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植被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6 道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 . 齿稃草耐旱、耐高温能力极差,为新疆北部伊犁、塔城及准噶尔盆地周围的荒漠和草原上常见的短命植物。短命植物又称短营养期植物、短期生植物。一年生短命植物在气温和水分条件合适时,在短短的2个月左右时间里迅速完成生命周期,随后整个植株或地上部分干枯死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齿稃草为适应当地自然环境而具有的特征为(     
A.叶片厚B.植株高C.根须细D.花期长
2.相比新疆南部,新疆北部短命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水分较多B.热量较高C.温差较大D.风力较大
2023-12-03更新 | 1028次组卷 | 37卷引用:第五章全章综合检测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猴面包树,又称波巴布树(如图甲),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岛西南沿海。猴面包树喜热、耐旱,适宜生长地区的降水量300~800mm(如图乙)。树干呈桶状,直径最大可达12m,木质疏松柔软,但树皮坚韧结实,根系发达。猴面包树浑身是宝,树叶可当作蔬菜食用;树皮剥下来可用来织布;树干是造纸的好材料;面包果可直接食用,还可以用来制作果酱,被称为“天然面包”;在非洲历史上的几次大饥荒时期,这种“天然面包”拯救了成千上万饥民的性命;树干还能够为旅行的人们提供救命之水。为此,人们叫它“生命之树”。

材料二我国西南的高山峡谷地区,由于焚风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众多干热河谷。仅金沙江的干热河谷就长达800km。河谷内年降雨量约700mm,年均温约21℃。谷内植被稀少,水土流失极其严重,大部分地区基岩裸露。


(1)根据图乙,简述猴面包树集中分布区的气候特征及成因。
(2)根据图文信息说明猴面包树耐旱的原理。
(3)有不少游客准备前往猴面包树分布区去体验“生命之树”奇观,请你为之推荐合适的季节(当地)并分析原因。
(4)你是否支持我国西南的干热河谷地区大量引种猴面包树,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3-11-29更新 | 711次组卷 | 18卷引用:第3章 大气的运动 测试题 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17-18高二下·山东德州·期中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3 . 在不适合生长的季节里,树处于休眠状态,到了春天(或某些地方的雨季),树就开始生长了。新的细胞长在上一年的树轮与树皮之间。刚开始的时候,新生细胞长得比较大,形成的是“早材”,随着季节的变化,以后长出的细胞就越来越小了,较小细胞的颜色也会逐渐变深,这时形成的是“晚材”。晚材与来年长出的早材之间会形成一道明显的界线,前后两条界线之间的那部分木材,就形成了“年轮”,它是大自然的记录者。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树木“年轮”出现宽窄变化的因素主要是(     
A.风力强弱B.水热条件C.海拔高低D.土壤肥力
2.在自然界,有些地区的树木“年轮”不明显甚至没有,这些树木最有可能是(     
A.热带雨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
2023-11-11更新 | 1071次组卷 | 31卷引用:2.7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课后培优练(中图版2019必修1)

4 . 百岁兰,沙漠地区的裸子植物,远古时代留下来的植物“活化石”,其特征是茎较短,一生只长两片叶,叶片长、宽、厚。叶上多气孔,且夜间张开,根极长,人工栽培十分困难。国际植物学把它列为世界八大珍稀植物之一,完成下面小题。

1.百岁兰最早出现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     
A.元古宙末期B.古生代末期
C.中生代末期D.新生代末期
2.下列关于百岁兰特征及形成原因,判断正确的是(     
A.地下水埋藏深,根系发达B.太阳辐射强,叶片厚
C.动物活动多,只长两片叶D.常年风力大,茎很短
2023-11-09更新 | 102次组卷 | 100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5 .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植被依次为(     
A.温带草原、温带荒漠、亚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热带荒漠、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C.热带草原、热带荒漠、亚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D.热带荒漠、温带荒漠、亚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
2.与丙植被相比,丁植被突出的特点有(     
①植物种类丰富②常见板根、茎花现象③垂直结构复杂④以松、杉类植物为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3.与甲植被相比,图示丁植被所在环境的突出特点是(     
A.气温高B.气温低C.降水量少D.降水量多
4.图示植被特点与环境的适应性,正确的是(     
①甲——草类枯黄,适应气候干季
②乙——植被以旱生为主,以适应气候干旱
③丙——树叶为针状,以抗寒抗旱
④丁——常见板根现象,以适应气候干旱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2023-10-24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新教材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第七节《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导学案第1课时
6 .        材料 森林主要是由树木组成的植物群落。森林类型多样,某中学地理野外考察小组拍摄了两组照片,分别是不同森林全貌及其树叶照片。
   
(1) 图中两类森林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2)如果夏季走进某阔叶林,如何判断其是常绿阔叶林还是落叶阔叶林?
2023-10-18更新 | 4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新教材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第七节《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导学案第1课时
18-19高二上·湖南长沙·开学考试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7 . [新情境]下面为某同学在野外使用某软件拍摄植物叶片查询植物信息时截取的三幅图片。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片中的信息判断,该同学的拍摄地最可能位于(     
A.太行山区B.长白山区C.昆仑山区D.武陵山区
2.一个植物群落往往由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等组成,它们高矮不一,错落有致,分享着阳光雨露,三幅图片显示的植物由上层到下层排序正确的是(     
A.③②①B.③①②C.②①③D.②③①
2023-09-20更新 | 162次组卷 | 15卷引用:2.7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同步练习)-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新教材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学易精品同步课程

8 . 河北塞罕坝林场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范例。自1962年建场以来,三代塞罕坝人接续努力,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下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清朝曾在此设立”木兰围场”。”塞罕”是蒙语,意为”美丽”;”坝”是汉语,意为”高岭”。平均海拔1500米,年均气温-1.5℃,极端最低气温-43.3℃,年均积雪日数169天,年均6级以上的大风日数47天,年均无霜期仅72天。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塞罕坝造林选择树种时,主要考虑(     
A.树冠大B.耐高温C.耐盐碱D.扎根深
2.该地区在南坡造林,受什么条件的限制?(     
A.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B.降水较少,土层较薄,砾石较多
C.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D.风力较大,受低温冻害影响大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花岗岩垂直节理(裂缝)发育,质地坚硬、光滑,是优质建筑材料。位于阿根廷与智利之间的托雷峰海拔3128米,相对高度1227米,是典型的花岗岩巨塔式山峰,在山峰最顶端,有一个高达50米的冰川。托雷峰是攀登难度最大的山峰之一,攀登的难度不在于海拔,而在其独特的形状,从任何一个角度攀登,其坡度都在80°以上。


            
(1)分析图示区域山脉形成前后,甲地区植被发生的变化。
(2)简述登顶托雷峰所面临的困难。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罕坝地处内蒙古高原南边,位于河北省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海拔1000-2000米,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是滦河的水源地。1962年国家成立塞罕坝机械林场,历经半个世纪,坝上“三代人”用青春和汗水营造了以落叶松、樟子松和云杉为主要树种的万顷林海,这些树种抗寒、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期对土壤要求较高,但过湿的粘性土壤不利于其发展。如今,塞罕坝森林、草原、湿地景观再现,荒凉高丘再度变成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下图为塞罕坝位置示意图。



(1)分析落叶松等三种树木能在塞罕坝大面积种植的原因。
(2)简析塞罕坝形成高原湿地的条件。
(3)从生态效益角度说明如今的塞罕坝就是“金山银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