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带一路”倡议由来和背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一带一路”的概念:是“丝绸之路____”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2023-10-24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3.4“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合作 导学案-2021-2022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

2 . 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路线(     
A.向西到达地中海沿岸B.向东北可达白令海峡
C.冬季有利我船队回国D.马六甲航段多发地震
2.我国提出建设“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加强与相关国家经济合作。此战略有利于我国(     
A.引进技术B.获得资金
C.开拓市场D.出口原料
3 . 对比“一带一路”与古丝绸之路的差别。想一想,古丝绸之路的开辟对当时世界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
2023-09-1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三章区域合作

4 .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欧洲经济圈,而中部是亟待发展的中亚、南亚、非洲等地区,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2015年3月28日,中国正式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宣告“一带一路”建设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下图为“一带一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上通道中起到关键枢纽作用的是(     
A.马六甲海峡B.霍尔木兹海峡
C.土耳其海峡D.直布罗陀海峡
2.按照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分类,该海峡属于(     
A.海岸带的建设发展B.海面及水体的利用
C.海底空间基础设施D.海域上空管理开发
3.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下列关于沿线国家和地区发生的变化可信的是(     
A.西部地区经济发达,大量高科技人才从中东部引进
B.基础设施投资增加,高速公路、港口、航空等交通运输系统更加完善
C.资源开发力度增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范围和程度可能加大
D.中部地区国家通过提供大量资金、技术、管理等方式参与“一带一路”战略
2023-06-14更新 | 2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

5 . 2002-2019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产品出口额从4.69亿美元增长到87.98亿美元。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是斯时代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聚集的核心载体平台,2017年启动建设工作,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认定了29家。“一带一路”65个国家可划分为东盟10国、西亚18国等7大区域。表示意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7大区域文化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变化情况(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区域
年份
东亚1国(蒙古)东盟10国西亚18国南亚8国中亚5国独立联合体7国中东欧16国
20020.64234.91946.8245.4500.2876.7165.162
20060.15735.43937.37210.3452.1168.2536.317
20100.09638.56030.32812.4861.9358.5288.066
20140.05745.51230.79912.1501.3567.1912.935
20170.00946.75024.55215.2691.2763.2458.900
1.2002-2017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产品出口贸易的特点是(     
A.西亚18国占比增大B.市场增量较大
C.主要集中在南亚8国D.市场分布均匀
2.影响我国文化产品出口西亚18国市场的主要因素是(     
A.文化相似性B.贸易基础C.市场距离D.技术研发投入
3.四川、云南、陕西、西藏四省区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的不利因素是(     
A.地理位置B.产业基础C.人口数量D.文化底蕴
2023-04-13更新 | 258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在“一带一路”背景与沿边开发开放环境下,瑞丽市边境口岸城市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瑞丽市与缅甸木姐县相互临近,两座城市位于河谷内,一条河将两座城市隔开,两地分别通过姐告、木姐口岸进行贸易往来。木姐县以第一产业为主,瑞丽市以二、三产业为主,第三产业比重最高。下图为瑞丽市位置及瑞丽与木姐城市空间形态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瑞丽市第三产业主要为(     
A.旅游业、珠宝业B.信息产业、旅游业C.物流运输、服装设计D.餐饮业、机电产业
2.两地城市内部空间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     
A.地形差异B.社会经济C.历史文化D.交通布局
3.两地相互交流,协同发展的主要前提(     
A.风俗习惯B.产业结构C.地理位置D.对外关系
2023-04-07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高考模拟调研地理试题(三)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欧班列途经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波兰、德国等国家。2019年10月9日中欧班列(义乌—列日)首趟列车启程,最后到达比利时列日物流多式联运货运场站,成为首个贯通中国长三角区域、中亚和欧洲并服务于跨境电子商务的专列。截至2019年10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已近2万列。下图为中欧班列运行线路示意图。

(1)中欧班列穿越地广人稀的中亚地区。请说出制约中亚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及其形成的自然原因。
(2)分析中欧班列与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相比所具有的优点。
(3)从国际合作、共赢发展的角度说明中欧班列建成通车的地理背景。
2023-02-22更新 | 254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饱经战乱的叙利亚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的国家,目前已开始重建工作,中叙合作将进入新阶段。下列最不可能属于我国与叙利亚重点合作领域的是(     
A.人工智能领域B.能源合作领域
C.海港建设项目D.基础设施建设
2023-02-22更新 | 155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图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一带一路”(     

①开拓国家间深化合作的新空间②促进相关国家的共同繁荣

③推动新型国际关系建设④在全球维护地方保护主义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部沿海地区相比(     
A.东部人口稠密,西部地广人稀B.东部城市化进程慢,西部城市化水平高
C.东部乳畜业发达,西部旅游业发达D.东部受季风影响,西部受西风影响
3.某年6月至8月,一艘邮轮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福州出发,经孟买到威尼斯,下列对沿途地理现象的描述可信的是(     
A.经南海时,遭遇梅雨阴雨连绵B.经阿拉伯海时,多逆风逆水
C.经红海时,船只吃水深度变深D.经地中海时,沿岸可见大片常绿阔叶林
2023-01-04更新 | 1138次组卷 | 17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中哈建交30周年和两国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2022年9月1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哈萨克斯坦进行了国事访问。就进一步深化两国关系,加强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加深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家发展战略对接达成一致,推动两国关系迈上了新台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为哈萨克斯坦区域图。


材料二: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与英国首都伦敦1月气候资料对照表


日均最高气温
日均最低气温
平均降水总量

阿斯塔纳
-14℃
-25℃
2mm

伦敦
1℃
-7℃
80mm
(1)分析哈萨克斯坦所在的中亚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性。
(2)据图描述哈萨克斯坦的地形特征。
(3)指出图示地区气候的突出特征、并简要分析该种气候对该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4)中亚地区与欧洲西部的纬度相当,但冬季气候特征却差异明显。简要分析中亚冬季气候特征及产生原因。
2022-12-19更新 | 229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