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1978年至2023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从17.92%提高到66.16%,预计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将提高到70%。

材料二:下图为1850年以来中国和英国城市化进程(含预测)示意图。

(1)比较中国和英国两国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2)英国进入城镇化后期阶段,出现了逆城镇化现象,试分析其原因。
(3)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不断提升,有专家认为,我们应该适当控制城镇化的发展速度,你是否同意此观点,说出理由。
2024-03-28更新 | 623次组卷 | 9卷引用:高一地理第三次月考卷(江苏专用 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全册)-学易金卷: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石漠化”主要指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地处云贵高原九万大山南麓,岩溶地貌分布广泛,“八山一水一分田”是这个地区的写照,传统农业以种植玉米为主。由于水土垂直渗漏严重,生产方式不科学,石漠化严重,生活贫困,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经过科研人员和政府的共同努力,采取各种措施治理石漠化,如种植多年生牧草和养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实现了人地和谐发展(下图)。



(1)分析罗城山区产生石漠化的自然条件。
(2)罗城治理石漠化的措施之一是由种玉米改种牧草,分析这一措施的合理性。
(3)联合国相关机构考察了罗城当地的环境,认为不适宜人类居住,应将人口外迁以恢复自然生态。你是否赞同此观点,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棉花喜热、好光、耐旱、忌渍,东汉时期,新疆就已经有棉花种植。新疆农业部门2020年数据显示其棉花机械采摘率已达69.83%,2020/2021年度新疆棉产量占国内产量比重约87%。为满足国内需求,中国每年需进口200万吨左右棉花。位于新疆天山南麓的阿克苏地区作为“中国棉都”,是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新疆区域图。

(1)分析阿克苏地区成为全国优质棉花生产基地的自然条件。
(2)说出阿克苏地区成为“中国棉都”的社会经济条件。
(3)针对我国棉花进口量大,有人建议新疆应大幅增加棉花种植面积,你是否赞同,请标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跨城通勤是指工作日往返于不同城市工作和居住的行为。上海与周边城市的跨城通勤以单向流入上海为主。苏州是流入上海跨城通勤人口的主要居住地。

材料二下图是“苏州-上海跨城通勤人口主要居住地分布示意图”。

(1)简述跨城通勤上海的人口在苏州居住地的分布特点。
(2)简析苏州-上海跨城通勤规模大的原因。
(3)有人说未来苏州-上海跨城通勤规模还会扩大。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阐释理由。
2024-05-21更新 | 2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调研测试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乌素沙地中流动沙地、固定沙地与湖泊、河流、沼泽等景观并存。上述景观在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下可发生转化。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湖沼面积减小。一般而言,风沙沉积越多,风沙活动越强。某科研团队调查1万年以来毛乌素沙地东南部湖沼沉积和风沙沉积数量的变化,结果如图1所示。图2示意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气温、降水的变化。

(1)分别简述图1所示I、Ⅱ、Ⅲ三个阶段湖沼面积和风沙活动的变化特征,并归纳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的关系。
(2)说明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的自然原因。
(3)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湖沼面积减小,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4)近些年来,毛乌素沙地绿化面积逐渐增大,有人认为“毛乌素沙地即将消失”。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2020-07-09更新 | 14686次组卷 | 53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开学检测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3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多地举办了相关活动,标志着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青藏高原是我国生态较为脆弱的地区,也是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域。下图示意青藏高原局部图。

   

(1)图示河源区沼泽广布,分析其形成原因并简述其生态作用。
(2)为保护环境,有人建议大力开发青藏高原太阳能资源。你是否赞同,说说观点。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设立全国生态日的重要意义。
7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宜居地带”是指人体感知温度在9~26C之间的“舒适”地带。位于我国三大地貌单元----------横断山区、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交会地带的“西南宜居地带”(下图),冬暖夏凉,寒暑皆宜,四季如春,物产丰富,生态环境良好,随着“康养旅游(通过养颜健体、休养身心关爱环境等手段,使人在身体和心智精神上都与自然和谐的良好状态的旅游活动)”的兴起,使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



(1)分析“西南宜居地带”冬暖夏凉的原因。
(2)简述“西南宜居地带”成为“康养旅游”热门目的地的原因。
(3)有人提出把我国人口稠密地区的人口大量迁往“西南宜居地带”,你是否赞同,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2-02-13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地理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正在实施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未来的长江应该“水清、岸绿、千帆竞渡”,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举世闻名的超级水利工程,是长江经济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充分发挥其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等多种功能并兼顾环境效益,一方面三峡水库采取“蓄清排浑”(在每年 5~9 月排出“浑水”,保持 145 m水位;10 月水库开始蓄水,11 月末蓄满“清水”到 175 m 水位)的运行方式;另一方面三峡库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图为“三峡库区月平均降水量和三峡水库月平均水位图” 。



(1)分析三峡水库的效益。
(2)三峡库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柑橘等经济林木种植。说明这种产业结构调整对三峡水库的有利影响。
(3)有人提出应该依托库区优势大规模发展网箱养殖业。你是否赞同?请你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0-06-15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邗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新疆班)下学期期中地理(选修)试题
综合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于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下图,初期开采的矿石送往乙地加工,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了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为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

(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
(2)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
(3)在甲地或乙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都会造成污染。有观点认为“与乙地相比,甲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造成的污染危害较轻”。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通过对甲、乙两地的对比分析,阐述理由。
2019-01-30更新 | 6414次组卷 | 48卷引用:2017年地理暑期作业(江苏)新高三高考复习方法策略18讲:第10讲用区位因素模板分析工业布局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9月26日,新疆霍尔果斯市正式挂牌成立。霍尔果斯市位于有“塞外江南”之美誉的伊犁河谷,拥有集公路、铁路和管道运输为一体的综合性口岸,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最年轻的城市。图(一)为霍尔果斯市位置及周边区域图(甲地)。
材料二 2015年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中段和南段将相继开工,它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市,其中南段的终点位于珠江三角洲。图(二)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图(乙地)。

图(一)霍尔果斯市位置及周边区域图

图(二) 珠江三角洲地区图(乙地)
(1)图(一)中大多数城市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甲、乙两地,完成下表。

甲地
乙地
气候类型


自然带类型


农业生产
优势条件


不利条件



(3)简要分析甲、乙两地的能源合作对图乙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4)霍尔果斯市设立经济开发区实施招商引资,珠三角某一纺织品出口企业欲到该市投资建厂,请分析其可行性的理由。
(5)图甲地区目前仍有一定数量的荒地,有人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该荒地可开发为新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以缓解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增加的压力。你是否同意此观点,请说明理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