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暑期,某校中学生赴江西庐山开展研学活动。研学中,同学们记录了庐山的植被(下表),并在庐山进行土壤样本采集,绘制出庐山土壤类型分布示意图(下图)。同学们发现,庐山的森林植被类型分别对应不同的土壤类型。

经调查,同学们了解到:庐山的植被在战争年代遭到严重破坏,新中国成立后,林业部门在庐山通过飞机播种黄山松等树种,导致庐山现存大片高密度的针叶林,影响了林下灌木、草本植物的生长。夏季,庐山常出现强降雨,雨滴滴落在针叶林林冠上,经过叶面汇集,形成巨大水滴,直接落到地表的泥土上,泥土被高水滴冲击,由此造成水土流失。林业部门对针叶林通过间伐(有选择性的伐木),使庐山地区物种更加多样化,森林生态系统更加完善,从而减少了水土流失。

海拔(米)天然植被人工植被
1100以上山地落叶阔叶林人工针叶林、次生灌丛草丛
800~1100山地常绿、落叶混交林量人工针叶林、次生灌丛草丛
800以下山地常绿阔叶林水稻田、人工针叶林、次生灌丛草丛

(1)说出间伐人工针叶林对庐山植被带来的有利影响。
(2)调查发现,庐山山地草甸土有机质含量高于山地黄壤,试分析原因。
(3)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土壤对植被的作用。
2024-02-01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前模拟地理试题
2 . 北京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中国植被景观和土壤的差异”为主题的调查活动。同学们选取甲、乙、丙、丁、戊五个点位展开调查研究,根据小红成员查找的景观图片和调查报告,读图“中国气候类型图和景观图”,回答问题。

活动一:观植被辨类型

(1)根据甲、丁两地景观图片,说出两地自然植被类型是________
(2)地理小组调查了、乙两地植被特征。
乙处植被特征: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
丙处植被特征: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大部分花期在春末夏初。
从乙、丙两处任选一地,从气候角度分析该地植被特征形成的原因。
活动二:查土壤析成因
调查笔记:戊地素有“土中之王”“黑色黄金”美誉的寒地黑土,寒地黑土形成大约需要11000年的时间。裸露的岩石经过风化变成类似于沙尘的母质。母质在微生物和低等植物的作用下,变成原始土壤,后经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作用,变成成熟的土壤。
(3)调查笔记中反映出该地黑土的主要成土因素有____________
(4)在戊地调查时,发现寒地黑土土壤肥力很高,经分析这里气候类型为____,气候冷湿,枯草、落叶等有机体分解速度____(快、慢),利于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腐殖质含量____(高、低)。
2024-01-19更新 | 78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密云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土壤是由矿物质(风化壳或风化堆积物风化形成的土壤固体颗粒)、有机质(包括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以及由分解产物合成的腐殖质等)、水分、空气组成。

材料二塔斯马尼亚有“世界最纯净岛屿”之称,是著名的“苹果之岛”。塔斯马尼亚有着肥沃的土地和.充足的阳光、纯净的空气和水源、无虫害和疾病的绿色生长环境。岛上植被茂密,苹果园和农场多分布于谷地排水较好的地带,这里的土壤源自河流冲积和火山沉积物,果蝇很少,从而使产出的苹果绿色而美味。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批游客。但研究显示,近几年塔斯马尼亚岛的土壤厚度不断变薄,对苹果的生长开始产生不利的影响。下图示意塔斯马尼亚岛的位置。



(1)比较M、N两地土层厚度及土壤肥力的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从土壤的角度,说明塔斯马尼亚岛苹果质优的原因。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谈谈如何保护塔斯马尼亚岛的土壤。
2024-01-03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茶园位于福建丘陵坡地,东区与西区地形存在一定差异。下图是该茶园年降水量转化结构。


   
(1)比较东区与西区的地面坡度和土壤厚度。
(2)与雨季相比,指出东区旱季年降水量转化结构的不同表现。
(3)西区施肥时机把握较为讲究,总是避开雨前、选择雨后,说明这种做法的好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材料 东北地区平原广大,一首诗歌曾提到“这里的土地肥到了家,插上根筷子会发芽,栽上块柴禾也开花”,足见其土壤肥沃。
[问题探究]
影响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23-09-1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05章第02节土壤
6 .        材料 寻乌位于赣东南边陲,地处武夷山与九连山余脉相交处,在寻乌的山脉中,分布着富含硒元素的岩石,山中溪流将硒元素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山间盆地,最终形成了富硒土壤。这种独特的土壤,再加上良好的气候资源,使得当地出产的农产品不仅产量较高,而且品质优良。适宜耕种的自然条件,在农耕时代吸引了一批批山外的百姓,他们纷纷迁移至此。
(1)(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吸引人们选择在寻乌的群山之中定居的原因有哪些?
(2)(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寻乌富硒土壤是怎样形成的?
2023-09-1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05章第02节土壤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的埃尔埃希多地区山地较多,土壤贫瘠。自20世纪60年代末起,当地人在山坡将土壤改良成表层砂土、中间层有机肥、下层黏土的“三明治”结构,加之温室截留雨水和农业高科技的广泛应用等使过去的贫瘠之地变成了“欧洲蔬菜之都”。下图为阿尔梅里亚省的等高线地形图,下表为该地的气候资料统计表。

   

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日均最高气温/℃19272818
日均最低气温/℃10181910
平均降水总量/mm1981425
平均降水天数/天4125
(1)分析埃尔埃希多地区土壤贫瘠的自然原因。
(2)简述埃尔埃希多地区采用“三明治”式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的原因。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江西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利用假期去附近山区开展有关土壤形成的综合实践活动。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发现该山区土壤呈红色,质地较黏重,土壤呈酸性,腐殖质含量少。成员还发现该区域代表性的森林植被与热带雨林植被有很大不同。下图为该小组成员简单绘制的土壤与其他自然环境要素关系图。



(1)该小组成员观察土壤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
(2)该组同学在森林地区采集了土壤标本,并绘制了土壤的剖面结构图,土壤剖面中甲为__________层,有机质主要以枯枝落叶的形式进入土壤,因而腐殖质集中分布在土壤________(填“表层”或“深层”)。
(3)针对该土壤特点,请你给出改良土壤的建议。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威海市某学校的地理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到昆崙山区(胶东半岛东部)开展了一次“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野外实习,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绘制了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图和土壤剖面示意图(下图)。



(1)土壤的形成是岩石圈、____、水圈和大气圈相互作用的结果。土壤的矿物质主要来源于____层。
(2)甲为____层,影响该层厚度的因素有____
(3)指出昆崙山山麓的自然植被类型,并说明其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
10 . 我国幅员辽阔,植被复杂多样。下图中的甲、乙、丙分别为我国不同地点的植被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幅图中在我国华北地区常见的天然植被是____(写序号),大兴安岭北部可见的天然植被是____(写序号)。
(2)与图中甲、乙的植被相比,丙类植被的突出特征有________等。
(3)甲类植被的突出特征是:树叶退化为____,主要是适应____的环境。
(4)试分析丙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特点及形成原因。____
2023-02-21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