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灾害的监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工作内容
(1)灾害监测:由人造卫星、气象站、水文站、地震台、地质环境监测站等组成的监测系统,主要对自然灾害的孕育、发生、发展和致灾全过程进行____监测。
(2)灾害防御:一方面修________、防护林等防灾工程;另一方面施行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开展减灾教育。
(3)灾害救援与救助:发生自然灾害并达到应急响应程度时,应按照国家有关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调动救援物资和人员,尽快稳定社会秩序,救治伤员,展开心理援助。
(4)灾后恢复:灾后要尽快恢复灾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并促进灾区经济和社会的恢复和发展。
2024-03-07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产品化】6.3防灾减灾-预习自测 人教版(2019)必修一

2 .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十年来重特大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突发连发,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日益繁重、任务艰巨。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不断健全完善救灾物资储备制度,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不断完善,救灾物资品种不断丰富,调运能力明显增强,为有效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切实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下图为我国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考点1.灾害监测
1.(易)为减轻地震造成的危害,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①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加强监测②提前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③地震多发区应设立避难场所④地震发生时乘电梯迅速外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易)为了更及时、准确地发出泥石流预警,还应密切关注(     
A.气温B.降水C.光照D.风

考点2.灾害防御
3.(中)有关淮河流域不同河段的防洪措施搭配正确的是(     
A.上游-加固河流堤坝B.中游--开挖入海河道
C.下游-修建水库大坝D.中游-修建蓄洪工程
4.(中)有助于减少地震损失的可行措施有(     
①加强建筑安全隐患排查②地震多发区实现建筑物整体拆迁
③修缮结构有缺陷的房屋④严格按照建筑工程抗震要求建房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考点3.灾害救援与救助
5.(中)中央救灾物资成都储备库是我国规模最大、应急能力最强的储备库。尝试推测下列哪些是成都储备库必须常备的救灾物资(     
①帐篷、棉被、棉衣裤②冲锋舟、橡皮艇、救生圈
③发电机、挖掘机、直升机④矿泉水、方便面、牛奶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6.(中)尝试据图推测哪些区位因素会影响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的选址(     
①自然灾害空间分布②人口分布③资金和技术④交通和基础设施⑤地形和地价
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②④D.①④⑤
7.(易)地震发生后,当地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植树造林,防止坡面崩塌B.修筑护坡工程,加固坡面
C.及时抢修道路,便于救援D.加强灾情预警、预报工作

考点4.灾后恢复
8.(难)为冰雪洪水影响严重地区提出灾后救援与恢复的合理化建议。
2024-03-0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产品化】6.3防灾减灾-课堂例题 人教版(2019)必修一

3 . 北京时间2023年8月6日2时33分,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37.16°N,116.34°E)发生5.5级地震(如图)。地震预警不同于地震预报,它是指在地震发生后,对可能遭受破坏的地区发出地震警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地震发生时,平原县的地方时约为(     
A.1时33分B.2时18分C.2时33分D.2时48分
2.地震预警利用的地震波特点是:相比横波,纵波(     
A.传播速度慢但破坏性较大
B.传播速度慢且破坏性较小
C.传播速度快且破坏性较大
D.传播速度快但破坏性较小
3.地震预警(     
A.在震中附近可能存在预警盲区
B.减灾的效果不明显
C.可在地震前几秒至几分钟发出
D.不同地区预警的烈度相同
4 . 海雾是指海洋低层大气因悬浮的水汽凝结物,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的天气现象,会给当地生产生活带来影响。下图为香港被海雾笼罩的城市景观。完成下列防御海雾危害的措施,合理且有效的是(     

①建设城市水汽走廊通道,减少水汽停留时间
②加快地下交通线路建设,减少海雾影响交通
③加强预测预警技术提升,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④建立海雾应急指挥体系,提高居民防灾能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地震灾害防避的社会行动
①加强地震____;②加强地震预报科技攻关;③加强防震避灾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督查;④加强地震应急预案的制订和组织实施;⑤加强防震____,提高公民防避灾害的意识及能力等。
2023-10-2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4.2 自然灾害的防避 导学案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6 . 南阳市防汛指挥部发布通知:2023年8月26日至27日我市有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请公众关注天气变化和预警信息,遇强降雨天气减少外出,注意防范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泥石流的条件有哪些(     
①山区地形陡峻②强降雨天气③滑动面的存在④地表多固体碎屑物质⑤地表植被覆盖率低
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⑤D.①②④⑤
2.下面关于泥石流的预防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A.加强监测和预报,提高防范意识B.遭遇泥石流时,尽快爬上大树躲避
C.在多雨季节避开山谷地区D.植树造林,加大水土保持的力度
7 . 建立自然灾害监测系统能避免发生自然灾害。( )
2023-09-1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06章第03节防灾减灾
8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发生里氏7.0级地震。地震预警系统在地震波抵达甘肃陇南前19秒、抵达四川成都前71秒对外发布预警信息,预警信息以广播预警、电视弹窗、手机App报警、专用接收终端预警等形式发出。地震预警是一个全自动的物联网。通过在主要地震区布设密集的地震预警监测仪,在地震发生时,利用地震波比电波传播速度慢的特点,在地震造成破坏前,通过手机、应急广播和专用接收终端等,提前几秒到几十秒为用户发出全自动秒级响应的预警警报。


(1)地震预警与地震预报属同一概念吗?为什么?
(2)讨论开展地震预警应用的重大意义。
(3)当地震发生时,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情况应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收集相关资料,与同学交流避震方法。
(4)在教师的组织下,开展地震应急演练,以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2023-09-09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湘教版2019)教材思考题专辑第一章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昌都市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横断山区西北部,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区。境内活动断层密集分布,新构造运动活跃,地层岩性复杂,岩浆侵入活动普遍;气候属高原亚温带亚湿润气候,区域内降水分配由西北至东南呈现明显的不均匀趋势,多连续性的降水和短时间强降雨。

材料二昌都市作为西藏自治区重要的农业分布区,人口数量相对较多,人口分布具有典型的高山峡谷区人口分布特征,呈现“大分布,小聚居”的集聚特征,即人口分布范围较广,但在河谷区域内又呈现极为密集的分布状况。

材料三昌都市河流分布众多,从东到西分布的主要河流,有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受三大水系的影响,区内沟谷纵横,地表破碎,坡体坡度较大,稳定性较差,从而导致地质灾害发育环境良好。同时,三大流域孕灾环境差异明显,左图为昌都地区主要的地质灾害分布情况。右图为不同指标与地质灾害的相关关系,其中NDVI表示植被覆盖度。

(1)从20世纪50年代到2019年均有灾害发生,其中崩塌灾害点发育694处,滑坡灾害点发育653处,泥石流灾害点926处,共2273处,分析昌都市地质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
(2)各流域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大致相同,但仍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请比较三大流域地质灾害主要影响因素。
(3)地质灾害分布点多面广,具有隐蔽性、突发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其危害严重,预防难度较大,救治难度高。请根据昌都市的环境特点,提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措施。

10 . 下图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分布最广泛的气象灾害是(     
A.台风B.洪涝C.干旱D.冻害
2.华南地区纬度较低,但也会受到低温冻害的影响,主要的原因是(     
①春季多风沙②梅雨提前③农事活动较早④冷空气势力强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为减轻图中各种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下列措施中不可取的是(     
A.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B.建立健全保险救灾体系
C.修筑水库和分洪工程D.禁止在灾害多发区居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