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和湖泊的水系、水文特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红原县位于四川省西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平均海拔3600米,年均温1.4℃,年降水量753毫米,草甸广布。黄河上游的支流黑河、白河均发源于该县中部,海拔约4300米,随后流经中国三大湿地之一的若尔盖湿地,最后在九曲黄河第一弯附近注入黄河。

材料二:“红原”意为红军长征走过的大草原。红原县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曾是国家深度贫困县。近年来,该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品加工,其中红原牦牛奶粉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通过产业和经济发展,带动牧民增收,该县于2018年正式脱贫。

材料三:左图为“红原县及周边位置图”,右上图为“黑河、白河多年平均径流量季节变化过程图”,右下图为“黑河、白河多年平均含沙量变化过程图”。

(1)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
(2)试从径流量和输沙量的角度,比较白河与黑河水沙特征
(3)结合材料,分析白河、黑河对该河段黄河水沙特征的影响。
(4)列举红原县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实现脱贫致富,可能采取的具体措施。

2 . 和田玉,是白云质大理岩经中酸性侵入岩高温蚀变而成,夹生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昆仑山脉岩石中,其中产于山上原生矿处的称为山料。原生矿经过长期剥解成为大小不等的碎块,和田玉碎块经过雨水、雪水冲刷流入河流,称为山流水料(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材料判断和田玉山流水料的形成过程是(     
A.沉积作用一变质作用一地壳抬升一变质作用一外力侵蚀一搬运沉积
B.变质作用一沉积作用一变质作用一地壳抬升一外力侵蚀一搬运沉积
C.岩浆活动一变质作用一地壳抬升一流水沉积一变质作用一外力侵蚀
D.沉积作用一变质作用一外力侵蚀一变质作用一地壳抬升一搬运沉积
2.下列关于河流中山流水料采集的时间和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7~8月;水量大,搬运能力强B.7~8月;水量小,玉石显露
C.10月~次年4月;水量大,搬运能力强D.10月~次年4月;水量小,玉石显露

3 . 贝加尔湖平均水深730m,是世界最深的湖泊,每年有5个多月的结冰期。入湖河流达 300多条,其中色楞格河贡献的水量最多,仅有安加拉一条河流输出。每年2-3月,贝加尔湖会出现奇妙的冰裂景观--湖面上的冰层裂痕纵横交错、精巧别致。下图示意贝加尔湖冰裂及其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贝加尔湖冰裂现象的形成过程,解释正确的是(     
A.气温上升快,湖冰融化较快B.盛行风力大,吹动浮冰运动碰撞
C.湖水流动少,局部增温破裂D.昼夜温差大,引起湖水膨胀收缩
2.与色楞格河相比,安加拉河(     
A.结冰期短B.含沙量大C.水位季节变化小D.径流量小
2022-06-16更新 | 955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某科考队考察了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内的“大漠天池”。队员们爬到沙山高处,看到小溪上游被180米长的黄沙阻断,上游方向则变成了一汪碧绿的深潭、深潭两侧是异常陡峻的发育有大量裂隙的花岗岩崖壁。夹在巴丹吉林沙漠和花岗岩岩体之间这一狭长幽深的潭水即是“大漠天池”。天池全长300米,宽60米,最大水深近10米,水位季节变化小,湖面海拔高约1365米,与紧邻其下的湿地间有15米的高差,与附近地势最低的一个盐湖的高差达175米。下图示意大漠天池景观。



(1)简析“大漠天池”的形成过程。
(2)指出“大漠天池”水源的主要补给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
(3)分析“大漠天池”能够成为淡水湖泊的原因。
(4)简述“大漠天池”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中学研学旅行小组利用寒假在广西乐业天坑群考察时,发现了一个洞口冬季会冒出“白烟”的奇特山洞,当地向导介绍这是“季节性冒气洞”。冒气洞口直径仅7~8米,是天坑形成的早期形态,与之相距不到500米的是发育更加完整的白洞天坑,白洞天坑坑口长和宽分别达220米和160米,最深达312米。冒气洞与白洞天坑地下相互连通,冒气洞气温常年保持在18℃左右。图1示意乐业天坑群位置,图2示意冒气洞及白洞天坑位置与剖面图。



(1)简述广西壮族自治区内河流的水文特征。
(2)说明白洞天坑形成的地质过程。
(3)对比白洞天坑,分析考察期间冒气洞冒出白气的原因。
2021-11-05更新 | 259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梅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热身测试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某科考队考察了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内的“大漠天池”。队员们爬到沙山高处,看到小溪上游被180米长的黄沙阻断,上游方向则变成了一汪碧绿的深潭,深潭两侧是异常陡峻的发育有大量裂隙的花岗岩崖壁。夹在巴丹吉林沙漠和花岗岩岩体之间这一狭长幽深的潭水即是“大漠天池”。天池全长300米,宽60米,最大水深近10米,水位季节变化小,湖面海拔高约1365米,与紧邻其下的湿地间有15米的高差,与附近地势最低的一个盐湖的高差达175米。下图示意大漠天池景观。

(1)简析“大漠天池”的形成过程。
(2)指出“大漠天池”水源的主要补给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
(3)分析“大漠天池”能够成为淡水湖泊的原因。
2022-01-17更新 | 1466次组卷 | 19卷引用:吉林省通化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7 . 河流有机碳输出是北极碳循环的重要组成。其中溶解有机碳(DOC),主要来自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流动搬运,下左图为西伯利亚北极河流及2004-2017年各河流DOC季节(该区域水文年划分:5-6月为春季、7-10月为夏季、11-次年4月为冬季)输出示意图,下右图为2004-2017年的年平均径流量过程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鄂毕河相比,勒拿河的河流特征差异为(     
A.流量季节变化较小B.结冰期较长C.以地下水补给为主D.有凌汛现象
2.比较该时期西伯利亚北极河流的DOC输出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DOC输出主要在春、夏两季B.季节变化叶尼塞河最显著
C.输出季节高峰期鄂毕河最早D.夏季输出浓度勒拿河最大
3.影响西伯利亚北极河流DOC输出的主要因素有(     
①径流量②冻融过程③河流流向④人类活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2-05-08更新 | 1680次组卷 | 13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九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口三角洲是河流与潮流共同作用的结果,地转偏向力在河口三角洲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长江三角洲的研究发现,长江从上游带来的泥沙,首先在喇叭形的海湾形成水下浅滩,然后在涨潮潮流作用下切割水下浅滩,并在涨潮潮流与落潮潮流的影响下逐渐形成长江北支流和长江南支流,崇明岛等河口岛屿在此作用下不断生长和扩大,并形成长江三角洲。据推测,在没有人为的干预下,随着北支流不断增长,崇明岛将从西北部(北支流入口处)向东逐渐与北岸连接。下图示意崇明岛的地理位置。



(1)描述崇明岛的形成过程。
(2)分析没有人为干预下崇明岛将与北岸连接的原因。
(3)从冲淤平衡的角度,分析近几十年长江三角洲生长速度减慢的原因。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伊塞克湖是中亚天山上的高山湖泊,时常发生地震。湖面海拔约1600米,面积6200多平方千米,雪山环绕,平均水深270多米,最深处700多米,水量大,是青海湖的十多倍。因湖水常年不结冰而有“热湖”之称,湖泊东西两侧多大风。科考发现,楚河曾经是伊塞克湖的排水河道,如今却是两个不同的流域。在伊塞克湖北岸水下发现了古城、古城墙等遗迹。下图示意伊塞克湖位置及周边地形。



(1)判断伊塞克湖的成因并说出理由。
(2)分析地形对伊塞克湖成为“热湖”的作用。
(3)说明楚河与伊塞克湖分开成为两个不同流域的内外力作用过程。
(4)推测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对伊塞克湖水域面积的影响。

10 . 下图示意1956-2019年青海湖年平均水位过程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结合图示信息推断,1956-2004年间青海湖水位变化主要是因为(     
A.补给水量减少B.水体蒸发加剧C.湖区退耕还湖D.湖盆明显下降
2.自2005年以来青海湖面积不断扩大、水量不断增加,会导致湖区(     
A.湖陆风强度减弱B.空气湿度增加C.夏秋季气温升高D.湖水盐度上升
2022-02-24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