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层与演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47 道试题

1 . 地球约有46亿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时间里,研究地层是了解地球的主要途径。科学家把漫长的地球历史按照宙、代、纪等时间单位进行系统地编年,形成地质年代表。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质年代由老至新排序正确的是(     
A.新生代一古生代-中生代B.太古宙-新生代-中生代
C.二叠纪-三叠纪-第四纪D.新近纪一白垩纪-第四纪
2.地球自形成到现在,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在地壳、动物、植物等方面,都发生了有规律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B.三叶虫→鱼类→恐龙
C.侏罗纪→寒武纪→石炭纪D.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类
3.下列是重要的铁矿产形成时期的是(     
A.前寒武纪B.第四纪C.侏罗纪D.石炭纪
23-24高三上·江苏镇江·开学考试
2 . 下图为松嫩平原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     
A.铁力处花岗岩形成年代最新B.绥化与呼兰河间有不整合面
C.剖面线西端的岩层为喷出岩D.嫩江处第四纪沉积物厚300米
2.通肯河处地层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     
A.中生代沉积——挤压褶皱——抬升侵蚀——下沉第四纪沉积
B.中生代沉积——抬升侵蚀——下沉第四纪沉积——岩浆喷出
C.古生代岩浆侵入——中生代沉积——抬升侵蚀——挤压褶皱
D.古生代岩浆侵入——抬升侵蚀——中生代沉积——下沉第四纪沉积

3 . 桌子山位于内蒙古乌海市,东与鄂尔多斯高原接壤,西临黄河。图为桌子山和鄂尔多斯高原(局部)地形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桌子山形成的地质过程为(     
A.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B.变质作用→外力侵蚀→地壳抬升→沉积作用
C.地壳抬升→外力侵蚀→沉积作用→变质作用
D.沉积作用→地壳抬升→变质作用→外力侵蚀
2.该地石灰岩形成时期的气候特征最可能为(     
A.冷湿B.冷干C.暖湿D.暖干

4 . 地球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下图为科学家绘制的地球生命演化和大气中O2含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乙所处的地质时期(     
A.鱼类开始出现B.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
C.恐龙从盛行至消失D.灵长类动物出现
2.丙所处的地质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成煤期,主要是由于当时(     
①裸子植物极度兴盛②蕨类植物繁盛
③第四纪全球气候出现冷暖交替变化④地壳运动剧烈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5 . 地质学家们在青藏高原考察时发现了棕榈化石,这是在青藏高原的核心地带、较高海拔上发现的棕榈化石(如下图)。全球现生棕榈科植物共有2500多种,多为乔木,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而像青藏高原中部这样的气候环境,棕榈科植物完全不可能存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由棕榈化石的发现可推知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曾经是(     
A.寒冷干燥B.寒冷湿润C.炎热干燥D.高温湿润
2.据在青藏高原上发现棕榈化石这一事件可推测青藏高原(     
A.地壳不断抬升B.曾经位于热带C.生物不断演化D.曾经是海洋

6 . 地质构造线是指区域性构造在地面上的延伸线(如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平面图,辉绿岩为侵入体。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地质构造线的主要延伸方向为(     
A.东—西B.南—北C.西南—东北D.东南—西北
2.下列关于该区域地质事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地质构造以向斜为主B.花岗岩体侵入早于辉绿岩
C.辉绿岩体侵入受断层限制D.Ꞓ地层可寻两栖动物化石

7 . 植物孢粉是植物在繁殖期间撒出的孢子和花粉的总称,当孢粉离开母体撒落在地面,就会被一层层地掩埋在土层或泥炭层中。孢粉数量巨大,在与空气隔绝的情况下,一部分孢粉可以长期留存下来。在辽宁省南部地区距今10000—8000年的泥炭层中,以桦木属花粉居多,而现在桦木林已经退缩至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桦树为喜冷耐旱植物。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近8000年来,辽宁省南部地区的气候变化情况为(     
A.气温降低,降水增多B.气温升高,降水增多C.气温降低,降水减少D.气温升高,降水减少
2.辽宁省南部地区桦树大量生长于(     
A.新生代B.古生代C.中生代D.前寒武纪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地层剖面特征可以推测所在区域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某科研小组在黄河源区某河段沿岸进行地层剖面考察,研究发现:支沟山洪沉积层由该支沟爆发的山洪沉积而成;古洪水沉积层主要由黄河干流泥沙沉积而成,该层为水平层理,分选性好,内部呈现粗细相间的沉积特征),随着气候变化又先后形成风成黄土层和现代草甸土层。下图示意该考察点位置及剖面地层序列。

(1)描述支沟山洪沉积层沉积物的特征。
(2)推测古洪水沉积层形成期间发生特大洪水事件的次数,并说明理由。
(3)说明风成黄土层形成至现代草甸土层形成期间,该区域气候干湿冷暖的变化。
2024-04-12更新 | 790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茂名市高三二模考试地理试卷

9 . 古生物科考队在青藏高原中部发现一个古植物化石群,采集到了大量叶、果实、种子(如兔耳果,推测该树种是一种高大的乔木)等化石,推测距今约4700万年,同时期棕糊、红树林等植被的分布范围可达北极图内。下图示意兔耳聚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兔儿果是(     
A.蕨类植物B.裸子植物C.被子植物D.藻类植物
2.兔儿果化石所在地层形成于(     
A.侏罗纪B.古近纪C.泥盆纪D.石炭纪
3.兔儿果生长的年代,气候(     
A.炎热干燥B.寒冷干燥C.高温多雨D.无法判断

10 . 2022年9月28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召开“从鱼到人”探源研究重大成果新闻发布会。会上提到“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和“贵州石轩化石库”的化石研究,将很多与人类相关的解剖学结构追溯到4.4亿年前的远古鱼类,填补了“从鱼到人”演化史上缺失的最初始环节,更新了对有颌类起源与崛起的传统认知,进一步夯实了“从鱼到人”的演化路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远古鱼类出现的地质时期是(     
A.前寒武纪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
2.“从鱼到人”的演化过程说明(     
①生物从低级到高级演化②生物演化受人类活动影响大
③生物由海洋向陆地发展④生物演化受地理环境影响小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贵州石阡化石分布在地球内部圈层的(     
A.地壳B.上地幔C.下地幔D.地核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