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河流和湖泊的水系、水文特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1 . 月河发源于秦岭南麓凤凰山主峰铁瓦殿,河长112.6km,为长江支流汉江北岸的一级支流。月河北部为秦岭山区,中部为川道、丘陵区,南部为巴山区,中部地势最低。图1示意月河流域,图2示意1960~2020年月河流域年径流量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月河流域(     
A.河网稀疏B.水能丰富C.地势和缓D.四季如春
2.月河的水源主要来源于(     
A.积雪融水B.地下水C.大气降水D.湖泊水
3.2000~2020年月河流域年径流量总体变化趋势形成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植被覆盖率增加B.气候变暖使得补给增多
C.城镇化进程加快D.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
2023-08-29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巴音河发源于祁连山南坡,流经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泽令沟盆地后经德令哈市注入湖泊。流经泽令沟盆地的巴音河段地表水地下水转换频繁。下图为泽令沟盆地示意图(颜色越深,海拔越高),盆地内地下水补给地表水的河道仅占整条河道长度的10%,但在总量上与地表水补给地下水基本持平。


(1)指出巴音河的主要补给类型。
(2)说明泽令沟盆地内的巴音河地下水补给地表水与地表水补给地下水在总量上基本持平的条件。
(3)近年来巴音河地下水补给地表水总量呈减少趋势,试推测可能原因。
2023-12-04更新 | 69次组卷 | 8卷引用:黑龙江省绥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3 . 在气候暖湿化背景下,青藏高原的湖泊总体呈快速扩张趋势,部分湖泊发生水系重组(邻近湖泊因湖水溢出而形成上下游汇流关系)。左图示意青藏高原某内流区重组后的水系。右图示意该内流区水系重组前后甲乙丙湖的湖泊水位变化2000年的水位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水系重组前后甲乙丙三湖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组前甲湖湖水汇入乙湖B.重组前乙湖湖水汇入丙湖
C.重组后甲湖流域面积扩大D.重组后乙湖湖盆容积缩小
2.随着气候暖湿化,该区域湖泊盐度明显降低的是(     
A.甲湖、丙湖B.甲湖、乙湖
C.乙湖、丙湖D.甲湖、乙湖、丙湖

4 . 黄河入海水量1951年大约为500亿立方米,2010年大约为140亿立方米,总体呈下降趋势。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上游水电站增多B.中游水土流失加剧
C.下游降水量减少D.流域内用水量增多
2.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减轻B.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
C.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增加D.河口地区的气候变暖
2023-02-13更新 | 215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北外附属东坡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5 . 勒拿河发源于西伯利亚中南部的贝加尔山脉,向北流入北冰洋,流域内多年冻土广布。观察发现,近几十年来,勒拿河冬季径流量有明显增加趋势。图 1示意勒拿河流域位置,图2示意该流域气温、降水与流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勒拿河5~6月(     
A.以降水补给为主B.易出现凌汛C.含沙量最小D.水温最高
2.勒拿河6月流量最大的主要原因是流域内(     
A.降水量增多B.地下水补给量增大C.积雪大量融化D.湖泊解冻
3.勒拿河流域降水量小于黄河流域,但径流量却是黄河的两倍,其原因有(     
①地下水补给量大②流域面积大③蒸发、下渗量小④冻土融化补给量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3-02-09更新 | 857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赛里木湖(下图)海拔约2073米,全年盛行偏西风,流域年降水量约257.4毫米,湖面年蒸发量约550.0毫米(我国西北其他地区水面年蒸发量大多在1200毫米以上),结冰期长达6个月;湖岸岩性较为单一,多为粘性差、易透水的粉砂层。近60年来,赛里木湖流域气候呈暖湿化趋势,湖水盐度随之变化,湖岸多处坍塌,东岸尤为严重。研究表明,该流域降水量变化对湖泊的影响超过气温变化。



(1)分析赛里木湖湖面年蒸发量较低的原因。
(2)说明近60年来流域气候变化对赛里木湖盐度的影响。
(3)推测近60年来赛里木湖东岸坍塌严重的原因。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位于内蒙古西部的东居延海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尾闾湖泊,于1992年彻底干涸,导致湖区生态恶化,成为沙尘暴的源头之一。为恢复黑河下游生态环境,从2002年开始,黑河流域各水利工程联合起来,在每年的春、秋季定量向下游的东居延海实施生态输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东居延海湿地面积由裸水水面和挺水植物水面两部分组成。挺水植物是指根、根茎生长在水的底泥之中,茎、叶挺出水面的植物类型,其常分布于水深0~1.5m的浅水区及潮湿的岸边。图左示意居延海及黑河流域位置,图右示意2000~2015年东居延海湿地、挺水植物及裸水水面面积逐年变化。



(1)说明干涸的东居延海成为沙尘暴源头的原因。
(2)简述2010年之前和之后两个阶段东居延海裸水水面面积变化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2010年以后入湖水量持续增长,但湿地面积无相应增长趋势,分析可能的原因。
2023-01-04更新 | 154次组卷 | 3卷引用:地理-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辽宁专用)

8 . 榆林市位于黄土高原中北部,生态环境较脆弱。近二十年来,榆林市大力推行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修复工程。调查发现,该市河流径流量呈波动减少趋势。下图为2001~2020年榆林市植被覆盖度(FVC)与降水量年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出榆林市(     
①气候具有典型的海洋性特征②降水量小③降水季节变化小④降水量年际变化大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该市植被覆盖度(     
A.与降水量成呈正相关B.当降水量小于200mm时逐年降低
C.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D.当降水量大于200mm时逐年上升
3.近二十年来,该市河流径流量呈波动减少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①降水量减少②植被耗水量增加③地表水下渗量增大④生活用水量增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数据显示,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的水体面积及水位已连续多年呈递增趋势。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呈现出持续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

材料二:青海湖的流域图



(1)青海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
(2)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分析青海湖湖水盐度高的原因。
(3)对于青海湖的水资源保护,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10 . 在气候暖湿化背景下,青藏高原的湖泊总体呈快速扩张趋势,部分湖泊发生水系重组(邻近湖泊因湖水溢出而形成上下游汇流关系)。左图示意青藏高原某内流区重组后的水系。右图示意该内流区水系重组前后甲乙丙湖的湖泊水位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湖泊及其水位变化对应正确的是(     
A.甲湖—①、乙湖—②、丙湖—③B.甲湖—②、乙湖—③、丙湖—①
C.甲湖—①、乙湖—③、丙湖—②D.甲湖—②、乙湖—①、丙湖—③
2.水系重组后,丙湖(     
A.流域面积扩大B.湖盆容积缩小C.补给类型发生改变D.水量平衡转向亏损
3.随着气候暖湿化,该区域湖泊盐度降低的是(     
A.甲湖、乙湖B.甲湖、丙湖C.乙湖、丙湖D.甲湖、乙湖、丙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