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层与地质年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地层剖面特征可以推测所在区域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某科研小组在黄河源区某河段沿岸进行地层剖面考察,研究发现:支沟山洪沉积层由该支沟爆发的山洪沉积而成;古洪水沉积层主要由黄河干流泥沙沉积而成,该层为水平层理,分选性好,内部呈现粗细相间的沉积特征),随着气候变化又先后形成风成黄土层和现代草甸土层。下图示意该考察点位置及剖面地层序列。

(1)描述支沟山洪沉积层沉积物的特征。
(2)推测古洪水沉积层形成期间发生特大洪水事件的次数,并说明理由。
(3)说明风成黄土层形成至现代草甸土层形成期间,该区域气候干湿冷暖的变化。
2024-04-12更新 | 759次组卷 | 6卷引用:卷A-2024高考地理冲刺压轴卷(湖南专用)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然环境的变化促进了生物的演化,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也进一步影响自然环境球上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是一个相互影响、共同演化的整体。下图为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种类变化图。

距今时间

0-1.4亿年

1.4亿-3.3亿年

植物界

裸子植物

动物界

两栖动物

地质年代

(1)图示甲表示的地质年代是____,乙表示的地质年代是____
(2)丙表示的植物种类是____,丁表示的植物种类是____
(3)结合图表,归纳生物演化的特点。
2024-02-0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试卷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琥珀是由植物分泌的树脂包裹植物或动物等掩埋在地下后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聚合而形成的化石。福建漳浦是一个物种极其丰富的化石库,是世界四大琥珀生物群之一。该地琥珀所在的沉积层包裹着粗大的石英质沙砾且一般埋藏于玄武岩之下。2023年,中、德古生物学者在该地约1500万年前的琥珀中发现首例银缕梅花朵化石,这种远古银缕梅生活在热带雨林中。下左图示意漳浦地理位置,右图为银缕梅花朵琥珀。

   

(1)指出与1500万年前相比,现代漳浦的气温和降水有何特征。
(2)分析地质时期漳浦银缕梅花朵琥珀形成的气候条件和地质条件。
(3)简析琥珀比石质化石科研价值高的原因。
2024-01-24更新 | 9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明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4 . 读地层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沉积地层剖面以及其中的断层、褶皱等各种地质现象,就像一本地质历史教科书,记录了地壳发展、演化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是我们了解地壳发展演化的窗口,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石灰岩、页岩、砂岩分别是深海、浅海、河湖沉积的产物。根据该地层剖面岩层顺序,说明C层所处的海陆环境,并逐层分析从E层到G层海平面升降的变化过程。
(2)剖面图显示,该地区地层曾经发生过褶皱。据图分析,该地区褶皱发生在哪一地层形成以后、哪一地层形成以前?(以字母指代地层)
(3)比较断层M的左右两侧地层,写出左侧缺失的地层。
(4)据图判断断层M与地层O形成的先后关系。
(5)根据该地层剖面,归纳该地区地壳演化过程中内外力地质作用的各种表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生物是在地球发展历史中产生的,但在地质历史时期,也经历过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导致大量生物物种的衰退和灭绝。下面是生物的进化、灭绝与环境变迁关系示意图。

材料二甲、乙两地岩层分布示意图。

(1)F地层有恐龙足迹化石,其形成的地质年代是________代。
(2)古生代的石炭纪、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推测当时的环境特点。
(3)读材料二,指出A~G层和W~Z层中可能形成于同一地质年代的地层有哪些?简要说明判断理由。
2023-11-1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期中)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

材料二图为地理模式图。

(1)若模式图示意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①为____的公转轨道,曲线④为____的公转轨道。(填行星名称)
(2)若模式图示意地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大量三叶虫化石,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____代。
(3)若模式图示意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____层,曲线③、④之间的太阳大气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
(4)若模式图示意地球的内部圈层,阴影部分表示地幔,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____
2023-11-09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课时作业原题重做)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甘肃省和政县及周边区域示意图。和政县地势南高北低,南部是秦岭山系西延形成的石质高山区,北部为黄土高原特征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全县地貌呈现出山丘起伏、沟壑纵横、山多川少的自然景观。

材料二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

浙江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利用2020年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内容。
(1)考察名称:____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考察工具准备:____
(3)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①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化石,可推测其最老的岩层最迟形成于显生宙的____代。
②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____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应为陆地环境,____植物也极度兴盛,反映当时的气候特征是____、植被特点是____
(4)由不同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地壳经历了____(抬升、下降、水平)运动。
(5)拓展探究:在地球的演化过程中,曾出现了若干次物种大灭绝现象,如果恐龙灭亡真的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的,那么此事件说明地球上生命存在要具备的外在条件是____
2023-11-0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地理模式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该模式图示意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①为____的公转轨道,曲线④为____的公转轨道。(填行星名称)
(2)若该模式图示意地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大量三叶虫化石,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____代。
(3)若该模式图示意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____层,曲线③④之间的太阳大气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
9 . 读某地地质剖面略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②③④四类地层形成的先后次序是____,请说明判断依据____
(2)简述②地层所属地质年代的地壳运动和成矿特点。
10 .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序号①②③④所示地层中,有可能找到大量珊瑚化石的地层序号是____,有可能找到恐龙化石的地层序号是____,早期人类遗迹应该到序号____代表的地层中去寻找。
(2)在新生代第四纪时期,全球出现了数次____(冷暖/干湿)交替变化,目前地球正处在一个期____(温暖/寒冷)
2023-10-0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