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分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自然灾害与防治
美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高发性的国家,其本土所遭受的灾害类型多样。下图示意美国本土主要自然灾害,阴影部分①和②代表不同的灾害类型。

根据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①和②自然灾害的名称,并选择一种自然灾害分析其成因。
2016-11-27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雷暴,是热带和温带地区常见的局地性强对流天气,雷暴发生时可伴随有雷击、闪电、强风和强降水。每年全球因雷暴灾害造成人员生命和财产损失不计其数。邯郸市地处河北省南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中西部为太行山,东部为华北平原,地貌类型复杂多样。邯郸市平均年雷暴日达28.8天,因雷灾导致的损失在逐年上升。左图示意20多年来邯郸市雷暴年平均日数空间分布,右图为雷暴日数月变化曲线图。



(1)描述20多年来邯郸市雷暴天气年平均日数的空间分布特点。
(2)邯郸市雷暴天气集中在夏半年,分析其自然原因。
(3)简述雷暴灾害损失逐年上升的原因,并指出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植被指数是对地表植被状况的度量,反映天然植被覆盖或农作物长势情况。植被指数随植被覆盖程度增大而增大。潮塌是内蒙古河套灌区特有的灾害,初春日均温回升至1℃~8℃区间时,表层土壤(<20cm),表层土壤水蓄积,含水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如图b为河套灌区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2012年河套地区最后一次灌溉时间截止于11月14日,较往年秋灌时间推迟一周,2013年初春灌区发生严重潮塌。



(1)说出内蒙古自治区七月植被指数总体分布特点,并分别说明甲、乙两地植被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
(2)分析潮塌灾害多在初春均温1℃~8℃之间发生的原因。
(3)据图文材料分析河套灌区2013年初春潮塌灾害较常年严重的原因。
2023-08-10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五)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雾是指海洋低层大气因悬浮的水汽凝结物,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的天气现象,雾的厚度通常在200至400米左右。海雾的形成主要是受较大的空气湿度、适宜的降温和空气中的微粒等条件共同影响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出现海雾天气,海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下图为被海雾笼罩的香港城市景观。


   
(1)统计表明,香港海雾的多发季节在春季,试分析其原因。
(2)结合生活经历,简述海雾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危害。
(3)就怎样防御海雾的危害提出合理建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潮塌是在表层土壤迅速解冻,而下层土壤尚未解冻的情况下形成的一种自然灾害,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季节性,主要危害春小麦的生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容易出现潮塌灾害的时间和地区是(     
A.初春 河套平原B.盛夏 东北平原
C.深秋长江中下 游平原D.隆冬 华北平原
2.潮塌不利于春小麦播种的主要原因是(     
A.蒸发较微弱,空气缺水B.土壤解冻慢,冻害严重
C.水分下渗慢,土壤过湿D.土壤冰层厚,气温过低
3.可能加剧潮塌灾害的原因有(     
①秋季灌溉水量较少   ②冬季气温过高
③秋季灌溉时间较晚   ④冬季降雪偏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热带辐合带是南、北半球信风汇合而成的狭窄气流上升带,其季节移动对西非地区天气和气候有极大影响。下图示意非洲局部地区某季节气压分布及甲地气温和降水年变化。

(1)戈壁是指地表由大面积砾石覆盖的地区,简述图示戈壁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
(2)据图中气压分布状况,分析图中热带辐合带的形成原因。
(3)每年11月至次年3、4月,甲地易发生多种气象灾害,请指出任意一种气象灾害并说明形成原因。
2021-11-01更新 | 25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半期调研测试卷(康德卷)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