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1 . 填空
因素影响举例
成土母质决定土壤____的成分和养分状况①基性岩母质发育的土壤中钙、铁、锰、镁含量高;②酸性岩母质发育的土壤中硅、钠、钾含量高
影响土壤的质地①发育在颗粒较细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细,含粉砂、黏粒较多,含砂粒较少;②发育在颗粒较粗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粗,含砂粒较多,含粉砂和黏粒较少;③发育在残积物和坡积物上的土壤含石块较多;④发育在洪积物和冲积物上的土壤具有明显的质地分层特征
生物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____生物循环使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
加快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的过程,改善成土母质的性状,促进土壤矿物质颗粒团聚
气候岩石风化的强度和速度与温度、降水量呈____湿热地区土壤形成速度快,黏粒比重高,有机质含量低,土壤贫瘠
冷湿地区利于有机质积累,土壤肥沃
地貌对土壤发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由于水热条件的不同,山顶与山麓、阳坡与阴坡、迎风坡与背风坡的土壤发育不同
从山顶到低平洼地,由于成土母质的颗粒存在由粗到细的变化规律,依次分布着砾质土、砂土、壤土和黏土
时间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
人类活动有利形成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耕作土壤。如长江中下游的水稻土、我国北方的黑垆土等
不利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退化、肥力下降。如大水漫灌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过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等
2024-03-06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产品化】5.2土壤-预习自测 人教版(2019)必修一
2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开展了一次“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研学活动,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绘制出“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考点1成土母质对土壤的影响
(1)(易)图中对土壤矿物质的成分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坡度B.植物C.降水D.基岩
(2)(中)南方地区的红壤中含赤铁矿较多,这种赤铁矿主要来自(     
A.生物B.人类活动C.成土母质D.气候

考点2气候对土壤的影响
(3)(中)说明东北地区黑土腐殖质含量较多的气候原因。
考点3生物对土壤的影响
(4)(易)生物对土壤的作用有(     )。
A.促进腐殖质的形成B.减弱岩石风化和成土的过程
C.加速有机质的淋溶D.促进土壤矿物质颗粒团聚
(5)(难)列举“落叶缓扫”的好处。
考点4地形对土壤的影响
(6)(易)与陡坡相比,缓坡土壤肥力一般较高是因为(     
A.有机质积累多B.自然植被茂密C.矿物养分流失快D.生物残体分解快
(7)(难)经研究发现,福建高海拔山区红壤有机质含量高于低海拔山区和沿海地区,试分析原因。
考点5时间对土壤的影响
(8)(易)图中土壤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④①③D.②①④③

考点6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
(9)(中)简要指出东北黑土退化的主要原因。
考点7我国的土壤类型
(10)(易)简要说明我国的“五色土”。
(11)(易)与青壤相比,白壤(     
A.淋溶层较厚B.土壤肥力较高C.腐殖质层厚D.土壤含盐量高
2024-02-28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产品化】5.2土壤-课堂例题 人教版(2019)必修一
3 .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土壤的物质组成和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考点1土壤的组成
(1)(易)把结成团的硬土块放入水中,一会儿看到有气泡从土块里冒出。这说明土壤中含有(     
A.空气B.水分C.矿物质D.有机质

(2)(中)取一些土壤放在石棉网上加热,会闻到一股焦糊气味。这说明土壤中含有(     
A.空气B.水分C.矿物质D.腐殖质

考点2土壤的结构
(3)(中)与黑色土相比,红色土(     
A.土壤黏粒比重高B.土壤剖面淋溶层更薄
C.成土速度更慢D.土壤表层盐分含量高

(4)(中)土壤压实会使土壤(     
A.矿物质增加B.有机质减少C.透水性变好D.透气性变差

(5)(中)压实土壤对当地环境的影响是(     
A.空气湿度增大B.地表径流增加C.植被根系发达D.地势起伏减小

考点3土壤剖面
(6)(难)绘制自然土壤剖面图
2024-02-28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产品化】5.2土壤-课堂例题 人教版(2019)必修一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黑土地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得天独厚的宝藏,是一种性状好、有机质含量高,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中国东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总体气候冷湿,形成了厚厚的黑土。研究表明,东北黑土层的形成过程十分漫长,每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需要400年时间。但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近年来黑土出现了肥力降低,土层变薄等问题,拯救东北黑土刻不容缓。

(1)从气候特征分析东北黑土形成速度慢,但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
(2)简要指出东北黑土退化的主要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某学校的地理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去湖南山区开展了一次“土壤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野外实习,他们挖掘了一个土壤剖面,发现剖面呈均匀的土红色,腐殖质少,质地较黏重(孔隙度低、通透性差)。他们植被与土壤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绘制出下面的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图。



(1)考察地区的地带性植被是____
(2)该地理学习小组从哪些方面对土壤进行了观察?
(3)在这次野外实习和学生绘制的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的关系图中,体现出影响土壤形成的自然因素有哪些?
(4)针对该土壤特点,请你给出土壤改良的建议。
2024-01-15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智工职业技术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黑土多分布在东北地区地势平缓的区域。黑土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腐殖质含量较高。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对黑土地的大规模开垦以及农业生产中频繁翻耕,土壤结构发生变化,耕作层下方形成一层紧实的犁底层(见下图),黑土肥力下降明显。有专家认为,采用“少耕深松”的耕作方式有利于保护黑土。

(1)说明东北地区黑土腐殖质含量较多的气候原因。
(2)分析东北地区黑土肥力下降的人为原因。
(3)上右图:森林土壤剖面中F为母岩层,指出A、B、C、D分别代表的土壤层名称。
2024-01-12更新 | 47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考试(期末)地理试卷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有机碳浓度是指单位质量土壤中有机质所含碳元素的质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土壤温度和水分影响土壤有机质的形成与分解。下图示意祁连山中段森林草原带(海拔3000米附近)南坡和北城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浓度变化。

(1)比较祁连山南坡、北坡土壤有机碳浓度的异同点。
(2)与南坡相比,同一土层深度的北坡土壤有机碳浓度较大,分析其原因。
(3)经调查发现该区域沟谷地带土壤有机碳浓度较高,分析其原因。
2023-12-18更新 | 377次组卷 | 23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地理试题(B卷)
8 . 上海某中学学生利用暑期到浙江某地开展红壤和植被野外观察活动。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在野外考察时,调查小组发现当地林木个体高大,四季常绿,林冠整齐一致,樟科、山茶科等是这里的优势树种。通过测量,他们还发现,白天林内的气温比林外低4-5℃。下图是考察地的红壤剖面图,及回校后,通过实验测得的红壤中各主要成分比重统计图。


(1)通过实验测定,同学们发现红壤中含赤铁矿较多。土壤中的赤铁矿主要来自于(     
A.生物B.气候C.母质D.化肥
(2)从土壤中各成分的比重看,浙江红壤的肥力相对较____,判断理由是____
(3)理想状态下发育完整的土壤剖面一般分为有机质层、____层、____层、____层和母质层。“红壤剖面”缺失(或发育不明显)的土壤层是____层和____层。
(4)试从土壤的演化过程角度,简析这些土层缺失(或发育不明显)的原因。
(5)从材料中关于植被特点的描述可以看出,该地的天然植被类型为____
2023-12-06更新 | 65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02合格考达标卷)-【难度分层·单元必刷】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单元检测分层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9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森林土壤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   土壤盐渍化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水的运动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也称盐渍化。土壤盐渍化,使土壤板结,阻碍作物根系生长;土壤肥力下降,造成农作物养分不足等。下图为土壤盐渍化形成过程示意图。



(1)我国南方分布有广阔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发育的植被和土壤类型是:________
(2)森林土壤剖面中,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层依次有:________________,母质层等。
(3)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时间及人类活动等。
(4)受降水、气温和农业灌溉的影响,华北地区____季最容易发生土壤盐渍化现象。华北地区在治理土壤盐渍化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多选)
A.修建排水管渠,降低地下水位B.大量种植水稻,吸收多余盐分
C.覆盖秸秆麦草,抑制水分蒸发D.农田大水漫灌,冲刷土壤盐分
(5)我国东北黑土地总面积109万平方千米,其中典型黑土地耕地面积1853.33万公顷,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重要保障。简要描述东北黑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有机碳浓度是指单位质量土壤中有机质所含碳元素的质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土壤温度和水分影响土壤有机质的形成与分解。下图示意祁连山中段森林草原带(海拔3000米附近)南坡和北城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浓度变化。


   
(1)比较祁连山南坡、北坡土壤有机碳浓度的异同点。
(2)与南坡相比,同一土层深度的北坡土壤有机碳浓度差异较大,分析其原因。
(3)经调查发现该区域沟谷地带土壤有机碳浓度较高,分析其原因。
(4)举例说明能够使祁连山山麓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的人类活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