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17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感潮河段即河流流量和流速受海洋潮汐影响的河段。大通水文站位于长江河口区的枯季潮区界,该站以下河段是我国最长的感潮河段。图1为长江河道示意图,图2为大通站多年平均月径流量变化图。

材料二   近年来,长江流域人类活动明显增加(如2003年三峡水库建成蓄水、2013年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成通水等)。2000年以来,长江流域年均输沙量呈锐减趋势。

(1)说明长江下游形成最长感潮河段的原因。
(2)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大旱,河口地区土壤积盐较严重,简述其形成过程。
(3)输沙量减少会使河口______(冲刷/淤积)作用加强。简析2000年以来造成长江流域入海泥沙锐减的人类活动______
2024-05-20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会稽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学科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2 . 海岸类型有基岩海岸、砂质海岸和泥质海岸。基岩海岸是由岩石组成的海岸,岩体直面辽阔海域,深水逼岸,经过海水的长期作用,再加上基岩海岸本身的地质作用及岩石性质、结构特征,形成了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洞、海蚀拱桥、海蚀柱(由海蚀拱桥演化而来)等各种形态的海蚀地貌。完成下面小题。



1.海蚀柱与海蚀崖之间距离的变化趋势是(     
A.逐渐变近B.逐渐变远C.先变远,后变近D.先变近,后变远
2.海蚀柱形成与消亡过程的海岸地貌可能依次是(     
A.海蚀柱—海蚀陡崖—碎屑堆积物B.海蚀柱—海蚀拱桥—碎屑堆积物
C.海蚀拱桥—海蚀柱—碎屑堆积物D.海蚀拱桥—碎屑堆积物—海蚀柱
2023-12-01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3 . 城市化有两大阶段:一是向城市中心集聚的向心型城市化;二是从城市中心向外扩展或扩散的离心型城市化。2000-2020年间,70%、30%的城市分别经历了向心化和离心化过程。下图为我国市辖区人口密度分布的演进趋势图,完成下面小题。



1.城市离心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家庭小型化加快②交通可达性改善
③家庭收入的增加④常住人口增加快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②
2.与西方大城市不一样,我国发达城市向心化趋势明显,原因可能是(     
A.人口流动增加B.城市化水平高C.人均住房扩大D.公共资源集中

4 . 作为陆地碳库的主要部分,土壤有机碳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土壤有机碳库的微小变化将影响大气二氧化碳的浓度。下图为新疆伊犁河谷不同植被下单位土壤有机碳含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伊犁河谷各类植被在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有机质含量(     
A.沼泽与其他植被变化趋势相似B.草原植被较荒漠植被丰富
C.0-10cm较0-50cm更丰富D.森林植被较草原植被丰富
2.研究表明,草原大规模开垦为耕地,将导致土壤有机碳大量进入大气,其原因可能是耕作过程(     
A.增加了化肥和农药施放,加剧了土壤板结
B.增强了土壤微生物活性,加速有机质分解
C.增加了大水漫灌频率,加剧了土壤盐碱化
D.提高了土壤的疏松度,加剧了风蚀和水蚀
7日内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暨阳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香港境内多低山、丘陵,山峰海拔多为300-400米,平原仅占香港土地面积的1/6,但是商贸发达,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是个地狭人稠的海湾城市。农产品主要依靠进口,本地只生产城市居民每日生活必备的部分农产品。近年来,香港陆陆续续有大批居民迁移到西方国家,空缺的人口正在被内地人才填补,这一现象被称为“西出东进”。图1为香港城市用地结构示意图,图2为香港城市景观图。

材料二   在香港近海的岛屿上,还保留着渔民居住的石头房。这些房屋依山而建,用石头砌建,低矮少窗,斜梁尖顶,瓦片上普遍压放着石块,当地人称“石瓦”。图3、图4为石头房景观图。



(1)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是__________。在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一些国家过量的乡村人口涌入城市,超出了其经济承受能力,形成了如南美洲阿根廷等国家的__________城镇化现象;而印度等南亚国家则因城镇化过程落后于经济发展,表现为__________城镇化现象。
(2)图1中甲图例代表的城市功能区是__________,从空间分布上看,该功能区一般分布在城市的__________。香港的城市空间结构以维多利亚港为中心,表现为__________布局(填圈层式或棋盘格)。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香港“西出”现象属于__________人口迁移。
(3)香港的三大产业中,占比最高的是__________。香港的农业以生产水果、蔬菜、乳畜产品为主,生产粮食较少,从区位因素角度考虑,主要是受有限的__________和广阔的__________的影响。
(4)依据材料二,把“依山而建”“就地取材”“斜梁尖顶”“低矮石瓦”填写到下图中。

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5)近年来香港的部分居住区向外围郊野、半山区发展,这一趋势属于城镇化进程中的__________现象,请分析香港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______
2023-05-0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22-23高二下·山东滨州·期中
6 . 读“碳循环主要途径模式图”和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碳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之一,也是组成煤、石油、天然气的主要元素之一。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以及岩石圈之间迁移、转化所构成的循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碳汇定义为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将碳源定义为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下图为碳循环主要途径模式图。

(1)指出碳循环过程中主要的碳源和碳汇。
(2)简述全球变暖对沿海地区可能带来的危害。
(3)为抑制全球变暖的趋势,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献计献策。
2023-04-27更新 | 457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04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高频非选择题30题)(3大考点)-【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浙江专用)

7 . 崩岸是指河岸因受流水冲刷,土石失稳在岸坡产生崩落的现象。下图为荆江河段崩岸区不同阶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正确表示崩岸先后形成过程的是(     
A.②④①③B.②④③①C.①③②④D.①③④②
2.运用地理信息技术研究崩岸变化合理的是(     
A.利用RS模拟崩岸动态过程B.借助GIS调查崩岸的宽度及处数
C.使用BDS制定崩岸预警方案D.运用GIS预测崩岸未来演变趋势
2024-04-12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培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德国、西班牙和丹麦是欧洲主要生猪养殖和猪肉出口国,养殖技术居世界前列,其养殖饲料由农作物加工而成。2018年德国转变传统猪粪处理方式(贮存池堆肥,腐熟6~9个月还田),推出发酵床技术,在猪舍铺撒干草及添加催化剂,促使粪污在猪舍直接分解后还田。2020年,非洲猪瘟在德国蔓延,其养猪业受巨大冲击。下图为欧洲局部简图及2017~2020年上述三国猪肉出口值柱形统计图(单位:10亿欧元)。

材料二:世界气象组织建议日最高气温超过32°℃,且持续3天以上的天气过程为高温热浪。2017年以来,欧洲乃至全球频繁遭受热浪袭击。下表为德国汉诺威2022717~23日天气统计资料。

日期17181920212223
最高温25313738343133
最低温9141822181620
阴晴状况多云多云
风向西北西南东南西南西南西西北
风力1223321
(1)2022年7月17日~23日期间,汉诺威发生热浪的时段是____,描述热浪时段的天气特征____
(2)说明德国生猪养殖中可能遭遇来自热浪的挑战。
(3)2017~2020年德国猪肉年出口值的变化趋势是____,分析其变化的原因____
(4)与传统粪污处理方式相比,简述德国推行发酵床技术的积极影响。
2024-05-2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诸暨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9 . 作为陆地碳库的主要部分,土壤有机碳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土壤有机碳库的微小变化将影响大气二氧化碳的浓度。下图为新疆伊犁河谷不同植被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伊犁河谷各类植被在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有机质含量(     
A.沼泽与其他植被变化趋势相似B.不同植被间的差异具有一致性
C.0-10cm较0-50cm更丰富D.森林植被较草原植被丰富
2.研究表明,草原大规模开垦为耕地,将导致土壤有机碳大量进入大气,其原因可能是耕作过程(     
A.增强了土壤微生物活性,加速有机质分解
B.增加了化肥和农药施放,加剧了土壤板结
C.增加了大水漫灌频率,加剧了土壤盐碱化
D.提高了土壤的疏松度,加剧了风蚀和水蚀
2024-03-29更新 | 438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9+1联盟高三下学期3月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2024高三·浙江·专题练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10 . 雪水比(SLR)是指某地新增积雪深度与融化后等量液体深度(降水量)的比值,是表征积雪深度与降水量关系的重要参数。冰晶从生成到降落地面经历了云内、云下及地表压实过程,这些过程共同影响并最终决定了SLR的大小。2020213日至14日,华北地区中部经历了明显的雨雪过程,1414-20时天津南部和沿海地区SLR有增大趋势。下图示意214日此次降水过程中不同观测时间降水相态的变化精况(图中虚线表示300米等高线)。据此完成下而小题。

1.影响本次降水过程中5时降水相态的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纬度位置                 ②植被覆盖               ③地形地势                 ④海陆位置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本次降水过程中天津南部和沿海地区SLR变大是因为(     
A.气温降低与冰晶密度减小B.气温降低与冰晶密度增大
C.气温升高与冰晶密度减小D.气温升高与冰晶密度增大
2024-03-16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5-2024年高考地理考前信息必刷卷(浙江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