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球的历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41 道试题

1 . 雁荡山为中生代时期古火山喷发所形成。下图为学生在雁荡山景区研学时拍摄的“石球”照片,经研究得知,它是由含有气体的岩浆溢出地表后形成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石球”的岩浆,来源于(     
A.岩石圈B.地壳C.地幔D.地核
2.中生代时期,地球演化史的特征是(     
A.蕨类植物繁盛B.重要的成煤时期
C.两栖动物盛行D.海洋面积扩张
2024-06-08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桃源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地球年龄约为46亿年。科学家常利用地层、化石、植物孢粉等研究地球演化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地层、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化石记录了地层沉积时的环境特征
B.一般情况下,上部地层年代更古老
C.不同时代的地层一般含有相同时代的化石
D.相同时代的地层往往保存着不同时代的化石
2.科学家常将植物孢粉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孢粉(     
A.可在空气中长期存留B.散落的数量较少
C.广布于大洋底部地层D.间接反映古气候
2024-06-0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2023-2024学年高一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

3 . 2022年6月26日,科考人员在加拿大一金矿区发现了一只冰封了3万多年的小猛犸象木乃伊(图左)。这是北美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个几近完好无损的猛犸象木乃伊,令所有专家都激动不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研究表明,猛犸象(图右)毛皮和脂肪层很厚。推测其生存时期的气候条件(     
A.寒冷B.炎热C.干旱D.温暖
2.猛犸象繁盛时期(     
A.裸子植物繁盛B.海洋蓝藻开始出现
C.被子植物繁盛D.陆地低等植物出现
3.在发现猛犸象木乃伊的地层中,科考人员还可能发现(     
A.三叶虫化石B.可开采的铁矿C.恐龙化石D.哺乳动物化石
2024-06-0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德善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我国川西藏东、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三个区域虽紧密相连,但自然环境有较大差异。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川西藏东区山高谷深、山河相间纵列分布,针叶林广布。

(1)下图中,符合该地河谷形态特征的是(     )(单项选择)
A.B.C.D.
(2)当河流流出山口时,形成的堆积地貌称为______
(3)“掉袖藏袍”是我国藏族人的传统服饰,一般藏族人穿藏袍只穿一只袖,天热时将两袖褪下来拉到前面围系在腰间。掉袖藏袍最可能反映了青藏高原夏季独特的气候环境特征是______。结合大气的受热过程,说明当地这一气候特征的原因______

材料二   《徐霞客游记》中关于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有这样的记载,“此处山小而峭,或孤峙,或两或三,连珠骈笋,皆石骨嶙峋,草木摇飏,升降宛转,如在乱云叠浪中”、“此处山皆回环成洼,水皆下透穴地”。

(4)下图为喀斯特地貌地表(左图)和地下(右图)景观照片,试描述该地貌的景观特点。

(5)影响喀斯特地貌在云贵高原广泛发育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单项选择)
A.土壤B.地形C.岩层D.植被

材料三   四川盆地又称紫色盆地,紫色土含有丰富的钙、磷、钾等营养元素,肥力较高。这里也是我国发现恐龙足迹化石最多的地区。

(6)颜色是土壤最明显的特征。影响紫色土颜色的主要因素是(     )(单项选择)
A.地形B.母质C.时间D.人类活动
(7)腐殖质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某研究员在对四川盆地不同采样点上的紫色土进行实验室分析时,制作了下图。据图可以研究(     )(多项选择)

A.土壤深度与腐殖质碳量的关系B.不同植被类型与腐殖质碳量的关系
C.不同植被类型与土壤深度的关系D.不同植被类型与土壤质地的关系
(8)重庆是四川盆地侏罗纪恐龙化石的重要产地。侏罗纪恐龙生活的地质年代是______(选填:元古/古/中生)代,这一时期四川盆地可能具有气候______(选填:温暖干燥/温暖湿润/寒冷干燥)、植被繁茂的自然环境特征。
2024-06-0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合格考)

5 .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与英国古生物学者合作,在浙江省安吉县发现一种约4.5亿年前海洋“萌系霸主”远古节肢动物——安吉古鲎,它是目前为止我国发现最古老的板足鲎类动物。读“地质年代表示意图(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1.安吉古鲎当时生活的地质年代为(     
A.远古宙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
2.安吉古鲎化石的发现,可以(     
A.判断古气候分布规律B.重现全球海陆分布格局
C.促进生物的演化进程D.推测当时自然环境特征
2024-06-07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由早到晚发生过的地质作用,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沉积作用——水平挤压——侵入作用B.水平挤压——变质作用——沉积作用
C.水平张裂——沉积作用——岩浆活动D.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沉积作用
2.与图中各岩层形成时期地球演化特征符合的是(     
A.太古代末期喜马拉雅山开始形成B.侏罗纪裸子植物和孢子植物共存
C.中生代至新生代岩浆活动愈加活跃D.古生代爬行动物开始向鸟类方向发展
2024-06-06更新 | 8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中学选考科目冲刺卷地理试题(一)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理小组的同学们通过学习研讨,对地球的空间结构和时间演变有了初步了解,以下为他们的学习成果展示。

成果1: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具有圈层结构,在高空和地球内部,各圈层基本平行分布;但在地表附近,各个圈层却相互渗透,存在物质交换。左图为同学们用橡皮泥加手绘制作的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右图表示地球圈层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

(1)左图中有一处错误,请改正_______
(2)右图中的①③对应的地球圈层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

成果2:地球的演化历史

地球已有46亿年的历史,其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不同地质年代的古地理环境不同,主要生命存在形式的特点也不同。下图为同学们绘制的地球生命演化和大气中O2含量变化示意图。

(3)图中的地质年代甲为_______。科学家划分地质年代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图可知,地质历史时期生物演化的特点是_______,生物的出现对大气成分的影响是_______
2024-06-0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汇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看到这个消息,上海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物质上、知识上的准备工作。

(1)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①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沉积岩岩;按地质年代,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______代。
②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_____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应为陆地环境。
(2)考察结论: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认为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地理环境经历了由__________环境向_______环境的演变。
2024-06-06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绝大多数地震是由地壳深处断层的运动引起的,如果运动足够强烈,地表就会产生裂缝。随着岁月的流逝,沉积物会慢慢将地表的裂缝覆盖,下一次地震又在地表形成新的裂缝,然后再堆积新的沉积物。经调查,下图所示地区的地层无层序颠倒和缺失现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地质历史上至少发生过三次地震,这三次地震发生从早到晚的顺序是(     
A.A-B-CB.B-C-AC.C-B-AD.C-A-B
2.该地区的地面上,难以找到古地震留下的痕迹。其地质作用最可能是(     
A.人为破坏B.气候变化C.构造抬升D.外力沉积

10 . 不整合接触的基本特征为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的时代不连续,缺失某一时代的地层及化石。下图为某一恐龙蛋集中产地岩层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不整合接触面附近可能缺少的岩层界代为(     
A.太古宙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
2.地理信息技术在图示地区的运用正确的是(     
①RS确定恐龙蛋位置②GPS监测断层的稳定③GIS模拟地层演化进程④BDS统计河流含沙量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4-06-0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皖西当代职业中专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