壤有机质含量较落叶季雨林和山地雨林低的原因。
(3)从地理整体性角度,推测苔藓矮林植被所处的环境特征。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2年以来,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已成为控制黄河物质向海输送的最重要工程措施之一,显著影响黄河河口地的演化。图1为“黄河三角洲区域围”,图2为“利津水文站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图”。

材料二: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严重,天然植被多为盐地碱蓬、桂柳等盐生植物,可吸收土壤中的盐分。1992年,为保护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岛类,国务院批准建立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该自然保护区正积极创建我国首个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1)推测2015-2017年黄河三角洲面积变化特点,并说明原因。
(2)简析天然植被对黄河三角洲湿地土壤发育的作用。
2024-05-0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福建省莆田市某高中地理研学小组春季进行地理实践活动,他们来到辽宁省大连大黑山,开展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野外实习,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绘制了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示意图。为了观察土壤的垂直分层结构,该组同学在森林地区采集了土壤标本,并绘制了土壤的剖面结构图。


(1)图中可见参与土壤形成的因素有____,其中影响土壤形成最活跃的因素是____
(2)图中土壤剖面中甲为____层。大黑山山脚地带的森林植被类型属于____林,其特点是____。大黑山分布大面积的野生杜鹃花,引起了研学小组的注意,推测____(南、北)坡的杜鹃花率先绽放。
(3)该组同学选取了土壤样本回实验室测量发现,对耕作而言,该地区土壤较南方地区的土壤肥沃,从自然原因角度分析该地土壤较南方肥沃的原因。
2023-12-21更新 | 28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育中万隆中英文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羌塘高原位于喜马拉雅山北侧,为了应对高原的恶劣环境,植物变矮,例如贴着地面生长,因此整个羌塘高原既没有参天大树,也没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这使得这一地区的植物显得比较“低调”。矮化植物的典型代表是高山流石滩上的垫状植物。高山流石滩位于林线与雪线之间,是高山植物能够抵达的上限,再往上是裸露的冻土、积雪和冰川。很多流石滩植被的植株呈现密集矮小的垫状,下图为流石滩景观图。



(1)简述青藏地区高山流石滩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并分析其形成过程。
(2)分析垫状植物成为羌塘高原流石滩地带主要植物类型的原因。
(3)从自然环境角度,推测垫状植物给当地带来的有利影响。
9 . 我国东北地区是全球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某校中学生到黑龙江省拜泉县进行野外研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 探究黑土侵蚀的原因

拜泉县位于黑土分布区,曾经是土壤侵蚀强烈的地区季节性冻融是原因之一。



(1)推测拜泉县土壤冻融侵蚀最严重的季节,并说明其侵蚀原理。

任务二 调研耕作技术的改进

不合理的耕作方式也是导致黑土退化的原因。为解决黑土变“薄”变“瘦”的问题,当地农民采用了多种保护性耕作技术。秸秆覆盖条带耕作技术(简称涤耕技术),是在秸秆全覆盖的基础上,利用条耕机械整理出无秸秆的苗带用于播种,全田土壤扰动不超过1/3。



(2)阐述条耕技术对保护黑土的作用。

任务三 考察保护性耕作的意义

21世纪以来,我国粮食净进口量持续增加,其中进口大豆约占进口粮食总量的60%,占大豆消费总量的80%以上。拜泉县是大豆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示范基地,创造了保黑土与增产量的双赢。


(3)简述拜泉县的做法对我国粮食安全的意义。
2023-03-31更新 | 1527次组卷 | 14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智远培训学校2022-2023学年高考二模考前拉练二地理试题
10 . 阅读下列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森林土壤有机碳与植被凋落物及土壤微生物状况密切相关。不同植被的地表凋落物会导致输入土壤的有机质质量和数量存在差异;微生物数量及活性的差异,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猫儿山为南岭山脉越城岭的主峰,主峰海拔2141.5m,相对高差1862m,山顶的年均温7℃,植被垂直分布较明显。下图示意猫儿山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下表示意猫儿山主要植被类型的垂直分布。


   

海拔范围

植被类型

海拔范围

植被类型

460-1400

常绿阔叶林

1580-2005

针阔叶混交林

1400-1580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2005-2120

山顶植被

(1)据图表描述猫儿山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点。
(2)推测说明猫儿山山顶植被的特征。
(3)分析猫儿山针阔叶混交林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低于其相邻植被类型的原因。
2023-07-16更新 | 207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