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植被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植被覆盖度为地面植被垂直投影占统计区总面积的比例,主要受气温、降水、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且与气温、降水呈正相关。图示意2001-2020年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度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5年植被覆盖度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气候异常B.全球变暖C.过度放牧D.生物入侵
2.不同的人类活动会使植被覆盖度产生差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草原、草甸地区超载放牧,导致植被覆盖度下降
②高海拔地区通过生态工程建设,可提高植被覆盖度
③城市面积的扩张,导致局部区域植被覆盖度下降
④环青海湖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植被覆盖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4-02更新 | 61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师大附中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 辽宁省实验中学三校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2 . 法罗群岛位于冰岛、挪威与苏格兰之间的北大西洋海域(62°N附近),岛上几乎没有一棵天然树木,下图为法罗群岛的传统民居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法罗群岛传统民居用草皮铺设屋顶,用石头砌墙,这样建造主要是(     
A.取材便利,防寒保暖B.涵养水源,通风防潮
C.供给饲料,防御海浪D.美化环境,预防洪水
2.岛上几乎没有一棵天然树木,其原因可能是(     
A.冻土广布B.气候严寒C.风力强D.降水过多
3.该群岛被誉为“世界最美群岛”,能欣赏到的主要景观有(     
A.草原、冰原B.羊群、海鸟C.极昼、极光D.峡湾、石林
2024-03-22更新 | 989次组卷 | 6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6月冲刺压轴仿真地理试题

3 . 在小尺度湿地环境中通常有沼生、湿生、湿-中生、中-旱生四种生境,不同的生境,其潜在植被地上生物量差异较大,图1示意小尺度湿地环境潜在植被地上生物量空间分异模式。纳帕海高寒湿地(图2)位于滇西北高原香格里拉市境内,平均海拔约3260m,植被资源丰富,以亚高山草甸为主,为藏族传统牧区。纳帕海湿地中四种生境并存,实际生物总量约为6480.67t,潜在生物总量约为99598.43t。完成下面小题。



1.纳帕海湿地中四种生境类型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B.气温C.降水D.土壤
2.导致四种生境下潜在植被地上生物量差异的直接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土壤D.水文
3.纳帕海湿地实际生物总量远小于潜在生物总量,主要原因是(     
A.全球变暖B.过度用水C.过度开垦D.过度放牧
2024-03-20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联合性适应测试地理试题

4 . 2023年10月3日至5日,第19届亚运会公路自行车比赛在浙江省淳安县举行。淳安县森林覆盖率达65%,有千岛湖5A级景区。下图为淳安县不同高度总生物量与单位面积生物量统计图(注:森林生物量是指森林植被积累的干物质总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海拔250~500米范围内单位面积生物量最少的主要原因是(     
A.村镇集聚B.土壤贫瘠C.蒸发旺盛D.滑坡多发
2.淳安县的典型植被为适应气候而形成的显著特征是(     
A.叶质坚硬,树皮厚B.根系发达,叶刺化C.叶面宽大,多气孔D.冬季落叶,夏葱绿
2024-03-12更新 | 21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三一模地理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林线与雪线之间有一个特殊的地带一高山流石滩。在高原流石滩“生命禁区”,生长着高山花卉——绿绒蒿,被称为川西高原上的“女神”,是离天空最近的花朵,它是大自然赠予我们的特殊礼物(如下图)。生长节奏极慢,漫长到要经过十年以上的积累酝酿才能迎来一生当中只有一次的绽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高原流石滩物质来源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堆积B.冰川侵蚀C.基岩风化D.风力搬运
2.对于绿绒蒿生态特征对地理环境的适应性叙述错误的是(     
A.根系发达,寻找水分B.叶片厚,保温抗旱
C.花期短,适应短暂生长季D.花色艳丽,吸引动物传粉
3.川西高原高山流石滩分布海拔高度存在东西差异的主要原因(     
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C.地形起伏D.海陆位置
2024-02-29更新 | 328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6月选择性考试冲刺压轴仿真模拟卷(四)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物避难所通常是指在气候变恶劣的条件下动植物能够存活的区域。生物避难所能在冰期保护原有及迁入物种免遭劫难,受保护物种在冰期后以此为起点,借风力、流水、动物等媒介扩散并演化出亚种和新物种。第四纪冰期长白山和朝鲜半岛是温带针阔混交林最重要的两个避难所。下图示意中国东北温带针阔混交林植物的避难所与扩张路线。

(1)推测第四纪冰期温带针阔混交林树种在山东半岛和朝鲜半岛之间扩散的有利条件。
(2)分析温带针阔混交林在第四纪冰期由长白山大规模向朝鲜半岛扩散的原因。
(3)第四纪冰期结束后温带针阔混交林树种多样性显著提高,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2024-02-06更新 | 142次组卷 | 25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校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内蒙古东北部根河下游段曲流发育,河床摆荡频繁,春夏季节常有洪水泛滥。历史上多期特大洪水塑造了多条平行于河道的弧形沙堤,沙堤之间为季节性积水洼地。河漫滩上有森林、沼泽等植被,其空间分布受地形、沉积物以及水位等因素的制约。下图示意某曲流河段河漫滩沉积物分布和X、Y两点间地形剖面。

(1)分析沿X—Y剖面弧形沙堤系列的形成过程。
(2)指出河漫滩上主要地貌部位对应的植被类型和地表积水的主要补给来源。
(3)若a、b、c三条沙堤初始环境相同,试对其植物群落结构复杂程度由低到高进行排序,并说明理由。
2024-01-23更新 | 1032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4年1月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地理试题

8 . 研究人员调查了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到芬兰的大片北极苔原带现状,结果表明,由于全球变暖,苔原带的一些地区长出了高大的树木,局部形成了森林。这些地方靠近北极,气候寒冷,以前通常只有苔藓等植物生长。植被的变化会对北极苔原带的气候造成影响。据估计,北极苔原带出现森林会使当地气温到本世纪末额外上升1—2℃。据此完成问题。

1.苔原带森林化加剧当地气候变暖,主要是因为(     
A.森林光合作用耗能更少B.森林水汽蒸发吸收热量更少
C.林下积雪时间明显缩短D.地表反射太阳辐射能力减弱
2.有人推断全球苔原带都演变为森林后,对南半球的气候影响较小,其依据是(     
A.南半球缺失苔原带B.北半球苔原带太少
C.南北半球热量交换少D.南半球高低纬度间热量交换少
3.在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下,苔原带内植被变化对气候的影响最终将(     
A.增大B.减小C.不变D.消失
2024-01-05更新 | 452次组卷 | 6卷引用:黑龙江省东北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9 . 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树木伐倒后,树墩上有许多同心圆环,植物学上称为树轮(年轮)(如下左图)。树轮一年产生一环,最靠近树皮的圆环是最新形成的。科研团队可借助树轮推测树木当年生长的气候条件.确定冰川进退发生的时间;借助同一树种上树线和下树线树轮研究判定冰川进退状况。调查发现,冰川前进会对沿线树木造成伤害,冰川退缩迹地上过了一段时期后会有新的树种生长。

上世纪,我国某科研团队对祁连山地区圆柏分别开展了上树线和下树线树轮研究。上树线数据来自祁连山南坡林带,下树线数据来自祁连山北坡林带。他们利用调查的上树线和下树线数据,截取相同时段的年轮指数序列作成距平曲线(如下右图)。距平数据正负值可反映气候的冷暖干湿状况。

      

(1)分析科研人员利用祁连山区树轮可推测冰川前进或退缩时间的原因。
(2)分别指出祁连山地区上树线和下树线高度的最大制约性因素,并分析20世纪初祁连山区冰川快速退缩的原因。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米堆冰川(图1)位于藏东南的念青唐古拉山与伯舒拉岭的接合部,这里是我国最大的季风海洋性冰川的分布区。由于气候湿润、降雪量大,米堆冰川活动性强,冰舌常能延伸到海拔较低的森林带内。图2是米堆冰川局部山区景观图。


      
(1)描述图2方框内所示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

米堆冰川森林带中沟谷内树木稀少,而沟谷两侧的山脊处却有冷杉林呈马鬃状纵向分布(图3)。


   
(2)分析冷杉林在沟谷内分布稀少,而在山脊处呈马鬃状纵向分布的原因。
(3)任选一种沟谷中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说出其对应的季节,并分析成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