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1 . 下图示意我国某流域人口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     
A.空间分布比较均匀B.距河流越远人口越密集
C.大多分布在距河4-7千米范围内D.距河2千米范围内人口最稠密
2.该河流很可能是(     
A.淮河B.珠江C.海河D.雅鲁藏布江
3.影响该流域人口距河流不同距离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水能资源分布②矿产资源分布③地形地势状况④取水便利程度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4-05-2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麻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山东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中部和南部为突起的鲁中南山地丘陵,东部是起伏和缓的丘陵,西部和北部是黄河冲积而成的鲁西北平原。历史上黄河下游多次改道,每一次改道都会形成巨大的黄泛区。黄河入海口处,由于海水入侵,土壤盐碱化严重。下图1示意山东省地形、矿产资源分布,图2示意2012年山东省17地市人口密度。

(1)根据材料,描述山东省人口分布特点。
(2)分析山东省人口众多的原因。
(3)与菏泽市相比,东营市人口密度较____,并分析主要原因____
(4)近年来,东营市人口大量迁出,该现象对当地的有利影响。
2024-05-23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麻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下图表示人口密度与海拔、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两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左图中的纵坐标为海拔,右图中的纵坐标为人口密度
②两图的纵坐标都为人口密度
③左图中的横坐标为海拔,右图中的横坐标为年降水量
④左图中的横坐标为年降水量,右图中的横坐标为海拔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据图推断正确的是(     
A.随海拔升高,人口密度均匀递减B.随着年降水量减少,人口密度均匀增加
C.自然环境条件影响人口密度分布D.人口密度分布与气候条件最密切
3.下列关于图中各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图中A点可能位于青藏高原②图中C点可能位于四川盆地
③图中E点可能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④图中D点可能位于东北平原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4-05-1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斗门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大、数量多,而且地区差异明显。下图是我国2015年底~2019年底广东省及甲、乙、丙三个省级行政区的人口迁移数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时间2015年底~2019年底人口迁移数据(万人)
广东

304.04

183.7


0.01

-50.89

1.甲、乙、丙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A.浙江、青海、黑龙江B.浙江、黑龙江、青海
C.黑龙江、青海、浙江D.黑龙江、浙江、青海
2.2015年底~2019年底,广东省人口迁入量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A.自然环境优越B.落户政策宽松C.城镇化率高D.经济较发达
2024-04-19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盐田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35年以来,我国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的“胡焕庸线”具有高度稳定性。下表为我国“20002020年各区域人口分布均衡系数变化”(均衡系数最大为“1”,最小为“0”,均衡系数越接近1,表明人口分布越趋向不均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0020102020
全国0.7110.7180.735
胡焕庸线两侧东南半壁0.5170.5340.566
西北半壁0.7540.7480.752
四大地区东部0.3650.3980.427
中部0.3020.3050.336
西部0.7730.7650.771
东北0.4490.4590.504

1.2000~2020年我国人口分布均衡系数的变化反映了(     
A.西北半壁人口占比增大B.我国人口跨省迁移量增大
C.我国人口分布趋于集中D.东北地区的人口显著减少
2.导致胡焕庸线东南半壁人口分布基尼系数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A.新农村建设B.城市新区建设C.区域经济差异D.海洋运输发展
2024-04-1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宁夏南部山区西吉、海原、固原三县,简称“西海固”,地处宁夏南部山区,是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该区域山大沟深,年降水量300mm,蒸发量2000mm以上,沟壑纵横、干旱缺水,贫困人口集中。199010月起,“西海固”超4万人陆续搬迁到银川市近郊的永宁县,在黄河灌区建村。在解决温饱问题基础上,经过福建省对口支援,发展了特色菌草产业、光伏产业、旅游产业等产业,干沙滩变成了金沙滩。下图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部分城市分布图。

(1)据材料说出宁夏人口空间分布特点。
(2)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角度,说出宁夏北部接纳“西海固”生态移民的条件。
(3)概述西海固地区人口迁出后对当地自然环境的积极作用。
2024-04-10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郑中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河南省境内的我国四大古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多分布于北部地区。下左图为河南省人口密度分布图,下右图为河南省地形和交通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河南省的人口分布(     
①东部多,西部少②北部多,南部少③西南多,东北少④京广铁路沿线多,陇海铁路沿线少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导致河南省内不同区域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气候因素②地形因素③科技因素④历史因素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
2024-04-06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白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地理试题
8 . 小学在校生人数和一个城市的人口变动有很大关系,小学生数量变化是反映人口流动的重要指标。下表示意2015年、2020年哈尔滨的小学在校生人数及增长率。完成下题。

城市

2015年小学在校生人数/万人

2020年小学在校生人数/万人

增长率/%

哈尔滨

42.2

39.4

-6.6

哈尔滨小学在校生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缓慢B.人口基数较小C.生育政策变化D.气候条件恶劣

9 .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下降0.7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0.2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下降1.20个百分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时(     
A.人口区域差异缩小B.中部地区人口最多
C.西部地区人口稳定D.东部地区增速最快
2.东北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下降可能会使得该地区(     
A.劳动力流失严重B.自然环境恶化C.社会治安变差D.区内发展差异扩大

10 .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是指雅鲁藏布江中部及其支流拉萨河和年楚河的中部流域,位于青藏高原南部。“一江两河”地区人口数量约占西藏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环境承载力高于西藏其他地区。下图分别为“一江两河”地区人口密度与距河流距离的关系图和“一江两河”地区人口密度与海拔的关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一江两河”地区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A.人口密度随距河距离增加而持续减小B.距河4千米范围内人口密度最大,人口分布均匀
C.人口密度随海拔的升高而不断减小D.海拔3600-3699米人口密度最大,人口总数最多
2.影响“一江两河”地区人口分布的根本因素是(     
A.经济因素B.自然条件C.政策因素D.历史因素
3.“一江两河”地区比西藏其他地区的环境承载力高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生产力高B.人口密度大C.矿产资源丰富D.科技水平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