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9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有机质包括腐殖质、生物残体等,大多以有机碳的形式存在。土壤有机碳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一定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储量。海南岛某自然保护区内保存着较完整的热带山地雨林,此地常受台风影响。下图示意该保护区内一块样地的地形及该样地内部分点位土壤表层(0~10cm)的有机碳密度(单位:kg/m2)。

(1)指出该样地山脊与山谷土壤表层有机碳密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该地森林固碳能力比长白山更强,请说明理由。
(3)森林固碳是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重要途径,提出增强当地森林碳吸收能力的主要措施。
2022-06-15更新 | 12406次组卷 | 51卷引用:5.2 土壤-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课后培优分级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所在区域的气候、植被关系密切。我国东北地区是我国主要黑土分布区,黑土分布区土层较厚,有机质含量丰富,但黑土有机质含量总体由南向北呈增加趋势。近些年来,东北地区黑土有机质减少较严重。下图示意东北黑土区分布。

             

(1)描述甲地主要乔木植被的特征。
(2)简述甲地黑土有机质低于乙地的原因。
(3)为缓解东北黑土有机质流失现状提出合理化建议。
3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森林土壤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   土壤盐渍化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水的运动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也称盐渍化。土壤盐渍化,使土壤板结,阻碍作物根系生长;土壤肥力下降,造成农作物养分不足等。下图为土壤盐渍化形成过程示意图。



(1)我国南方分布有广阔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发育的植被和土壤类型是:________
(2)森林土壤剖面中,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层依次有:________________,母质层等。
(3)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时间及人类活动等。
(4)受降水、气温和农业灌溉的影响,华北地区____季最容易发生土壤盐渍化现象。华北地区在治理土壤盐渍化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多选)
A.修建排水管渠,降低地下水位B.大量种植水稻,吸收多余盐分
C.覆盖秸秆麦草,抑制水分蒸发D.农田大水漫灌,冲刷土壤盐分
(5)我国东北黑土地总面积109万平方千米,其中典型黑土地耕地面积1853.33万公顷,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重要保障。简要描述东北黑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位于西双版纳的纳板河是澜沧江南段支流,流域内最高海拔2304米,最低海拔539米,流域面积270平方千米。该流域是按小流域生物圈保护理念规划建设的综合型自然保护区,天然林地面积占67.74%,森林生态系统保存比较完整。流域内旱雨季明显,10月下旬到次年5月下旬为旱季,旱季降雨较少,但多浓雾,其蕴含的水汽不亚于一场小雨,由此弥补了旱季水分的不足。

材料二:下图为纳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


   
(1)指出自然带I、Ⅱ的名称并判断自然带I、Ⅱ更替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
(2)简析纳板河流域旱季浓雾多发的自然原因。
(3)说明纳板河流域森林凋落物对林下土壤的作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东北平原某地地势起伏较大,黑土广布,局部地区春季融雪造成的水土流失甚至比夏季更为严重。该地春季融雪期一般为3~4月份,白天均温约7℃,夜间均温约-3℃.某科研机构在该地进行融雪侵蚀实验,模拟相同融雪径流量为3.7L/min条件下,土壤解冻深度分别为1cm、2cm、3cm的三次融雪实验侵蚀率(一定的径流量条件下,单位时间土壤的侵蚀量,下图).近年来,该地采取横坡垄作(沿等高线起垄耕作)、留茬耕作和秸秆覆盖等措施,以减轻融雪对黑土的侵蚀。



(1)据图归纳不同解冻深度土壤开始大量侵蚀的先后顺序,并简述其原因。
(2)若要模拟3cm解冻深度侵蚀率超过1cm、2cm解冻深度侵蚀率,推测需改变的实验条件。
(3)与夏季雨水侵蚀相比,简析该地局部地区春季融雪侵蚀更严重的自然原因。
(4)简述横坡垄作和留茬耕作对减轻黑土侵蚀的作用。
2021-03-05更新 | 1720次组卷 | 1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盐城 、淮安、 宿迁等地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是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它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不同区域差异显著。图为我国土壤类型分布图。


(1)丙地位于青藏高原,几乎没有发育成熟的土壤,请分析原因。
(2)说明甲地土壤肥力明显高于乙地的原因。
(3)近年来,甲地土层变薄,肥力下降,土壤问题凸显。请为保护甲地土壤提出合理建议。
7 . 上海某中学学生利用暑期到浙江某地开展红壤和植被野外观察活动。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在野外考察时,调查小组发现当地林木个体高大,四季常绿,林冠整齐一致,樟科、山茶科等是这里的优势树种。通过测量,他们还发现,白天林内的气温比林外低4-5℃。下图是考察地的红壤剖面图,及回校后,通过实验测得的红壤中各主要成分比重统计图。


(1)通过实验测定,同学们发现红壤中含赤铁矿较多。土壤中的赤铁矿主要来自于(     
A.生物B.气候C.母质D.化肥
(2)从土壤中各成分的比重看,浙江红壤的肥力相对较____,判断理由是____
(3)理想状态下发育完整的土壤剖面一般分为有机质层、____层、____层、____层和母质层。“红壤剖面”缺失(或发育不明显)的土壤层是____层和____层。
(4)试从土壤的演化过程角度,简析这些土层缺失(或发育不明显)的原因。
(5)从材料中关于植被特点的描述可以看出,该地的天然植被类型为____
2023-12-06更新 | 65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02合格考达标卷)-【难度分层·单元必刷】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单元检测分层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2023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疆是我国盐碱化土壤面积分布较广、土壤积盐较重的地区。盐生植物对土壤盐分具有明显的吸收积累作用,对盐碱地有明显改良作用。枸杞是盐碱地改良的先锋物种,但生长较慢,覆盖面积小。某研究团队在新疆沙湾市设置了如下实验:枸杞间作苜蓿(苜蓿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多为牲畜饲料)、枸杞间作油菜、枸杞间作碱蓬(碱蓬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耐盐,嫩苗可食用,植株可作为牲畜饲料,种子可榨油)、枸杞单作,研究盐碱地在不同耕作模式下土壤盐分含量的变化。下图为盐碱地四种种植模式下土壤盐分含量变化统计图。


   
(1)从气候的角度分析新疆土壤积盐较重的原因。
(2)简述与枸杞单作相比,枸杞间作苜蓿模式下土壤盐分含量的变化特点。
(3)说明使用枸杞间作模式改良盐碱地的优势。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土地一般是指拥有黑色或暗黑色腐殖质表土层的土壤,黑土在我国东北地区广泛分布,多分布在地势平缓辽阔的漫岗。黑土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腐殖质含量较高,肥力高、非常适宜农耕。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对黑土地的大规模开垦以及农业生产中频繁翻耕,土壤结构发生变化,耕作层下方形成一层紧实的犁底层,黑土肥力下降明显。有专家建议,采用少耕深松的耕作方式有利于保护黑土。

(1)从气候角度,简述东北平原黑土的形成。
(2)从三个方面指出东北平原黑土地肥力下降的表现。
(3)分析东北黑土肥力下降的人为原因。
(4)分析“少耕深松”对保持黑土肥力的作用。
(5)除“少耕深松”外,请再列举出保持黑土肥力的三种有效措施。
2023-12-26更新 | 5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研究森林土壤水分是揭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评价森林环境综合效益的基础。图9是黑龙江省鹤山农场鹤北流域2号小流域的横坡林带和8号小流域的顺坡林带不同位置1m深处土层监测期内平均含水量的变化情况。鹤北流域坡向朝向正西。



(1)比较横坡林带上坡和下坡土壤含水量的大小并简述原因。
(2)分析横坡林带内部a处较林带边缘b处土壤含水量高的原因。
(3)推测顺坡林带内左侧d处土壤含水量大于右侧c处土壤含水量的原因。
(4)横坡林带、顺坡林带土壤含水量都远低于林带两侧,试分析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