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有机碳含量与有机质含量成正比,是判断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图为内蒙古草原地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分布图,其中甲位于东部大兴安岭山地,降水较多,森林茂盛,乙位于中部,草原广阔,丙位于西部干旱地区,沙漠面积较大。

(1)指出内蒙古草原地区甲-乙-丙,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指出主要影响因素。
(2)正常情况下,土壤作为有机碳汇,能够通过植被残体的分解和土壤微生物的作用长期积累有机碳。但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这种平衡可能被打破,导致土壤从碳汇变为碳源。从气候变化角度分析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
昨日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2 . 走!挺近大别山

进才中学的高二学生将于4月22日前往大别山区的金寨县,开展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下图为“金寨县地理位置简图”。

(1)大别山区的天柱峰如巨柱擎天,山体由燕山期花岗岩组成。天柱峰的主要岩石及其特点与下图对应正确的是(     

A.B—可被用作建筑材料
B.C—表面有气孔
C.D—岩石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
D.E—形成物质来自地球内部

(2)大别山地区常年可能遭受的自然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天气预报,请为高二同学写一则出行温馨提示。
日期4月22日4月23日4月24日4月25日4月26日
天气多云中雨多云多云阴天
气温14~23℃14~23℃14~24℃14~23℃15~24℃

材料一:4月22日,高二的小黑同学在大别山观察到日出之前一段时间内,天空呈现出微弱的光亮。这种现象在天文学称之为晨昏蒙影,百姓则称之为“曙暮光”。

(4)晨昏蒙影的成因主要是(     
A.大气吸收作用B.大气反射作用C.大气散射作用D.大气折射作用

(5)4月22日,小黑看到太阳升起时,太阳位于(     
A.正北方B.正东方C.东北方D.东南方

(6)描述学生在大别山社会实践活动期间,北半球的昼夜分布状况。

材料二:下图我国大别山区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

(7)图中A与B两点之间最大高度可能为(     
A.300米B.280米C.350米D.200米

(8)桥梁所在的河段,其河流的流向为(     
A.自东向西B.东南向西北
C.自西向东D.西南向东北

(9)学农时,学生发现,随着海拔的升高,大别山东坡的土壤类型逐渐发生变化(如下图)。一个发育成熟的土壤剖面一般从上到下依次为______层、腐殖质层、______层、淀积层和母质层。山顶的暗棕壤有机质含量最高,原因可能是(     )(多选)。

①气候湿润,植被种类繁多       ②降水较少,淋溶作用弱
③夏季高温,有机质易分解       ④冬季寒冷,腐殖质积累多
(10)开车返程途中, 师生经过了大别山东面的两个大水库——梅山水库和响洪甸水库。水库改变了水循环的________环节,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经济效益。水库的出现使得水库周边出现了明显的湖陆风,白天风从________吹向________
2024-05-2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进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菠萝原产于巴西,16、17世纪引入中国,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海南省开始引种菠萝。目前,海南省菠萝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香蕉和芒果,为海南省第三大水果。2022年海南省菠萝种植面积为209万亩,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五分之一。

材料二图1为海南岛及周边地区略图;图2为海口市多年平均气候资料图。

(1)北部湾海区夜晚海水散热慢,海面温度比气温____,海面向低层大气输送热量,近地面大气湿度____,气流以____运动为主,导致北部湾海区多夜雨。
(2)海南省菠萝主产区的地带性土壤为____(填土壤名称),该土壤因温度高,微生物活跃,____分解快,肥力较低。
(3)海南省菠萝主产区主要分布在____(填方位),该地种植的反季节菠萝,开花挂果在11月到次年4月,该时期种植菠萝的有利气候条件有________
(4)2022年冬季海南省菠萝供不应求,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
4 .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伦敦地区的主要植被类型,并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伦敦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盐类物质淋失明显,质地较黏。

(2)分析该地区土壤特点的成因。
(3)北海海域鱼类资源丰富,分析北海渔场的形成原因。
2024-05-0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等级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蔓越莓树原产北美地区,为多年生低矮灌木,具有耐严寒、喜水湿的特性,对气候、土壤条件要求较高,酸性泥炭型土壤最适宜其生长。2014年,全国首家蔓越莓种植基地落户黑龙江省抚远市。目前,抚远已拥有亚洲最大的规模化蔓越莓种植基地。

(1)2023年11月5日摄影爱好者和游客在祖国北端的黑龙江漠河拍摄到了神奇的极光美景。极光多出现在地球大气分层的______(填名称),其形成与______层的物质抛射有关。黑土肥力高,主要得益于东北湿冷的气候特点,枯草、落叶等有机残体分解速度______,形成大量______积累于土体上部。
(2)A地的家具企业在布局上属于______指向型,B地长白山天池的形成与多次火山爆发有关,喷射出的岩浆主要源于______层。东北地区煤炭、石油资源丰富,这些化石燃料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______能,其中煤炭主要形成于______和中生代。
(3)C地的地貌类型是______,形成该地貌的外力作用是______,读沈阳的城市空间结构图,受______因素影响,乙功能区位于市区东西两侧,该功能区是______区。过去10年,哈尔滨人口从最高点的1100万人,下降到988万人,主要受自然和______因素影响。
(4)说明抚远市引种蔓越莓成功的自然条件。
2024-05-0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6 . 某中学学生利用暑假时间前往我国多地开展研学活动。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四地的植被类型分别是。
甲:____乙:____丙:____丁: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
(2)丁地土壤呈现____色(填写颜色),在四地中其土壤肥力较高,说明其土壤肥力高的原因____
(3)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下图A、B、C三个土壤剖面中,对应湿润气候的是____(单选)。

(4)颜色是土壤最明显的特征。影响四川盆地紫色土颜色的主要因素是____(单选)。
A.地形B.母质C.时间D.人类活动

(5)森林中存在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形成这种结构的主导因素是____(单选)。
A.地形B.光照C.水分D.土壤

(6)下图展示了土壤形成的各个阶段,各形成阶段的正确排序是____

(7)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____。
A.气候B.地形C.生物D.母质
2024-04-24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武汉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工业中心,素有“钢城”之称,2014年起,武汉集成电路(“芯片”)产业发展迅猛,跻身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四大集聚区之一,武汉正从传统“钢城”向“芯城”转型。

(1)右上图为黄山景观(石猴观海),形成图中山体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杭州湾处涌潮现象壮观的原因是位于______形河口处,在天文大潮影响下,潮差增大,水位暴涨。四川盆地的紫色土的紫红色砂岩和页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体现了______(填成土要素)的影响。
(2)成都城市空间结构为______模式,影响宜宾城市形成的自然区位因素是______,与宜宾相比,成都的服务范围更______。长江下游城市群向中上游城市群转移的产业类型以______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
(3)说明武汉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意义。
2024-04-23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3年8月25日,由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六座梯级电站构成的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日发电量达14.68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绿色电力,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紫色土是由紫色或紫红色砂岩、页岩岩层上发育而成的土壤,富含钙、磷、钾等营养元素,矿质养分含量丰富,肥力较高,主要集中分布在图中甲地形区。

材料二   长江清洁能源走廊示意图

(1)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______地区三个区域。图中城镇空间布局具有明显的_______指向。
(2)长江经济带的地带性土壤类型主要为________,影响甲地形区土壤肥力的成土因素主要是______
(3)梯级电站的建设主要改变了水循环的环节是_______,缓解的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主要是______
(4)从地形和气候两个方面,分析长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5)从经济和环境角度分析清洁能源走廊建设对长江经济带东部城市群发展的有利影响。
2024-04-18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乌克兰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被誉为“欧洲粮仓”,是世界重要的优质葵花籽生产国,目前人均GDP低于我国。近年来,中粮集团践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在敖德萨投资兴建了农场,主要种植向日葵,并投资生产葵花籽油。葵花籽成熟后统一收割,及时运送到工厂加工。中粮集团采用欧洲脱壳压榨技术制取葵花籽油,所有工序全程机械化运作,所产的葵花籽油品质优良,生产成本低,通过管道被运送到2km外的港口装船,主要销往我国。下图为乌克兰简图。

(1)分析该地区黑土形成的条件。
(2)说明中粮集团所产葵花籽油品质优良的原因。
(3)简述中粮集团所产葵花籽油生产成本低的主要原因。
(4)与公路运输相比,说明中粮集团采用管道运输将葵花籽油运往敖德萨港的理由。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喀斯特地区以化学风化作用为主,成土基岩主要为碳酸盐岩,其成土物质(酸性不溶物)少于碳酸盐岩总物质量10%,远低于可溶性矿物占比。平均需8000年才能形成一厘米厚的土层,土壤石砾含量高、土质疏松。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脆弱,易形成石漠化。

材料二   耕地撂荒是指在耕地利用过程中,生产经营者由于主观原因放弃耕种而使耕地处于闲置或未充分利用的状态。通过对2016年重庆东南部的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武隆县以及重庆东北部的巫山县等3个县的12个比较典型的村庄调查发现,劳动力外出务工较多,耕地撂荒情况严重。巫山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武隆县地处四川盆地东部,都是以丘陵山地为主,喀斯特地貌发育,生态脆弱,土地利用效率普遍偏低。下图分别为巫山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武隆县分布示意图(左图)和四川盆地东部地貌景观图(右图)。

(1)结合材料,从土壤的角度,分析喀斯特地区生态脆弱的自然原因。
(2)说明巫山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武隆县耕地撂荒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