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层与地质年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 道试题

1 . 古生代早期塔里木陆块和柴达木陆块纬度差别约15°以上,导致两个陆块古生物差异明显,反映了不同的构造活动轨迹和沉积环境特征。三叶虫在古生代温暖的浅海环境中,以藻类植物、原生动物等为食。古生代早期柴达木陆块地区三叶虫为华北型,而塔里木陆块地区的为华南型,两个陆块地区均出现大量的滨浅海砂泥质沉积物。读阿尔金地区早古生代构造演化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古生代早期塔里木陆块和柴达木陆块的三叶虫类型不同,说明(     
A.为了适应不同的陆地生活环境,形态演变多种多样
B.太古宙两个陆块的古环境有明显的浅海和深海之分
C.元古宙三叶虫大多生活在浅海底或游移于淤泥之上
D.三叶虫以藻类植物为食,适应不同的温暖浅海区域
2.古地磁资料显示,古生代早期塔里木陆块明显南移,而柴达木陆块有一个先南下后北上的过程,移动所产生的宏观地质地貌是(     
A.这种不对称俯冲导致陆块内多火山B.阿尔金洋逐渐向两侧陆块俯冲消亡
C.花岗质岩浆岩从阿尔金洋底部喷出D.阿尔金洋大洋中脊地壳向两侧扩张

2 . 某沿海地区因工程建设需要,对土地进行开挖平整,形成了一个人工水平面,且出现清晰的地层露头(如下图)。经专业人员考证得知,图示地层形成过程中,海平面呈上升趋势。受水平挤压影响,先后发生了褶皱和断层,断层的东北一侧相对上升。开挖前地表主要被甲地层覆盖。完成下面小题。

1.开挖前图示区域属于(     
A.背斜谷B.背斜山C.向斜谷D.向斜山
2.与丁相比,甲地层(     
①形成较早 ②形成较晚 ③组成物粒径较大 ④组成物粒径较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4-12更新 | 12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月考地理试卷

3 . 某动画电影讲述了冰河期猛犸象、巨型树懒、剑齿虎(下图)这三只史前动物,它们不但要充当人类小宝宝的保姆,还要历经冰河与冰山各种千惊万险护送他回家的故事。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该故事可能发生在(     
A.白垩纪B.古近纪C.新近纪D.第四纪
2.推测该故事发生时物种的迁移路线是(     
A.向两极迁移B.向高海拔迁移C.向低纬迁移D.向海洋迁移
2023-12-2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4 .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地理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该模式图示意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④为______的公转轨道。(     
A.水星B.火星C.木星D.地球
2.若该模式图示意地层结构,在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2023年卓奥友峰科考中发现的距今2.2亿年的三叠纪晚期鲨鱼化石,那么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     
A.古生代B.中生代C.新生代D.前寒武纪
3.若该模式图示意地球的内部圈层,阴影部分表示地幔,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____,曲线③代表____。(     
A.地壳\古登堡面B.岩石圈\莫霍面
C.岩石圈\古登堡面D.地壳\莫霍面
2023-12-19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百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湖北三峡地区的石板滩生物群中,发现了4种形似树叶的远古生物化石。研究人员最终确定这些“树叶”是来自5.5亿年前的早期动物,它们生活在远古海洋底部,现已完全灭绝。下图为化石及其复原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树叶化石最可能生活在(     
A.前寒武纪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
2.湖北三峡地区自5.5亿年前以来地层总体趋势是(     
A.下沉B.抬升C.后退D.前进
2023-12-1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慈利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6 . 在2023年卓奥友峰科考中,古生物分队在青藏高原卓奥友峰地区获得重大发现:在距今2.2亿年的地层中发现鲨鱼化石,为当时的6级海洋生态链补上第二级缺环。下图为该地地层分布及等高线图,甲乙丙丁为四个重点勘探数据采样挖掘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科考中,发现鲨鱼化石的挖掘点是(     
A.甲B.乙C.丙D.丁
2.鲨鱼化石所在地层中,存在数量最多的植物类化石可能是(     
A.被子植物化石B.裸子植物化石C.蕨类植物化石D.藻类植物化石

7 . 某中学生在自然博物馆看到的四块动物化石,甲、乙、丙、丁分别为恐龙化石、三叶虫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和鱼类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四块化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丁乙甲丙C.乙丁甲丙D.乙丁丙甲
2.与丙化石相同地质年代,陆上分布最广泛的植物是(     
A.孢子植物时代B.裸子植物C.海生藻类D.被子植物
2023-11-27更新 | 93次组卷 | 135卷引用:湖南省宁乡市四校(宁乡七中、九中、十中、十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

8 . 小明在博物馆参观时,发现了下图中蕨类植物的化石。工作人员介绍蕨类植物主要繁盛于3亿~4亿年前的地质历史时期,后来大面积灭绝了。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该蕨类植物繁盛时,其主要生长在(     
A.冷干的沙漠地区B.干旱的大陆地区C.温暖的浅海地区D.湿润的森林地区
2.蕨类植物繁盛时期(     
A.联合古陆最终解体,人类出现
B.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开始出现
C.以三叶虫为代表的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
D.生物从原核生物演化到真核和多细胞生物

9 . 20235月,浙江渔民在杭州湾滩涂发现中华鲎(hòu)(图左)。鲎有“生物活化石”之称,早在距今4亿年左右就生活在地球上。图右为地质年代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鲎出现的地质年代是(     
A.前寒武纪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
2.下列地球演化历史特点,发生在甲地质时期的是(     
A.蕨类植物繁盛B.出现三叶虫C.哺乳动物繁生D.恐龙大繁生
2023-11-12更新 | 327次组卷 | 36卷引用:湖南省慈利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10 . 中华鲎(hòu)(左图)是一种十分古老的海洋节肢动物,体长可达60厘米,体重3-5千克。最早存在于4.75亿年前奥陶纪,被称为“海洋活化石”。右图为地质年代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鲎出现的地质年代是(     
A.前寒武纪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
2.下列地球演化历史特点,发生在甲地质时期的是(     
A.蕨类植物繁盛B.出现三叶虫C.哺乳动物繁盛D.恐龙繁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