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植被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水杉是我国独有的裸子植物,喜温暖湿润。在某地质历史时期,水杉曾经极度兴盛,广泛分布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如今,水杉原生种群仅分布在湖北、重庆、湖南交界附近区域。水杉分布范围缩小的时期,全球气候趋于(     
A.暖湿B.冷干C.暖干D.冷湿
2024-05-0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大祥区邵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2 . 下面是小明暑期参加地理研学时拍摄的两张照片。左图为位于山西省广灵县境内的一处黄土土柱林景观,顶部分布有一种特有的灌木——树梅,枝叶繁茂,根系发达,下图为一处华北落叶松景观。通过查询资料可知,华北落叶松依靠种子传播,其种子和幼苗在生长发育期需要一定的遮阴条件。低密度落叶松林更新缓慢,林下草本植被茂密, 不同密度落叶松林下凋落物的分解速度存在明显差异。完成下面下列小题。

1.影响树梅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B.降水C.地形D.人类活动
2.低密度落叶松林更新缓慢,最主要原因是(     
A.光照强,无遮阴环境B.草本植被茂盛,争夺落叶松幼苗养分
C.蒸发强,林下水分缺乏D.植被密度低,落叶松种子产生数量少
3.推断不同密度落叶松林下植被凋落物的厚度特征为(     
①低密度林下未分解凋落物占凋落物总量的比例高于高密度林;
②低密度林下未分解凋落物占凋落物总量的比例低于高密度林;
③低密度林下凋落物的总体厚度小于高密度林下凋落物的总体厚度;
④低密度林下凋落物的总体厚度大于高密度林下凋落物的总体厚度;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4-05-02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东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2024·江西景德镇·二模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3 . 干旱区的沙埋会影响土壤氧含量、盐度、湿度、营养状态、土壤温度等,不同程度的沙埋影响荒漠植物的生长和生存。下表示意梭梭的轻度沙埋和非沙埋生长参数差异(轻度沙埋指沙埋深度小于植株高度的四分之一,非沙埋指植株未遭受沙埋),完成下面小题。

物种生长环境株高(m地径(cm平均冠幅(cm叶面积指数根冠比
梭梭轻度沙埋1.687.55188.90.720.43
非沙埋1.775.32149.460.660.56
1.推测随着沙埋深度的增加会导致土壤(     
A.透气性降低B.矿物质减少C.黏粒含量增加D.酸性逐渐增大
2.由表可知轻度沙埋使得梭梭(     
A.抑制生长B.根系更为发达C.增加吸收土壤养分D.水分利用效率低
3.轻度沙埋后的根冠比变化,会产生的影响是(     
A.浅层土壤盐分降低B.光合作用减弱C.地表升温明显D.地径生长受限
2024-04-23更新 | 479次组卷 | 9卷引用:卷B-2024高考地理冲刺压轴卷(湖南专用)

4 . 5000万年前青藏高原南临气候温暖湿润的印度洋,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由于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挤压,青藏高原持续上升,其气候与植被也发生了变化,但其热带森林仍有保留。下图示意某典型热带雨林植被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热带雨林植被仍可在青藏高原保留的主要原因是其分布区域(     
A.北有高山阻挡,南有季风深入B.海拔高,光照强
C.北有河流流经,南有肥沃土壤D.山谷深,气温高
2.若采用人工种植的方式保护该热带雨林群系,有学者建议种植在错那县,推测其理由是(     
A.降水较丰富B.县域面积大C.环境较稳定D.人类活动少
2024-04-19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月考地理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树植物是指生长在海岸潮间带淤泥深厚的海滩上,受周期性海水浸淹,具有特化的形态结构和生理适应机制的一类植物。环南海区域位于印度—西太平洋区红树植物分布区的中心地带,其红树植物的地理分布格局与扩散历史非常复杂,物种数量仅次于邻近的大洋洲及新几内亚,远高于全球其他区域。图示意环南海区域红树植物种子季节性(北半球)长距离迁移扩散路线。

注:深灰色部分是末次盛冰期(约600万年前)时海平面下降120米后露出的陆地。

(1)指出红树植物种子进行远距离迁移应具备的特性。
(2)指出环南海区域红树植物种子迁移方向随季节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原因。
(3)分析我国海南岛红树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2024-04-17更新 | 394次组卷 | 6卷引用:高考冲刺卷四(湖南卷适用)-【名校之道】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阶段性模拟仿真冲刺卷(湖南专用)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简称 NPP)是指绿色植物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所积累的有机物数量,是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质总量减去呼吸消耗后的剩余部分。乌江流域植被 NPP 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区域植被的 NPP 量在时空上的增多或减少,大多由所处区域内各种自然与人为因素共同决定。图1为乌江流域植被NPP 随海拔变化图,乌江流域植被NPP 在时间变化上增幅明显,图2显示乌江流域植被 NPP 在20002021年,整体上表现为一种波动上升的状态。

(1)描述乌江流域植被 NPP 总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植被 NPP 总量与海拔之间存在“单峰型”变化特征的原因。
(3)近年来,乌江流域NPP 总量在时间上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请分析其原因。
2024-04-15更新 | 15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娄底市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磷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植被退化可以改变土壤养分的积累和植物对养分的吸收过程,从而改变土壤中磷的分布。某实验研究站位于祁连山东缘,平均海拔2960m,年均降水量416mm,年均气温为0.8℃。研究区内植被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土壤磷含量出现差异。研究表明,原生优势植被与杂草对养分元素的吸收量不同。下表反映该研究站不同样地地上部生物量、植被地上部磷含量、不同深度土壤有效磷含量。


地上部生物量干重(g/m2植被地上部磷含量(%土层深度/cm土壤有效磷含量(mg/kg
春季夏季
未退化区426.680.410-103023
10-202921
20-302718
轻度退化区300.000.250-103524
10-203618
20-303418
中度退化区213.320.260-104129
10-203817
20-303119
重度退化区153.320.250-103124
10-202721
20-302719

(1)指出研究站所在地的自然带类型及导致当地植被退化的主要人类活动。
(2)比较未退化区与退化区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异同,并分析原因。
(3)相对于未退化区,退化区植被地上部磷含量明显下降,试对这一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2024-04-10更新 | 20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常德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地理试题

8 . 青海省夏吾曲河小流域平均海拔3590m,属高原大陆性气候,每年5~10月温暖多雨,11月至次年4月寒冷干燥、多大风天气。矮蒿草是该流域高寒草甸主要类型之一,也是优良的天然放牧场地。研究发现,该流域中矮蒿草除在河漫滩湿地无分布外,其他生境均有分布。正常放牧情况下矮蒿草在滩地所在生境下为优势种,在不放牧的情况下与群落中的高大禾本科植物竞争时处于劣势。下图为夏吾曲河流域地形及生境描述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山坡相比,河漫滩湿地(     
A.土壤水分条件差B.土壤肥力较高C.面积变化小D.生物总量少
2.矮嵩草形态特征在山顶表现为(     
A.叶片面积大B.叶片厚度小C.植物株体高D.植物根系长
3.在土壤含水量适当的情况下,若放牧强度加大,该区域滩地上植被变化为(     
A.禾本科植物植株数量增多,矮嵩草植物植株数量增多
B.禾本科植物植株数量增多,矮嵩草植物植株数量减少
C.禾本科植物植株数量减少,矮嵩草植物植株数量增多
D.禾本科植物植株数量减少,矮嵩草植物植株数量减少
2024-04-08更新 | 46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草地总生物量包括地上生物量和施下生物量,其中地下生物量分为活根生物量和死根生物量。活根生物量比例可作为草地退化与否的敏感性指标。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海拔高,气温低,地下有冻土层,植被以高山草甸为主。图示意三江源地区某草地的生物量构成,I、、Ⅲ代表退化的人工草地(人工草地植株密度较天然草地大)、未退化的天然草地、极度退化的天然草地。


(1)分析三江源地区草地的地上生物量低于地下生物量的主要原因。
(2)请在I、Ⅱ、Ⅲ中任选一种草地,判断其类型,并说明理由。
2024-04-0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嘉禾县第一中学等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砖红壤发育在热带雨林或季雨林环境下;赤红壤发育在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环境下;黄壤发育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环境下,分布在多云雾、水分条件较好的地区。下图为海南岛地形图,下表为海南岛吊罗山、七指岭、五指山的土壤样地基本情况统计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最高峰海拔(m)样地海拔(m)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g/kg)坡度(°)土壤类型
吊罗山149996—23461.85—21山地黄壤、赤红壤、砖红壤
七指岭1107145—16162.88—20山地黄壤、赤红壤、砖红壤
五指山1867636—71196.5817—35山地黄壤、赤红壤、砖红壤

1.图中区域山麓地带性土壤类型与森林植被的典型特征是(     
A.黄壤,叶片可分泌芳香油B.砖红壤,树干粗大、状如纺锤
C.砖红壤,根系发达、多板状根D.黄壤,叶片呈纸质、秋季凋落
2.图中区域出现黄壤的根本影响因素是(     
A.植被B.地形C.纬度D.大气环流
3.五指山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高于七指岭与吊罗山,其原因主要有(     
①垂直带谱更完整,层间植物更丰富       ②植被郁闭度更大,凋落物更丰富
③地势陡峭,淋溶作用更强                    ④可进入性好,受人为因素干扰大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4-04-06更新 | 40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考适应考试(二)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