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瓦尔帕莱索位于智利中部,从19世纪一个小镇逐步发展成为南美洲重要的海港城市。城市依山而建,老城区保留众多连接山顶和海边平地的轨道缆车,形成了五颜六色的建筑景观(如图),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据此(     
   
A.木质房屋可减少地震发生B.人口增加主要受自然环境影响
C.旅游资源丰富,地域文化特色鲜明D.受地形影响,形成多彩的建筑风貌
2 . 近年,回归自然、亲近城市的骑行方式成为北京“新玩法”。图是某驴友手绘的北京新景点——“妫水河生态走廊”骑游线路图。读图,妫水河生态走廊(     

      

A.位于北京城区的东北B.骑游线路全长约70千米
C.在首都功能核心区内D.沿途都是原生态自然景观
2023-03-31更新 | 746次组卷 | 9卷引用:2023届北京西城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3 . 古劳水乡地处西江之畔,位于广东省鹤山市北部。宋元之前,古劳水乡因为自然条件恶劣,仅有零星的人类活动,而宋元以后,随着北方南迁士人的增加、对水患的治理能力和农业水平提升,开发活动范围逐步扩大。自明初,古劳在实现“挖地成塘,堆泥成基”后逐渐兴盛,至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古劳水乡大部分呈“梳式”布局(即聚落主干道与其他巷道呈相互垂直状布置,巷道空间宛如梳子)。下图示意古劳水乡聚落的演变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古劳水乡传统村落的演变过程为(     
A.①③②④B.④②③①C.④③①②D.③④②①
2.构建“挖地成塘,堆泥成基”模式的主要目的是(     
A.缓解内涝B.扩展耕地C.改善水质D.适应气候
3.古劳水乡大部分呈“梳式”布局的主要原因是(     
A.增强对外交通联系B.提高环境承载力
C.便于实现种养结合D.推动聚落城镇化
2022-06-18更新 | 465次组卷 | 7卷引用:二轮拔高卷16-【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模拟卷(广东专用)

4 . 某研究团队选择长沙市近郊的同升湖及其附近地区作为研究区域,在湖泊周边设置三条样线(M、N、P),分别在每条样线上选取若干测点进行湿度测定,并在远离湖泊地区选择对照点(对照点受到湖泊水体的影响可忽略)。湿度测定时间为夏季若干天的8∶00~19∶00。下图左示意研究区域三条样线位置,下图右示意三条样线和对照点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样线M的空气相对湿度变化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
2.该地拟在同升湖西北部规划住宅区,下列楼盘布局最利于改善夏季潮湿闷热环境的是(     
A.B.
C.D.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盛世滋生图》是清中期宫廷画家徐扬凭借对家乡历史、文化的记述,创作的长度超过12米的家乡市井风情画卷(下图示意局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画家徐扬的家乡最可能在(     
A.四川盆地B.珠江三角洲C.江汉平原D.太湖平原
2.关于其家乡自然环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温暖湿润、地势低平B.冬暖夏凉、水乡泽国
C.秋雨连绵、绿树成荫D.四季分明、土壤贫瘠
2022-05-30更新 | 693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6 . 2月21日,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对“三农”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其中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举措之一。下图为我国某地乡村村落空间结构变化和新乡村建设一角冬季拍摄的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变化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乡村人口密度B.提高乡村人口素质
C.邻里和睦,城乡一体D.合理布局,方便出行
2.根据图片信息,图中的新乡村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A.岭南地区B.皖南地区C.西北地区D.华北地区
2021-08-03更新 | 50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1年河北省高考模拟四月联考地理试题

7 . 下图为我国某历史文化名村的内部空间结构示意。该村传统民居多用土坯建造,墙体厚度普遍超过50cm,多数民居建有半地下室作为夏季居室,庭院内常搭建棚架并种植葡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该村庄(     
A.公共空间位于村庄中心B.住宅沿公路呈带状分布
C.农用地环绕在住宅四周D.以河流为界呈对称分布
2.该村可能位于我国(     
A.华北平原B.江南丘陵C.辽东丘陵D.西北内陆
2021-03-08更新 | 1091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总复习质检(一模)地理试题
8 . 下列图片所示景观反映了海河沿岸不同类型的天津地域文化。读图回答下题。

据图片信息,下列关于天津地域文化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所有建筑景观都具有中国传统的内向封闭性
B.天津的地域文化形成的自然条件与河海交汇的地理位置无关
C.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天津建筑具有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特点
D.天津建筑有“万国博览”会之称 ,应发扬特色,摒弃中国传统建筑
2020-09-23更新 | 37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届天津市高考考前预测卷地理试题

9 . 在我国江南的园林、古镇及民宿庭院中常见到青瓦房及用青瓦竖立铺设的地面(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地传统建筑普遍使用青瓦的主要因素是(     
A.文化B.成本C.气候D.原料
2.路面选择用青瓦竖立铺设,主要作用在于(     
A.减少积水,雨天防滑B.竖立铺设,坚固耐用
C.造型多样,视觉美观D.素雅古朴,人地和谐
3.青瓦路面温度日变化小于水泥路面,是因为青瓦路面(     
A.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较高B.吸收的大气逆辐射量较少
C.透水性强,比热容较大D.多缝隙,通风散热快
10 . 南锣鼓巷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是北京的古老街区。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南锣鼓巷地区的区位有利于发展
①制造业②批发业③商业④旅游业⑤中心商务区⑥交通枢纽
A.①②B.③④C.③⑤D.④⑥
2.南锣鼓巷地区内部
A.旅游资源丰富多样B.游览以公共交通为主
C.东部道路的通达度比西部好D.街巷结构便于设计不重复的旅游线路
3.与四合院封闭的围墙关系密切的是
A.冬春季节多风沙B.传统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
C.夏秋季节降水多D.传统的等级意识、伦理观念
2020-05-03更新 | 29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年北京市顺义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