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层与地质年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4 道试题
1 . 地球上生物的进化一直是人类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科学家已经发现了地球上的几个生物繁盛期,而繁盛期的结束往往是生物的大灭绝。读“地质年代表”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有密切关系。一方面,生物进化在地理环境的演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地理环境的发展中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另一方面,环境的演化又促使生物不断进化,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在中生代末期的地层内,铱元素含量异常,比相邻岩层平均值高出30倍左右,而铱是陨石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这说明可能曾有一颗富含铱的小行星撞击过地球。

(1)晚古生代早期,鱼类大量繁衍;随着海洋面积缩小,中期进化出能适应陆地环境的____动物,____植物繁盛;晚期,气候变得干旱,进化出能适应干燥气候的____动物,____植物开始出现。
(2)请从古老地层的动物化石方面,提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佐证。
(3)推测小行星撞击地球是如何引起环境变化的。
2024-06-0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梅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2 . 20197月,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矿工在当地矿区发现了完整的海王龙化石(见图),这种海洋爬行动物生活在7000万年前,它与恐龙易于同一时代,曾经是海洋里的一代“霸主”。完成下面小题。

1.海王龙生存的地质年代是(     
A.古生代B.新生代C.中生代D.元古代
2.关于海王龙生存的地质年代,描述正确的是(     
A.地球铁矿总储量的60%成于该地质年代B.被称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
C.是裸子植物繁盛的时代D.发生了喜马拉雅运动
2024-02-28更新 | 59次组卷 | 39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勤建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汇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看到这个消息,上海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物质上、知识上的准备工作。

(1)考察名称:____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结合相关资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____(填“海洋”或“陆地”)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应为____(填“海洋”或“陆地”)环境,气候特点为____,植被特点为____
(3)考察结论:根据实地考察及资料分析,他们认为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①地理环境经历了从____环境到____环境(填“海洋”或“陆地”)的演变;②由不同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地壳经历了____(填“抬升”“下降”或“水平”)运动。
2024-01-0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广东省大朗中学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次月考试卷答案版
4 . 校园升旗广场花坛里的裸子植物苏铁(下图)是地质时期遗留下来的“活化石”。它能与蓝细菌共生,蓝细菌能够固氮为苏铁提供养分。完成下题。

关于蓝细菌和苏铁的搭配正确是(     
A.蓝细菌—制造二氧化碳——元古宙大爆发
B.苏铁——中生代盛行——重要的成煤期
C.三叶虫——蓝细菌出现——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D.苏铁——新生代——恐龙的植物之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杨山在中生代白垩纪因岩浆侵入崛起成山,在此时代最主要的陆地动物化石是(     
A.恐龙B.蛙类C.鱼类D.猛犸象
2.根据图中生物生存环境,推测地球形成联合古陆的地质年代是(     
A.早古生代B.晚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

6 . 读“甲、乙两地岩层分布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A~G地层中,形成最早的是(     
A.AB.BC.DD.G
2.图中地层中动物化石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A.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B.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
7 . 读某时期地质年代简表,回答下列问题。

(1)甲是________,A是寒武纪,B是________,C是志留纪,D是________,E是________,F是二叠纪。
(2)描述该地质历史时期生物进化特征。
(3)说明该历史时期地壳运动和海陆格局的变化特点。
2023-12-12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近期,在我国辽宁西部发现的白垩纪(距今约1.25亿年前)一种细嫩且根系不发达的中华古果化石,被科学家确认为迄今最古老的被子植物化石。同时在其化石周围也发现了鱼类的化石。图为中华古果化石及复原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材料推测,“中华古果”的生存环境最有可能是(     
A.沙漠B.草原C.森林D.湖泊
2.该“中华古果”所处时期的标志性事件是(     
A.鱼类繁盛B.爬行动物盛行C.哺乳动物盛行D.联合古陆形成
2023-12-10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2018年1月15日,科研人员宣布在中国东北发现了一种乌鸦大小、像鸟一样的恐龙,它有色彩艳丽的羽毛,生活在1.61亿年前的侏罗纪时代,科研人员将它命名为“彩虹”。下图为彩虹恐龙想象复原图。下列关于恐龙时代的描述,错误的是(     

A.恐龙时代是中生代,在中生代晚期,出现哺乳动物
B.恐龙大灭绝是中生代结束的标志性事件
C.中生代裸子植被繁盛,是重要的成煤时期
D.恐龙时代已经形成了现今的海陆分布格局
2023-12-0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10 . 某中学生在自然博物馆看到的四块动物化石,甲、乙、丙、丁分别为恐龙化石、三叶虫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和鱼类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四块化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丁乙甲丙C.乙丁甲丙D.乙丁丙甲
2.与丙化石相同地质年代,陆上分布最广泛的植物是(     
A.孢子植物时代B.裸子植物C.海生藻类D.被子植物
2023-11-27更新 | 94次组卷 | 135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陈经纶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1)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