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层与地质年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1 .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看到这个消息,上海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物质、知识上的准备工作。

(1)考察名称:____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考察工具准备:____       ____
(3)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____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区应为____环境,气候、植被特点为____
(4)经过考察,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呢?
2023-10-16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看到这则消息,上海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们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做了大量物质上、知识上的准备工作。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下图)并对相关资料进行了分析。

   

(1)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____岩;从地质年代来看,该区域最老的岩层形成于____代。
(2)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____(填“海洋”或“陆地”)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应为____(填“海洋”或“陆地”)环境;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的考察结论认为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地理环境经历了____环境向____环境的演变。
(3)在晚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并形成了广阔的森林。在此年代地层中人类发现了非常重要的化石燃料____
(4)地层D形成时间较地层C、E____(早或晚),请说明判断理由____
(5)简述恐龙繁盛时期气候和植被特点。

3 . 地层年代的系与系之间的全球标准就俗称为“金钉子”。2011年,中国科学院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对外宣布,寒武系江山阶“金钉子”正式在我国浙江江山确立。图1为江郎山古生代早期寒武纪地层岩石景观图,图2为图1地层中的三叶虫化石。完成下面小题。

1.图1所示层状岩石是因为(     
A.海底沉积物变硬而成B.陆地沉积物变硬而成
C.海底岩浆冷却而成D.风力沉积物变硬而成
2.发现图2化石的地区,可以推测出(     
A.该地区地质史上曾经是海洋环境
B.该化石所在地层能发现大量恐龙化石
C.该化石形成期,大陆上被子植物繁盛
D.化石存在地区经历了陆海陆的变化
3.由图2化石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寒武纪时期恐龙大灭绝B.该岩层可找到鱼类化石
C.该岩层储藏丰富的煤炭D.寒武纪出现海生无脊椎动物

4 .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距今时间1.4亿年-3.3亿年
植物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海生藻类
动物界

两栖动物

1.关于甲、乙两个地质年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古生代,乙是中生代
B.甲是中生代,乙是古生代
C.甲是古生代,乙是元古宙
D.甲是新生代,乙是古生代
2.乙的末期(     
A.蕨类植物衰退B.恐龙灭绝
C.出现被子植物D.爬行动物盛行
2023-10-1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5 . 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甲、乙两个地质年代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古生代,乙是中生代B.甲是中生代,乙是古生代
C.甲是古生代,乙是元古代D.甲是新生代,乙是古生代
2.乙的末期(     
A.蕨类植物明显衰退B.恐龙灭绝C.出现被子植物D.爬行动物盛行
2023-10-11更新 | 377次组卷 | 18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高新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6 . 读“化石与地质年代表的内容逻辑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将下列选项填入图中合适位置(只填字母):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
A.生物                           B.地理环境                           C.地层                           D.地球演化的阶段性
(2)在____纪出现了人类,这是生物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这一时期全球多次冷暖交替变化,在气候寒冷期,冰川范围扩大,海平面下降,许多生物向____迁移。
(3)由于板块运动剧烈,在三叠纪晚期,联合古陆____
(4)在约____年前,随着恐龙的灭绝,地球演化历程进入新生代,这一地质历史时期内____植物高度繁盛。

7 . 云南省石屏县的老旭甸村(23.5°N,102.4°E),是一个全部用石头砌成的村庄,因其墙体用的石块内部有海洋生物化石、表面有大量植物枝叶化石而走红网络,被称为“化石村”。下图为老旭甸村周边地质剖面简图和村庄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老旭甸村房屋建设的主要石材最可能为(     
A.侵入型岩浆岩B.断裂带变质岩
C.寒武纪泥岩D.晚泥盆纪石灰岩
2.研究发现,图示侵入体及其附近岩层中几乎不含有化石,主要是由于(     
A.沉积环境稳定B.受高温高压影响
C.覆盖岩层断裂D.受人类活动干扰

8 . 近期,科研团队对我国西北地区约1.7亿年前的一种远古植物化石进行了重新研究,这种植物此前被认为是裸子植物,名为美丽镰鳞果。最新研究中,科研团队运用一定技术,发现了化石内部可以判断其作为被子植物的关键特征,因此,重新将其归为被子植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美丽镰鳞果生存的地质年代是(     
A.寒武纪B.二叠纪C.侏罗纪D.新近纪
2.美丽镰鳞果此类植被繁盛时期(     
A.是重要的铁矿成矿期B.发生了生物大灭绝事件
C.爬行动物快速发展D.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形成
9 . 如图表示某中学生在自然博物馆看到的四块动物化石,甲、乙、丙、丁分别为恐龙化石、三叶虫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和原始鱼类化石。关于图中四块化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丁乙丙甲C.乙丁甲丙D.乙丁丙甲

10 . 地质学家们在青藏高原考察时发现了棕榈化石,这是在青藏高原的核心地带、较高海拔上发现的棕榈化石(如下图)。全球现生棕榈科植物共有2500多种,多为乔木,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而像青藏高原中部这样的气候环境,棕榈科植物完全不可能存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由棕榈化石的发现可推知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曾经是(     
A.寒冷干燥B.寒冷湿润C.炎热干燥D.高温湿润
2.据在青藏高原上发现棕榈化石这一事件可推测青藏高原(     
A.地壳不断抬升B.曾经位于热带C.生物不断演化D.曾经是海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