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气相互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地域文化差异及形成的原因 ×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1 . 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镂空艺术,也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下图为”乌石妈祖”剪纸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剪纸文化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图示剪纸与当地气候对应正确的是(     
A.温带大陆气候B.地中海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
2.下列省份的剪纸文化氛围相对浓厚的是(     
A.广西B.云南C.河北D.宁夏
2024-01-26更新 | 249次组卷 | 9卷引用:2.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2 . 蘑菇房(如图)是哈尼族人所居住的特色房屋,房屋状如蘑菇,由土基墙、竹木架和茅草顶构成。房屋分为三层:底层关牛马堆放农具等;中层用木板铺设,隔成左、中、右三间,中间设有一个常年烟火不断的方形火塘;顶层用泥土覆盖。哈尼族居住的云南哀劳山垂直差异明显,降雨量较大(一般超过1200mm),雾多,日照少。完成下面小题。

1.火塘的主要作用是(     
①照明②驱湿③保存火种④驱虫杀菌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蘑菇房采用厚重的土基墙,主要原因是(     
A.抗强风的侵袭B.抗震能力强C.室内冬暖夏凉D.房间隔音效果好
3.顶层用泥土覆盖,主要功能是(     
A.防火B.防潮C.防雷D.防虫

3 . 地名文化既能反映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又记录着区域文化特色、社会经济生活、社会变迁等。表是我国某区域地名命名用字(词)分类及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主类亚类主要用字(词)地名总数/个占比/%
自然景观类地形地貌类岛、屿、礁、滩、牛轭、梅九等16645.23
水文类波、淀、洪、涛、鬼喊、现(劳牛劳)等154.08
生物类珊瑚、龙、赤瓜、参、海马、老粗等123.27
位置类东、西、南、北、尾、头、半路、乙辛等4612.53
其他东新、西新等51.36
人文景观类经济活动类全富、南钥、无乜(没有)等71.91
历史事件类永乐、晋卿、琛航、中建、中业、校尉等236.27
寓托类宪法、一统、本固、礼、忠孝、盟谊等246.54
人名类东坡、金吒、木吒、哪吒等297.90
诗词语言类月、长风、流霜、春风等4010.90

1.该区域位于我国(     
A.洞庭湖区B.舟山群岛C.南海诸岛D.三江平原湿地
2.“老粗”是形容岛屿远远望去粗糙的表面,造成“老粗”的主要原因是(     
A.堆积的沙砾B.丛生的灌木C.起伏的火山D.茂密的草原
3.该区域人文景观类地名具有民族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这些地名是(     
A.论证领土主权的重要证据B.研究交通方式变化的资料
C.推断自然环境变迁的依据D.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依据
4 . 剪纸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其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可以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民俗风情,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四幅反映不同地域文化的剪纸作品,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四幅剪纸作品中不能反映人文地域文化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判断图中地域景观所呈现的文化对应是否正确(在横线上填写:是/否)。
①——顺应自然____;②——中西融合____;③——御外凝内____;④——江南文化____
(3)描述图“②江南水乡”中传统民居的特点,说出一种与图示景观直接相关联的饮食或娱乐项目。
据历史记载,战国时期中原地区战乱频繁,许多人逃离战乱地区,向南方迁徙。这些迁徙的人群被称为"客家人"。福建土楼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又称“客家土楼”。
(4)历史上导致客家人南迁的主要因素是(     
A.政治B.经济C.社会文化D.生态

(5)请提出对福建土楼保护性开发的具体措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我国某古村落布局图,该地平均海拔约2m,分布着一些零散的小山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甲处相比,乙处(     
A.易干旱B.易涝C.滑坡多发D.地势更高
2.关于图中古村落的正确描述是(     
A.民居朝向河流或池塘,不利于防潮B.基塘均沿河分布,有利于塘基灌溉
C.耕地集中在东南,有利于农田管理D.公共空间位于中心,占地面积较小
2024·全国·模拟预测

6 . 川西平原(又名成都平原)为复合冲积扇平原,整个平原地表松散,沉积物深厚。该区域村落较多,散布于农业用地中(见图1),房屋朝向多样。某地理兴趣小组对川西平原24个乡村聚落的数百个庭院进行调研,图2示意所得的房屋朝向比重。据此完成问题。


1.该区域村落散布于农业用地中的主要目的是(     
A.就近耕种B.节约用地C.减少污染D.加强联系
2.川西平原聚落房屋朝向多样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主导风向B.人均耕地C.地形坡度D.日照时数
2024-01-05更新 | 161次组卷 | 3卷引用:热搜题 中图版第二册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2024·全国·模拟预测

7 . 石塘古镇地处浙江东部沿海半岛。石塘人的祖先是古代为躲避战乱而搬迁至此的渔民,他们就地取材,依坡建造了石屋(如图1)。后来当地人将古镇南部的一些海岛用人工堤坝围起来,形成了一个海塘(如图2)。如今,石塘古镇成了著名的旅游打卡地。据此完成下题。

1.古代石屋墙上有许多小孔,当时这些孔的主要用途是(     
A.透光B.通风透气C.增加艺术感D.防卫
2.当地由人工堤坝围起来的海塘的主要作用有(     
①养殖和捕捞②抵御海浪和风暴潮③防盗贼④停放船只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
3.石塘古镇为了发展旅游业而采取的措施比较合理的有(     
①加大宣传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②保护当地特色传统建筑和文化
③建设高级娱乐设施吸引游客④建设大量高档酒店吸纳游客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4-01-05更新 | 155次组卷 | 5卷引用:【同步产品化】2.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后作业(B层巩固提升)人教版必修二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我国西南山区,传统民居吊脚楼分布广泛,依山傍水就势而建。吊脚楼整体采用竹子和木料等材料建成,除房屋主要区域的宅基地以外,在房屋的后面或两侧挑出一部分地板,其下方用木柱支撑,形成架空的阁楼,称为吊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今很多吊脚楼已经人去楼空,逐渐破损废弃。图为吊脚楼景观图。

(1)分析吊脚楼民居建筑“吊脚”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如今许多地方的传统吊脚楼破损废弃,分析可能原因。

9 . 地名是镌刻在大地上的历史印记,也承载着游子们浓浓的乡愁。通过对我国某县辖区地名统计发现,该辖区内85%以上村名都与自然要素有关,很多地名都蕴涵着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下面是该县辖区村名用字分类及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名主要用字出现次数出现比重
沟、湾、滩、河、渠、润等71141.73%
峁、梁、石、山、塬、崖、岭等52931.04%
西、东、南、上、北、下、左等1146.69%
柳、芦、麻、枣、木、桃、槐等724.23%
红、黑、青、乌、炭等392.29%
累计146585.97%
1.影响该区域聚落分布最主要的因素是(     
A.地形B.土壤C.水源D.植被
2.推测该县所处地区可能(     
A.由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B.由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过渡
C.由草原向荒漠带过渡D.由地势第一级阶梯向第二级阶梯过渡
3.研究发现,该区域“涉水”地名文化景观的分布位置多次发生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A.河道持续淤积B.人类生产活动
C.地壳间歇抬升D.气候干湿变化
2023-12-29更新 | 235次组卷 | 4卷引用:热搜题 中图版第二册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10 . 哈尼乡村位于我国云南地区,2013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读相关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梯田耕作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华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哈尼乡村有“梯田、森林、村庄、河流”组成。

材料2:“蘑菇屋”是哈尼村落的一大特色。“蘑菇房”依山而建,以石为基,以木为主,屋顶有平顶和斜面构成,斜面多用稻草和茅草。

(1)哈尼村为我国南方典型的村聚落,其空间单元主要有________组成。早期,山中居民将未利用的坡地开垦为梯田主要是为了___
A减轻水土流失B增加耕地面积C提高土壤肥力D增加土壤湿度
(2)分析哈尼村民在森林和村寨下方开垦梯田的原因。
(3)哈尼梯田的山顶森林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     )(多选题)
A.吸烟滞尘B.涵养水源C.保持水土D.防风固沙
(4)当层层梯田映照着蓝天白云,哈尼村落宛如一幅幅油画,这种垂直空间结构的乡村布局体现了(     
A.崇拜自然的观念B.天人合一的思想C.不违农时的原则D.人定胜天的信念
(5)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对“蘑菇房”民居建筑的影响。
(6)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蘑菇房”大量被废弃。你是否赞同大量废弃“蘑菇房”,请说明你的理由。
2023-12-20更新 | 224次组卷 | 2卷引用:2.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