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气相互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地域文化差异及形成的原因 ×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62 道试题

1 . 下图为部分邮票上的中国民居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具有坚实敦厚、防潮抗风功能的民居是(     
A.①B.②C.③D.④
2.能体现青海民居与地理环境关系的是(     
A.坐北朝南利于散热B.屋顶平坦利于晾晒
C.依山而建布局稀疏D.墙体稳重抵御山洪
3.邮票中的北京民居体现的地域文化特色是(     
A.谦虚恭谨B.御外凝内C.开放包容D.人地和谐
昨日更新 | 15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新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平潭岛,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这一古老民谣中的平潭岛位于福建省,是祖国大陆距台湾岛最近的地方,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275毫米。岛内传统民居都是石头建成的房子,称为石头厝(如下图)。石头厝的特征是低矮、窗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岛内传统民居都是石头建成的房子,最主要原因是(     
A.石头房坚固,可以抗击台风B.石头房冬暖夏凉
C.降水丰富,石头房子耐腐蚀D.就地取材,成本低
2.石头厝窗小,其作用主要是(     
A.减少风沙侵袭B.抵御倭寇袭击C.避免夏季高温D.瞭望监视敌情
昨日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六校联合考试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考试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客家人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客家人祖先原本居住在北方,由于各种原因南迁,定居在闽粤赣地区。他们利用当地的土、卵石和杉木,用垒筑的方式建筑了圆形或方形的客家土楼,楼高五六层,可住几十户甚至上百户(如图)。客家土楼多建在向阳的山坡上,采用人字形双坡屋顶,成为民居建筑的一大奇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今很多土楼已经人去楼空,逐渐破损废弃。

(1)说出图中地域文化景观的组成。
(2)分析客家土楼建在向阳的山坡上,采用“人字形”双坡屋顶的原因。
(3)如今该地区许多土楼破损废弃,推测其可能原因。
昨日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测评月考(六)地理试卷

4 . 如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中甲地的民居大多形状狭长,建筑之间形成开敞、分散的布局(如图)。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甲所在国的地形特征为(     
①南高北低②北部多山地③北部多低山丘陵④南部多平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甲地民居朝向为(     
A.南北朝向B.西南—东北朝向C.东西朝向D.东南—西北朝向
3.当地人们喜欢在院落里面栽种较多高大茂密的树种,主要目的是(     
A.美化B.避雨C.降温D.用材
7日内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十校联盟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和贵楼又称山脚楼,位于福建省西南部南靖县梅林镇璞山村,呈正方形,坐西朝东,是璞山村简氏家族的住宅,也是南靖最高的土楼。资料显示,和贵楼建于清代雍正十年(1732年),用紧实的松木打桩、铺垫,占地1947.3m2,建筑面积3574m2,高五层,每层28间,共140间。这座土楼建在沼泽地上,但历经百年仍坚固稳定,保存完好。在和贵楼的地表和墙基,都使用了很多大石块和鹅卵石,并且在石块之间预留了很宽的缝隙。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福建和贵楼建在沼泽之上,但历经百年仍旧保存完好,其主要原因在于(     
A.地基采用松木铺垫B.建筑材料稳固
C.当地少自然灾害D.人工修复加固
2.和贵楼地表和墙基中,采用了大量鹅卵石与大石块,其直接目的是(     
A.延长建筑寿命B.方便排洪和泄洪
C.为后续修建留下空余D.增加建筑美观度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九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重庆自然环境复杂,地域文化特色显著。市域范围内有众多国家级历史文化古镇,这些古镇的山水格局保持“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基本特征。即使位于平坝,周边也有微地形起伏的“c”形围合,开口处多面向水面或平地(如右下图)。左下图为部分古镇空间围合朝向的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古镇“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山水格局体现出的地域文化特色是(     
A.顺应自然、趋利避害B.御外凝内的集体精神
C.崇尚礼仪、耕读文化D.长幼有序的家庭文化
2.与我国北方古镇相比,该区域众多古镇并不严格遵循“坐北朝南”的立向原则,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降水B.光照C.地形D.水源
3.根据各古镇空间围合朝向分布,可推测该区域走向最少的岭谷为(     
A.东西走向B.东北——西南走向
C.南北走向D.西北——东南走向
7日内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培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春季联赛地理试卷

7 . “枕山、环水、面屏”是徽州古村落选址的典型特征。由于自然水系无法覆盖整个村落,徽州人便因势利导开挖人工水渠即水圳(下图),连接村落中多数民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依据徽州古村落选址原则,古村落布局一般(     
A.前山高而陡,遮光蔽日B.前山低而缓,交通便利
C.后山高而陡,御风避寒D.后山低而缓,日照充足
2.推测徽州人开挖水圳的首要目的是(     
A.防洪B.降温C.美化环境D.方便用水

8 . 潮州嵌瓷俗称“贴饶”或“扣饶”,是传统文化中稀有的特艺品种。潮州嵌瓷历史悠久,旧时民间雕塑处于兴旺时期,开始用瓷片剪裁成简单的花卉镶嵌在建筑物上。清代,潮汕各地盖祠堂和建“四马拖车”等豪宅民居风盛,装饰于建筑物之上的嵌瓷工艺随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我国内陆地区宗祠建筑主要采用彩漆木雕相比,潮汕地区屋顶及室外墙体更多采用嵌瓷做装饰的主要原因是(     
A.耐室外湿热环境性能强B.嵌瓷造型更为美观
C.潮汕地区昼夜温差更大D.碎瓷片利用成本低
2.嵌瓷装饰传承与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是(     
A.工艺技术人才流失B.居民审美观念传统
C.生产周期偏长D.生产成本提高

9 . 高跷屋是印度尼西亚沙摩西岛上的传统民居,两头翘起而形似牛角(如图1)。徽派建筑多分布于我国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区,白墙黑瓦,多采用“马头墙”的形式(如图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印度尼西亚高跷屋的屋顶特点所反映的地理特征是(     
A.降水丰富B.光照充足
C.火山多发D.畜牧业发达
2.徽派建筑多采用“马头墙”的主要作用是(     
A.防范火灾B.保护隐私C.收集雨水D.阻挡寒风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埃塞俄比亚南部的奥莫河流域,盛产竹子和类似芭蕉树的植被。当地人们用竹子和类似芭蕉树的植被修建房屋,在屋顶铺上厚厚的干草,“鼻子”两侧上方再开两个隆起的孔,像两个“眼睛”,整个房子从正面看像是一头伏地的大象,故被称为“象屋”。一间“象屋”可以使用70余年。现在当地越来越少的人居住在“象屋”。如图示意埃塞俄比亚奥莫河流域的“象屋”景观。

(1)分别指出“象屋”的“象鼻”和“眼睛”的主要作用。
(2)分析现在当地越来越少的人居住在“象屋”的原因。
(3)简述除居住外,“象屋”当前的主要用途及其对当地的有利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