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校地理课题组围绕“喀斯特地貌”进行主题探究。

探究1:喀斯特地貌的景观差异

同学们发现,我国不同地区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存在明显差异。图a为河北西北部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图b为广西中部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1)与图a相比,描述图b所示喀斯特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

探究2:喀斯特地貌的发育机制

同学们在我国两个石灰岩分布区采样,获取下表数据,并且依据植被覆盖率与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的相关数据绘制了坐标图(下图c)。


地区广西中部河北西北部
降水时间分布相对均匀集中
年降水量(mm)1500-2000400—600
年平均气温(℃)20—226—8
年溶蚀率(mm/年)0.12—0.30.02—0.3
(2)图a与图b所示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更高的是____,依据图c和表资料,说明其发育程度高的原因____

探究3:喀斯特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有同学认为,喀斯特地貌不利于人类的生活生产。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举例说明。
2 . 黄〔渤)海沿岸湿地是东亚一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上关键的鸟类栖息地。1983年我国在江苏盐城建立的珍禽自然保护区,拥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滩涂,软体动物、鱼类、藻类等物种多达50。余种。下图为“某候鸟迁飞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概括该候鸟迁飞路线的特点。
(2)说出候鸟迁飞路线中①、②、③、④各地的陆地自然带名称,并说出自然带变化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及主导因素。
(3)从自然环境的角度分析盐城成为候鸟栖息地和中转站的原因。
(4)有人建议在盐城自然保护区进行观鸟旅游开发,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3 . 下面左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右图为甲、乙之间地形的变化过程示意图(阶段一至三为由早到晚)。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甲、乙之间地形的变化对东部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实地考察发现阶段三时期山脉西坡雪线比东坡低,试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3)丙地所在国从粗放的放牧业发展成为世界性的畜产品供应基地,其农业区位因素发生了哪些变化?
(4)丙地区目前有大量的荒地,随着世界人口增长和对粮食需求的增加,有人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该地区有可能成为商品粮生产基地。你是否同意此观点,请说明理由。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向日葵原产热带,但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在各类土壤上均能生长,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地处黄河上游,该区的河套平原具有中国“葵花之乡”之称,其葵花籽含油率高于其它地区。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有地方特色的向日葵产业。下图为内蒙古地区降水量和葵花籽生产分布图。

(1)分析巴彦淖尔地区葵花籽的生产条件。
(2)简析巴彦淖尔地区葵花籽含油率高的原因。
(3)您是否赞同巴彦淖尔地区继续扩大向日葵种植面积?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