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域文化差异及形成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读英国伦敦白金汉宫、北京故宫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两地建筑风格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B.历史
C.文化D.经济
2.故宫虽位于北京的城市中心,但这儿并没有形成中心商务区,其主要影响因素(     
A.经济B.政治
C.历史D.环境
2024-02-07更新 | 516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必修地理试卷

2 . 飞檐是指屋檐的檐部向上翘起,是一种考虑室内光照和建筑美观的中国传统建筑特色,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下左图为飞檐景观,下右图示意飞檐光照原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室内光照的角度考虑,“飞檐”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夏季遮阳的面积B.扩大冬季采光的面积
C.缩小夏季遮阳的面积D.缩小冬季采光的面积
2.某建筑设计师在浙江采用了“飞檐”的设计。若屋顶高度不变,从排泄雨水的角度看,与北京相比,应做的调整是(     
①飞檐长度不变,加大飞檐翘起角度
②飞檐翘起角度不变,缩短飞檐
③飞檐长度不变,缩小飞檐翘起角度
④飞檐翘起角度不变,加长飞檐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3-10-25更新 | 299次组卷 | 70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莒南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3 . “蜂巢屋”(下图),一般由3至4个相连的土塔状建筑构成,是当地人利用茅草和泥土筑造而成,每半年需维修一次,否则就会溶掉。这样的民居,既克服了当地物资缺乏,又适应了当地气候特点,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蜂巢屋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     
A.森林覆盖率低B.河湖众多
C.全年气候干旱D.沙漠广布
2.“蜂巢屋”的墙体厚达80厘米,推测其主要原因(     
A.抵御夏季的雨水B.墙体坚固,稳定性好
C.防御冬季的风沙D.夏季隔热,冬季保温
2023-02-22更新 | 875次组卷 | 2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南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世纪60年代末,有很多城市知青来到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的大草原,开启了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他们和当地牧民一同放牧、开垦荒地,一同居住在毡房蒙古包内。蒙古包古称“穹庐”,又称“毡账”,游牧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多呈球状,用毡子搭建,通体发白,易于建造与搬迁。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西南部,是我国第三大沙漠,以流动沙丘为主。在沙漠地表广泛生长着一片片不起眼的生物类群,生物学家称其为生物土壤结皮或者生物结皮,是荒漠中的“绿毯”。虽然这些黑绿色块状体很不起眼,也不美观,但正是它们的存在,显著降低了风速,有效维持了巴丹吉林沙漠的地表稳定性。



(1)从位置角度分析鄂尔多斯草原发展畜牧业的优势条件。
(2)评析蒙古包对游牧民族生产生活的影响。
(3)指出荒漠中的“绿毯”对巴丹吉林沙漠地表稳定性所起的作用。
(4)过度放牧是游牧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请针对游牧区放牧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
2023-01-26更新 | 218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一轮复习检测文综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半边房(如图)是陕西关中地区的特色民居之一。当地盛传“乡间房子半边盖,省工省钱省木材,遮风避雨又御寒,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说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了当地(     
A.降水较少B.高温多雨C.暴雨频发D.冬雨夏干
2.半边房门前种植落叶阔叶树可能是为了(     
A.春季防风固沙B.夏季遮阴纳凉C.冬季截水增湿D.冬季挡风避雨
3.图示房屋大门宜朝向(     
A.东南B.西北C.东北D.西南
2022-12-20更新 | 337次组卷 | 35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2010·上海闵行·二模

6 . 民居建筑的材料、样式和风格等都深受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读某地传统民居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民居中的正房一般供长辈居住。受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图示民居中的正房多位于其庭院式建筑中的(     
A.北面B.南面C.东面D.西面
2.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图示民居所在文化区特征的是(     
A.天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B.种植春小麦、棉花,属于旱作农业
C.属于汉族聚居区,饮食多面食D.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
2022-08-17更新 | 176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0上海市闵行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7 . 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区发展起来的著名的印第安古代文明。印加人从山顶到山脚开垦了无数的梯田,水渠和梯田修筑得非常坚固。读古印加文明区域示意图和古印加文明梯田景观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1中a、b两处流水作用不同,其差异是(     
A.a处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B.b处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C.两处均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D.两处均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2.古印加文明的农田以用石块垒成的梯田为主,修筑这种梯田能(     
A.防止雨水流失,增加土壤水分B.降低山地坡度,方便居民出行C.增加土层厚度,防止土壤流失D.提高植被覆盖,改善局地气候
3.古印加文明分布于秘鲁山区,据图推测其中的原因应包括(     
①山区海拔高,气候凉爽②山区冰川融水量大,河谷水源充足
③山区地形崎岖,利于防御④山区为河流源头,水运便利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22-08-15更新 | 276次组卷 | 18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流经我国多个地域文化区,其民居、服饰、饮食、风俗等无不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这说明(     
A.地域文化的形成具有不稳定性B.地域文化形成的基础是地理环境
C.地域文化是人文因素作用下形成的D.地域文化主要体现在非物质方面
2.图中数字代表的各地区与其传统民居对应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①——吊脚楼②——蒙古包③——窑洞④——四合院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2-08-08更新 | 442次组卷 | 2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等级班)5月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9 . 豆腐自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以来,它的生产和饮食风俗在中国历史上不断发展传播。豆腐的主要原料是大豆,生产豆腐的第一道工序是泡豆,它的时长关系到豆腐的产量和质量。时间太短,豆粒不易磨细,豆蛋白溶出少;时间太长,豆粒会发酵变酸。图示意中国历史时期豆腐生产中心分布(大陆分为甲至戊五大地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断福建豆腐生产中心出现时期较早的主要成因是(     
A.水质较好B.土壤肥沃C.人口迁移D.地缘优势
2.造成南北方泡豆时长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B.气温C.市场D.技术
3.豆腐烹饪方式存在地区差异,有的以驱寒的煨、炖、煲为主,有的则制成方便携带的饼类,这两种代表性烹饪方式分别出现在(     
A.甲、戊B.乙、甲C.丁、乙D.戊、丙
2022-08-01更新 | 135次组卷 | 24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2019-2020学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摸底考试(10月)地理试题

10 . 2019年末至2020年初,一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武汉爆发。临近春节,大量非武汉户籍人口返乡,疫情迅速在全国蔓延。为加强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防控,2020年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2019年末武汉市常住人口1121.20万人,户籍人口906.40万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非武汉户籍人口返乡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B.疫情C.文化D.环境

2.武汉市大量非户籍人口迁入的主要影响是(     
A.改善生态环境B.增加就业压力C.加剧人口老龄化D.减缓发展速度
2022-05-31更新 | 146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西南宁市上林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文)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