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读背考察。
(1)简述地震波纵波的传播特点。
(2)简述土壤形成的自然因素。
2024-04-04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精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学校的地理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岳湖南山区开展了一次“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野外实习,他们挖掘了一个土壤剖面,发现剖面呈均匀的土红色、腐殖质少,质地较黏重(孔隙度低、通透性差)。他们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绘制出下面的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图(下图)。


(1)该地理学习小组可以从哪些方面对土壤进行观察。(至少说出两个角度)
(2)推测该地的土壤类型名称是__________,该地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
(3)同学们还测得该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少,试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2024-03-1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精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土地是指拥有黑色或暗黑色腐殖质表层的土壤,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适宜农耕的优质土地。我国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黑土地资源,面积约占全球黑土区总面积的12%,其土壤类型主要有黑土、黑钙土。下图示意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黑钙土分布。



(1)东北地区黑土分布面积最大的省区是____(填序号),黑钙土分布面积最大的省区是____(填序号)。
①内蒙古自治区②黑龙江省③吉林省④辽宁省
(2)下列为关于我国东北地区黑土地的观点,请判断正误(在括号内填正确或错误)。
观点一:黑土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和草原植被下发育的土壤。(     )
观点二:黑土区冬季漫长寒冷,土壤冻结时间长,有机质分解慢。(     )
观点三:黑土区地表物质迁移速率快,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
观点四:黑土区土壤表层疏松,通气透水性差,土壤肥力低。(     )
(3)东北黑土区的农田经过多年耕作,土壤肥力下降明显,请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喀斯特地区以化学风化作用为主,成土基岩主要为碳酸盐岩,其成土物质(酸性不溶物)少于碳酸盐岩总物质量10%,远低于可溶性矿物占比。平均需8000年才能形成一厘米厚的土层,土壤石砾含量高、土质疏松。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脆弱,易形成石漠化。

材料二:耕地撂荒是指在耕地利用过程中,生产经营者由于主观原因放弃耕种而使耕地处于闲置或未充分利用的状态。通过对2016年重庆东南部的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武隆县以及重庆东北部的巫山县等3个县的12个比较典型的村庄调查发现,劳动力外出务工较多,耕地撂荒情况严重。巫山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武隆县地处四川盆地东部,都是以丘陵山地为主,喀斯特地貌发育,生态脆弱,土地利用效率普遍偏低。下图分别为巫山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武隆县分布示意图(左图)和四川盆地东部地貌景观图(右图)。



(1)结合材料,从土壤的角度,分析喀斯特地区生态脆弱的自然原因。
(2)说明巫山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武隆县耕地撂荒的影响。
(3)请从当地坡面发展农业产业的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3-03-25更新 | 554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北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圭亚那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经济以矿业、种植业和渔林业为主,国内矿产资源丰富,但大多处于待开发的状态。2012年,我国在圭亚那投资建厂,开发矿产资源,并配套了相关粗加工企业。左图为圭亚那位置图。

材料二   圭亚那高原位于南美大陆北部,海拔300~1500米,森林覆盖率高达86.4%,土壤肥力较低。右图为乔治敦气候图。

(1)说明乔治敦一年中出现两个雨季(5~8月、11月至翌年1月)的形成过程。
(2)分析圭亚那高原地区土壤肥力较低的原因。
(3)简析我国在圭亚那投资建设对其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科院发布的《东北黑土地白皮书(2020)》显示,2019年东北黑土地水土流失面积占黑土地总面积的20.1%。水土流失主要来源于3°-15°坡耕地,占黑土地水土流失总面积的46.4%。60%以上的旱作农田发生了水土流失问题,黑土层正以年均0.1-0.5厘米的速度剥蚀流失。侵蚀沟发展已造成耕地破碎化,东北黑土地侵蚀沟已累计损毁耕地33.3万公顷。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研究探讨黑土区坡耕地水土流失规律。该地位于北纬48度。

材料二:以下是小组实验获得数据。

材料三:不同雨强及不同耕作措施下径流量。

(1)分析东北黑土广布的气候因素。
(2)据题目信息判断该地适合种植的农作物,说明判断依据并分析该作物控制水土流失效果最好的原因。
(3)分析并比较不同雨强及不同耕作措施下径流量异同。
2022-09-19更新 | 28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二中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拉开波盆地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四周山地环绕,盆地中心是南美洲最为湿热的马拉开波湖湖区。湖区大部分高温多雨,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

材料二:马拉开波湖简图



(1)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角度分析马拉开波湖区“热”的原因。
(2)从气压带和风带角度分析马拉开波湖区冬夏半年降水都较多的原因。
(3)分析马拉开波湖周边地区植被茂盛、土壤贫瘠的原因。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9年8月,亚马孙热带雨林发生严重火灾,起火次数7.3万次。雨林植被垂直结构复杂,物种繁多,但土壤贫瘠。过火之后,原生林植被基本全部死亡,经过漫长的演替,会形成次生林,土壤肥力随之发生变化。左图示意热带雨林系统的养分循环。右图为火灾前后该区域雨林土壤肥力的变化曲线示意图。



(1)说明热带雨林植被垂直结构复杂的原因。
(2)据图分析热带雨林地区土壤贫瘠的原因。
(3)描述火灾后该区域雨林土壤肥力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东北地区黑土广布,土质松软,有机质含量高。近些年来,东北地区黑土流失、肥力衰退问题日益严重。当地农民用“免耕留茬、秸秆覆盖”的方法,治理东北地区日益严重的黑土退化和流失。

材料一:图一为东北地区略图及哈尔滨气候统计资料

材料二:图二为东北地区多年大风日数统计(东北地区多年日平均大风(≥7级)日数统计)

(1)东北天然黑土中的有机质含量高与当地独特气候密切相关。该地区夏季(气候特点)____,促使草甸植物生长,增加____来源;冬季(气候特点)____,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机质分解____
(2)从气候和植被角度,推测东北地区黑土流失最严重的季节为____。因为该季节气温____、降水少、多____,对土壤的____能力强;正值____季节,缺乏____对土壤的保护。
(3)简述“免耕留茬”对黑土修复和保护的作用。
2022-01-29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辛集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文)
10 . 下图为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填写图中数字①②代表的地理事物含义:①表示绿色植物的____作用,②表示绿色植物从土壤中吸收____
2)气候对土壤的形成主要是通过________来实现的;与干冷地区相比,湿热地区土壤形成速度较____,土壤黏粒比重较____
3)简述成土母质与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