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般选取人口(非农户籍人口)、经济(人均GDP)、土地(市辖区建成区面积)、社会(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四个特征要素来研究城市化的时空分异特征。下图示意1985-2012年京津冀地区城市化整体年均增长率统计。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85-2012年,京津冀地区城市(       
①非农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   ②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
③人均GDP波动下降   ④第三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
A.①②B.②③C.③3④D.①④
2.根据四个特征要素年均增长率差异可知,京津冀地区的城市(       
A.非农劳动力过剩B.交通逐渐通畅C.居民购买力停滞D.土地供应紧张
2020-04-22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密云区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家住北京西城的某同学,新学年开学时搬进了新楼房,站在书房2.6米高的落地窗前,远处公园美景尽收眼底。下图示意书房平面布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入住到次年高考,书房的日采光时间变化趋势(     
A.一直增加B.先增后减C.一直减少D.先减后增
2.冬至日天气晴朗,他的书房于北京时间(     
A.6:30看到当日第一缕阳光B.17:30沐浴着阳光伏案读书
C.12:30估算阳光进深0.6米D.15:30看到阳光照到书柜上
2022-10-15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练习地理试题

3 . 北京市门头沟区灰峪村被称为“化石村”。在一次学生科学体验活动中,同学们在村后山坡的页岩地层中采集到了轮叶化石。下图中甲图为“寒武纪至新近纪生物多样性和地表温度的变化”图,乙图为轮叶化石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甲中(     
A.寒武纪比奥陶纪生物种类更加丰富
B.地表温度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
C.第三次物种大灭绝可能是蕨类植物
D.生物多样性一直呈增加的趋势
2.专家说,轮叶是古生代晚期的蕨类植物,轮叶大量繁盛的时期可能是图中的(     
A.寒武纪B.石炭纪
C.白垩纪D.新近纪
3.轮叶化石形成时,灰峪村所在地的地理环境最可能是(     
A.气候寒冷,白雪皑皑B.气候干旱,黄沙漫天
C.汪洋大海,波涛滚滚D.气候湿润,植被茂密
4 . 迁徙指数:反应迁入或迁出人口规模。下图为2020年农历腊月初七至二月初六期间,北京春运迁出人口趋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腊月廿九之前迁徙指数波动上升B.去年该时间段的迁徙指数均大于今年
C.腊月廿九之后迁徙指数持续下降D.正月初二以后迁出人口规模比去年少
2.以下影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A.腊月廿九前后迁出规模大——传统文化
B.正月迁出规模多小于去年——经济差异
C.2月下旬较前期迁出指数高——国家政策
D.北京的热门迁出地是廊坊市——资源开发
2020-04-16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密云区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4月)阶段性测试地理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双十二期间,我区高一学生小杰的爸爸从网上选购了一批南方花卉,为了能让花卉顺利越冬,他专门建了一个小型玻璃阳光房(如图)。


(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说明阳光房能提高室温的原因。

小杰和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烧瓶、铁架台、温度计等,做了如下实验(如图):中午1100将四个设备放在室外开始测试,2小时后,同时记录温度计的气温。


(2)为保障实验效果明显、准确,除上述设备外,注意的事项有____(双项选择)
A.水比沙土的数量要多些B.为效果对比明显,丙放在阴凉处
C.温度计初始温度要相同D.四个装置放置于相同光照条件下
(3)放置2小时后,丙烧瓶温度计升温最快,且温度最高,其次是甲烧瓶,其实验说明____
(4)列举利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可以解释的地理现象________
2024-01-1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密云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探空气球携带仪器处空来测量大气压力、温度、湿度和风速等信息,每天会规定时间升起,上升到约30km高空后自行爆裂,仪器通过降落伞带回地面。读图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一般情况下,探空气球顺利升空后记录的温度变化情况是(     
A.持续升高B.持续降低C.先升高后降低D.先降低后升高
2.探空气球自行爆裂高度最可能位于(     
A.甲层B.乙层C.丙层D.丁层
3.探空气球上升过程中所经过的大气层的特点是(     
A.丙层处于高度电离状态,可以反射无线电波B.丙层含有臭氧层,可以吸收红外线保护地球
C.丁层水汽和杂质较多,雨雪等天气现象多发D.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减,平流现象显著
2024-02-13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密云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土壤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如图为土壤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土壤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2.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的主要作用是(     
①决定土壤厚度②富集营养成分③决定土壤质地④提供有机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24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密云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022高三·北京·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完成图中平原形成的主要内力作用过程是(     

A.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挤压,地层俯冲隆起
B.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地层褶皱凹陷
C.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张裂,地层水平错断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地层断裂陷落
2022-10-01更新 | 155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练习地理试题
9 . 某校中学生赴河北省白石山进行野外实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观察地貌析成因.某同学在观察日记中写到:“白石山因岩石呈白色而得名,因大面积的大理岩峰林而著称。”左图是某同学拍摄的白石山景观照片,右图是某小组查询文献后绘制的白石山地貌景观形成过程示意图.



(1)描述白石山地貌景观特点并推测形成过程。

任务二:调研植被找差异.同学们在调研中发现:白石山的植被繁茂,种类多样,生态环境优美。但也发现阴坡植被种类不同于阳坡.

任务三:选择路线说理由.图为考察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



(2)说出考察路线的选线理由。

任务四:绘制地图促联系。阅读考察路线图,图中A、B地分别是两个小组所在位置。


(3)绘制地形剖面图,说明A、B两地的同学是否互相可见并解释原因。
2022-10-12更新 | 726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练习地理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疆的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下图为博斯腾湖区域图和A处地貌图。



(1)A处为冲积扇地貌,描述该地貌景观的主要特征____
(2)图中甲、乙、丙三地中,不能看到博斯腾湖全貌的是____ (填空),其原因是____。(选择填空)
A.该地海拔高度低于博斯腾湖
B.该地与博斯腾湖之间有山脊阻挡
C.三地中,该地海拔高度最低
D.该地与博斯腾湖之间的坡度较陡

下图为“某日湖面和附近陆地气温变化示意图”,其中曲线A、B分别表示湖泊和陆地的气温日变化。



(3)AB两条曲线中湖面气温比陆地高的时间段是____。在示意图中绘制该时段的热力环流并说出其形成过程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