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植被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1 . 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树木伐倒后,树墩上有许多同心圆环,植物学上称为树轮(年轮)(如下左图)。树轮一年产生一环,最靠近树皮的圆环是最新形成的。科研团队可借助树轮推测树木当年生长的气候条件.确定冰川进退发生的时间;借助同一树种上树线和下树线树轮研究判定冰川进退状况。调查发现,冰川前进会对沿线树木造成伤害,冰川退缩迹地上过了一段时期后会有新的树种生长。

上世纪,我国某科研团队对祁连山地区圆柏分别开展了上树线和下树线树轮研究。上树线数据来自祁连山南坡林带,下树线数据来自祁连山北坡林带。他们利用调查的上树线和下树线数据,截取相同时段的年轮指数序列作成距平曲线(如下右图)。距平数据正负值可反映气候的冷暖干湿状况。

      

(1)分析科研人员利用祁连山区树轮可推测冰川前进或退缩时间的原因。
(2)分别指出祁连山地区上树线和下树线高度的最大制约性因素,并分析20世纪初祁连山区冰川快速退缩的原因。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岗山(武夷山主峰)海拔2158米,是我国大陆东南部最高峰。该山海拔1900米以上,自然带为山地草甸带,该区域植被的主要特点是草本植物分布面积大,并且生长茂盛;木本植物低矮,胸径大,分布少,树木枝条弯曲。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该地区表现为暖湿化),近二十年来,该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呈减少趋势。图1为黄岗山位置、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图2为黄岗山不同海拔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变化图。


   
(1)根据黄岗山山地草甸带的植被特点,推测其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
(2)据图描述黄岗山山地草甸带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3)分析近年来山地草甸带地区土壤有机质减少的原因。

3 . 排渣场是矿山开采、加工后所形成的裸岩、石渣废弃地。近几十年来,京津冀低山丘陵地区形成大量矿山排渣场,经过50年自然恢复后植被基本稳定。表为该地排渣场不同恢复时间植物多样性指数(数值越大,植物种类越丰富)。完成下面小题。

恢复时间/年

1

5

10

20

30

50

植物多样性指数

0.70

0.85

1.50

1.85

1.80

1.45

1.自然状态下,该地排渣场不同恢复时间植被的变化,正确的是(     
A.5~10年为一年生草本,植被覆盖率增长快B.10~20年为灌草混合,植被覆盖率最大
C.30~50年为灌林混合,植被覆盖率降低D.50年后为稳定乔木,植被覆盖率最大
2.恢复30年之后,植物多样性明显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A.水分不足导致草本植物减少B.光照不足导致草本植物减少
C.水分不足导致灌木大量消亡D.土壤肥力降低导致灌木消亡
2024-02-29更新 | 238次组卷 | 9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2-2024年高考地理考前信息必刷卷(湖南专用)

4 . 枯落物是植物地表器官枯死落地后的总称,地表枯落物蓄积量与地表生物量、地表径流等因素密切相关。1993年,科考组选择黄土高原某小流域内坡向、坡度、土壤等相同的三个坡面分别种植当地典型的乔木、灌木、草本。图为2018年三个坡面枯落物蓄积量(单位:g/m²)观测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②③分别代表的植被为(     
A.乔木、灌木、草本B.草本、灌木、乔木
C.灌木、乔木、草本D.灌木、草本、乔木
2.关于该区域山地阴坡和阳坡枯落物数量差异及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A.阴坡高于阳坡,阴坡昼夜温差大B.阴坡高于阳坡,阴坡土壤水分好
C.阳坡高于阴坡,阳坡光照条件好D.阳坡高于阴坡,阳坡地处迎风坡
2024-02-2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平潭位于福建省东部(25°15’N~25°45’N,119°32’E~120°10’E),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相望,由以平潭岛为主岛的126个岛屿组成。平潭大风日数多,是福建省强风区之一。平潭岛及周围岛屿典型森林群落类型较少,相比于乔木,灌木和草本能较好地适应岛屿环境,种类较多,其种子的传播一般借助风力、海水或鸟类。下表为平潭主岛周边部分无人居住岛屿的相关数据。

岛屿名称面积(m2)最高海拔(m)近岸距离(km)距平潭主岛距离(m)物种丰富度
大嵩岛282440.151.820.141162.1144
东洲岛33803.036.021.274106.515
山白岛17963.834.622.758205.521
山洲岛39916.952.220.743298.343
坪洲岛50176.940.021.093382.144
东洲岛33803.036.021.274106.515
(1)简析平潭大风日数多的原因。
(2)简析大嵩岛物种丰富度最高的原因。
2024-01-2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卷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铁路锡北段(锡铁山—北霍鲁逊盐湖矿区,如图1)位于柴达木盆地,沿线风沙灾害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在我国铁路沿线风沙防治工程中,较为成功的案例是包兰铁路沙坡头段的以植物防沙为主的防护体系,但青藏铁路锡北段无法利用植物防沙。通过对锡北段进行考察研究,专家认为防治该地风沙灾害最有效的措施是采用透风挡沙墙与石方格相结合(如图2所示)的方式。



(1)简述青藏铁路锡北段风沙对铁路及运行列车的主要危害。
(2)分析青藏铁路锡北段无法利用植物防沙的原因。
2024-01-15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选科适应性调研检测地理试题

7 . 岭南珠江三角洲食蚝、养蚝的传统历史悠久,而使用生蚝壳(主要由碳酸钙构成,外层为高致密的硬化蛋白)砌筑墙体的习俗则可追溯至唐朝。古人先用铁丝或藤条把蚝壳串成一个整体,然后再用烧制的蚝壳灰、黄泥、红糖、熟糯米拌上后,再把蚝壳墙黏好。生蚝在我国沿海各个地区都有人工养殖,而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程村镇出产的“程村蚝”是中国唯一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牡蛎(又称生蚝)活体水产品,当地近6000亩的连片红树林守护着近30000亩的滩涂海域,为生蚝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的群落,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珠三角地区形成蚝壳墙这一建筑特色的原因有(     
①能防潮   ②具有降温功能   ③节省建筑成本   ④能防酸蚀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程村蚝”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牡蛎活体水产品最主要的原因是(     
A.生蚝养殖历史悠久,经验丰富B.滩涂面积广,生长空间大
C.红树林面积广,生态环境好D.珠三角地区,市场广阔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红树林具有的适应性特征是(     
A.植株较矮B.发达的根系C.为纸质叶片D.生长速度慢
2023-12-01更新 | 497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九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湿地只占地球表面积的5%~8%,却贡献了全球土壤碳储量的20%~30%,是全球生态系统碳循环和存储过程中关键的调控者和贡献者。在黄河三角洲某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的土壤有机碳主要受植物碳输入与土壤碳输出的影响(图1)。因修建道路隔开了黄河和柽柳湿地,加剧了该区域土壤盐渍化,导致柽柳湿地退化。柽柳,落叶灌木,适应性强,喜生于河流冲积平原、海滨、潮湿盐碱地和沙荒地等。近年来,当地通过河道修建引入黄河水,加速了以柽柳群落为主的湿地恢复。研究表明,退化湿地和恢复湿地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显著(图2)。

   

(1)指出柽柳耐盐碱外其他的生长习性。
(2)简述柽柳对三角洲湿地土壤发育的主要作用。
(3)分析湿地恢复后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增高的原因。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季分明,坡度起伏大,土壤较贫瘠。某科研小组选取该区域4km2范围内三种林型(①演替早期的马尾松人工林、②演替中期的马尾松针阔混交林,③演替后期的季风常绿阔叶林)的土壤水分进行研究。下表示意三种林型的基本情况。下图示意该小组对三种林型下干湿季节土壤体积含水量垂直变化的统计结果。

森林类型海拔/m坡度/°树龄/年郁闭度/%叶面积指数年凋落物量/(mg/hm²)
130—20025—3060—70704.32.53
150—22028—3580—9090以上6.57.31
160—23025—33400以上95以上7.87.84

注:郁闭度指林冠层的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叶面积指数指一定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面积总和与土地面积之比。



(1)分析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总体含水量低的原因。
(2)指出自然状态下土壤肥力最好的林型,并说明理由。
2023-11-27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卷(三)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消落带是指水库两岸因周期性水位涨落形成的一种干湿交替的过渡地带。乌东德水库地处长江上游金沙江,设计最高蓄水位 976 米,消落带相对高差约 30米。在水库建设前,该地保留大规模原生萨王纳群落,以草为主,其间散生灌木和乔木,在外观上类似非洲的稀树草原。乌东德库区蓄水后,消落带的萨王纳群落遭到严重威胁。为进行生态修复,当地在参考现存群落的基础上,种植适应性更强的植被。下图示意乌东德水电站消落带生态修复范围。

(1)分析乌东德水库建设前该地原生萨王纳群落的形成原因。
(2)简述乌东德水库蓄水后消落带植被群落可能发生的变化。
(3)说明乌东德库区消落带植被修复对维系长江流域生态安全的意义。
2024-05-12更新 | 351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月考地理试卷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