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植被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科尔沁沙地位于我国北方典型的农牧交错带,近年来土地沙漠化出现整体逆转的趋势。研究表明,植物群落的演替与土壤养分密切相关,植被恢复对土壤具有改良效应。图示意不同恢复年限草地植物不同生活型物种占群落总物种百分比。完成下面小题。


   
1.随着退化沙地的恢复,该地(     
A.多年生植物数量持续增加B.地上生物量呈波动上升
C.一年生或二年生生物量减少D.固沙先锋植物先增后减
2.植被恢复对该地土壤的改良效应表现为(     
①减少地表侵蚀②增强土壤生物活动③增加土壤干燥度④促进有机质的转化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 . 针叶树被植物学家称之为“孑遗植物”,现存的针叶树有8科,包含70属。它大约3亿年前开始,直至5000万年前进入鼎盛时期,最后进入第三纪时期存活下来。从挖掘出来的植物化石还发现,远古时代的南极洲也有过针叶树的足迹。生长在北方高大的针叶树树形多为高大塔形,例如最大的巨型美洲杉大约有3000多岁。它十分喜光,在野外土质贫瘠、渗水性差,或者气候和土质都不稳定的地方,针叶树都可以生存,在气候稳定,适合生长的环境里,却有被被子植物取代的趋势。在当代北半球,针叶树的多样性最集中地体现在北美加利福利亚地区、墨西哥以及中国东部的大片区域,环拥四川和云南,并延伸至东边的喜马拉雅山脉、日本和中国台湾。根据以上素材回答下面小题。

1.针叶树做为“孑遗植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和海百合三叶虫繁盛时期同期B.见过梁龙、禽龙
C.灵长类动物才诞生D.与生命大爆发时期同期
2.针叶树多样性最集中体现的地区表现为(     
A.气候温暖湿润,水分充足B.土壤肥沃,利于生长农作物
C.光照时长长,气候多样D.被子植物稀少,草原广袤
3.分析“生长在北方高大的针叶树树形多为高大塔形”“低纬针叶树不高且顶部扁平”这两种现象的成因(     
A.高纬太阳高度角低B.高纬积雪多,利于积雪C.低纬太阳辐射总量大D.低纬降水多风速小

3 . 图甲为我国某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图乙为该区域来来利用趋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位于我国(     
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江淮地区D.珠三角地区
2.从图中信息分析,远期预测该地区土地利用和植被类型发生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改变了灌溉条件,变旱地为水田B.发展农业科技,引进优良水稻品种
C.大气环流改变,降水明显增加D.平均气温有所提高,热量增加
3.图中反映出的变化,给本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A.大气湿度降低B.河流结冰期缩短或消失C.地形更加平缓D.生态改善,植被覆盖率增加

4 . “双十一”期间,扬州市民张先生从网上选购了一批花卉,为了能让花卉顺利越冬,他专门建了一个小型阳光房(图1)。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建阳光房可以(     
A.增强①B.减弱②C.增强③D.增强④
2.张先生网购的花卉,最有可能是(     
A.新疆天山的雪莲花B.河南洛阳的牡丹花
C.云南昆明的山茶花D.江苏南京的腊梅花
3.深秋或初冬季节农民在田地里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A.增强①辐射B.增强②辐射C.增强③辐射D.改变④辐射方向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校中学生赴河北省白石山进行野外实习。

任务一   观察地貌析成因。某同学在观察日记中写到:“白石山因岩石呈白色而得名,因大面积的大理岩峰林而著称”,下左图是某同学拍摄的白石山景观照片,下右图是某小组查询文献后绘制的白石山地貌景观形成过程示意图。

            

(1)描述白石山地貌景观特点并推测形成过程。

任务二   调研植被找差异。同学们在调研中发现:白石山的植被繁茂,种类多样,生态环境优美。但也发现阴坡植被生长状况远远好于阳坡。

(2)说明阴坡植被好于阳坡的原因。

任务三   选择路线说理由。下图为考察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

   

(3)说出考察路线的选线理由。

任务四   绘制地图促联系。阅读考察路线图,图中A、B地分别是两个小组所在位置。

(4)绘制地形剖面图,说明A、B两地的同学是否互相可见。

   

2023-07-28更新 | 464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年学业水平合格考试三年分类汇编(模拟题)——专题4地貌02地貌的观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