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和湖泊的水系、水文特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煎饼岩”是南岛西海岸的地质奇现。硬石灰岩和软砂岩堆积形成的数以百计的多层区域,沿悬崖沟壑垂直形成,形似薄饼。岩层中偶见远古海洋生物化石。


(1)据图a判断该山脉走向,指出山脉在岛内分布位置并说明判断依据。
(2)结合图文资料,推测“煎饼岩”自形成到成为海岸地质奇观的地质作用过程。

半个世纪前,由英国引入的鲁冰花,现已在南岛大量生长。农业专家说它是“丰饶牧场的馈赠”,生态学者说它是“天然环境的炸弹”。


(3)请分别从上述两个观点的角度,分析当地政府是否应采取措施控制鲁冰花的生长。
2023-01-09更新 | 119次组卷 | 3卷引用:地理-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天津专用)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们江发源于长白山主峰将军峰东麓,流经中国、朝鲜、俄罗斯三国,在俄朝边界处注入日本海,整个流域中,山地面积占80%。某年8月,图们江流域三次遭遇暴雨洪水袭击,其中8月28~30日,流域内经历了一次强降水过程,期间风向多变,风速较大,多地继而暴发山洪,水位涨高、洪峰流量和总洪量均较大,形成了第三次洪水,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图示意该年8月28~30日降水过程的降水量空间分布。

   

(1)简述图们江的水文特征。
(2)推断引起本次强降水的天气系统类型,并说明理由。
(3)甲地为8月28~30日的降水量高值中心,试分析其形成条件。
2023-06-05更新 | 822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湄公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穿行于横断山脉,流入与我国山水相连的东南亚,总长约4909千米,目前仅部分河段可以通航。左图是湄公河干流水文站年径流月分配图,右图为湄公河河口略图。

       

(1)简述湄公河通航能力较差的自然原因。
(2)说出湄公河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类型,简述该地区5-10月的大气环流状况与成因。
(3)说出湄公河河口地貌类型,并简述其形成过程。
2023-09-21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渭河的形成是区域地质、地势、岩性、洪流(降雨后沿沟谷及河道流动的暂时性线状流水)对沟谷的冲蚀和稳定的地下水补给共同作用的结果。

材料二左图示意渭河流线,右图示意该区域地质构造。



(1)与渭河平原南侧相比,指出北侧沉积物颗粒的大小,并分析原因。
(2)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简述渭河的形成过程。
(3)每年9~10月,渭河流域受降水影响,会不同程度发生秋汛,分析秦岭对渭河秋汛的影响?

5 . 2013年7月,受副热带高压外围西南暖湿气流的持续影响,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出现大范围强降水过程。近年来,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相关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序号

降水时长(天)

降水量(mm)

汾川河洪峰情况

1

2

53.0

无明显洪峰

2

4

80.3

无明显洪峰

3

5

100.1

无明显洪峰

4

2

73.2

无明显洪峰

5

2

90.7

洪峰流量346m³/s

6

2

54.4

洪峰流量1750m³/s

1.汾川河流域出现强降雨时(     
A.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出现“梅雨”B.开普敦正值旱季
C.黑龙江的农民正忙于收割小麦D.塔里木河正值汛期
2.第3次降水历时长、强度大,却无明显洪峰的主要原因是(     
A.植被涵养水源B.人为截流C.下渗少D.蒸发强

6 . 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交界处,水位涨落受入湖赣江、抚河等河流来水与长江水位的双重影响,进出湖泥沙数量变化过程影响到湖区水沙运动和冲刷淤积过程。下图示意1956~2020年平均每月进出鄱阳湖泥沙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一年中鄱阳湖的冲淤状况为(     
A.丰水期、枯水期均淤积B.丰水期淤积,枯水期冲刷
C.丰水期、枯水期均冲刷D.丰水期冲刷,枯水期淤积
2.推测鄱阳湖的水沙运动规律为(     
①1~3月鄱阳湖→长江②4~6月上游水系→鄱阳湖
③7~9月鄱阳湖→长江④10~12月长江→鄱阳湖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2-10-19更新 | 845次组卷 | 13卷引用:江西省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创新班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

7 . 河床的冲淤过程主要取决于河流的含沙量和输沙能力的对比关系。三峡大坝蓄水后对下游荆江河段河床的冲淤过程产生了明显影响。宜昌站和螺山站分别是荆江河段上游和下游的两个水文监测站,下图为两站在三峡大坝蓄水前后的含沙量变化过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判断,三峡大坝蓄水前荆江河段(     
A.丰水期冲刷,枯水期淤积B.丰水期冲刷,枯水期冲刷
C.丰水期淤积,枯水期淤积D.丰水期淤积,枯水期冲刷
2.三峡大坝蓄水后,下列关于荆江河段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A.以淤积为主使河床变浅B.河道的泄洪能力加强
C.含沙量季节变化减小D.枯水期河流水位升高

8 . 临汾盆地曾发生过一系列河湖交替演变过程,在湖泊、河流、风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多种地貌并存的独特地表形态。第四纪早期临汾盆地为湖泊,后因构造抬升,湖泊面积迅速减小,逐渐演化成河流。经考察,该湖泊演化为河流后,曾发生过一次滑坡崩塌。读临汾盆地河岸台地纵剖面图(下图),T1、T2、T3、T4表示汾河两岸的四级台地,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临汾盆地第四纪早期古湖泊面积迅速减小时,湖水的主要流失方式为(     
A.水分蒸发B.土壤下渗C.裂隙下渗D.径流外泄
2.将滑坡崩塌和图中地理事物按形成或发生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T4—黄土柱—滑坡崩塌B.T4—黄土柱上覆黄土—T3
C.T2上覆黄土—T2—现河床D.T2—T1—T2上覆黄土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左图为美国西部奥林匹克国家公园分布图,公园内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原始温带雨林。右图为安吉利斯港的气候资料。


      

材料二:艾尔瓦河发源于奥林匹克山,每年9月中旬,鲑鱼等冷水性洄游鱼类从海洋中回到该地,并沿河流洄游到上游的溪流中产卵。1913年和1927年在该河的中下游分别建设了两座大坝,并促进了沿岸造纸工业的发展。大坝长时间运营后,库区泥沙淤积严重。2014年两座大坝被彻底拆除,此后不久艾尔瓦河河口迅速形成面积较大的沙洲。


(1)从降水角度,分析奥林匹克公园温带雨林的成因。
(2)从水文角度,分析大坝建成前鲑鱼顺利洄游到河流上游产卵的有利条件。
(3)分析两座大坝建成后,艾尔瓦流域鲑鱼数量迅速减小的主要原因。
(4)分析大坝拆除后,艾尔瓦河河口沙洲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

10 . 河流袭夺是指分水岭一侧的河流夺取了另一侧河流上游段的现象。河流袭夺对河流地貌发育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等均有着重要的意义。汉江上游在地质历史时期发生过两次河流袭夺,第一次是古汉江切穿西侧的分水岭,使汉中盆地的水系注入古汉江;第二次是图中挤压脊隆起后,南支流切穿凤凰山袭夺汉江上游,使得原干流(古汉江)石泉至安康段演变为汉江支流,即月河。下图示意汉江上游河流袭夺后的水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汉江上游发生河流袭夺的直接动力是(     
A.地壳隆升B.断层活动C.溯源侵蚀D.气候变化
2.目前汉江主河道(图中南支流处)普遍存在V形峡谷嵌套在宽浅河谷中的现象,其形成过程最可能是(     
A.地壳上升——河流下切——流量增加——河流侧蚀
B.地壳稳定——河流侧蚀——地壳下沉——河流下切
C.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地壳稳定——河流侧蚀
D.地壳稳定——河流侧蚀——流量增加——河流下切
3.汉江上游河流袭夺对下游古人类的影响有(     
①水源充足,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②水流湍急,阻止了古人向西迁徙
③阶地形成,有利于聚落形成发展④水患增加,迫使古人向高处搬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