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最丰富的地区,其景色优美,蓝天白云,雪山冰川,还因发现有海洋生物化石而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材料二: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图1为拉萨河谷,图2为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



(1)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是由于大气削弱作用中的____作用。
(2)近年来,青藏高原上冰川面积呈____(扩大/缩小)趋势,该趋势使得地面反射____(增加/减少),进而导致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____(增加/减少)。
(3)青藏高原上发现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了____(地球内部圈层)发生剧烈变动,地理环境经历了____环境向____环境的演变。
(4)拉萨7月白天降水____(多/少)。
2 .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1)和“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1中标出地球公转方向,并在B图上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2)图1中ABCD表示二分二至日的地球位置,D位置的节气是____,此时澳大利亚的季节是____;B→D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变化情况是____
(3)图1中B→C期间太阳直射点从____(填图2中的数字)移到____(填图2中的数字),此阶段北京昼夜长短状况及变化趋势是________
(4)当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规律如何?____。此日无锡昼长为____小时。
(5)形成图1中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根本原因是____的存在。
(6)海盐(30°N)处于五带中的____
2023-10-27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海盐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地理试题
3 . 下图为美国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路线图和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阶段东北地区人口迁移路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中美两国目前同属于______人口增长模式,该模式主要在______(发展中/发达)国家。中国相较于美国,进入该模式更______(早/晚)。
(2)美国青壮年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___,美国老年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___。美国东北部冬春季节经常因___(填写一天气系统名称)来袭而引发寒潮天气。
(3)1980年以前东北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______,1985年后东北人口迁移路线转变的主导因素是______。目前的人口迁移趋势使东北地区的人口老龄化______(加重/减轻)。中美两国的东北部在自然环境与发展历史上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同一面积的土地______(中国/美国)东北部的人口容量更大。
4 . 碳循环过程
大气中的____被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吸收,然后又通过生物或____以及人类活动返回到大气中。
2023-10-2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3.1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 导学案-2021-2022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
5 . 碳循环的概念:碳元素在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之间________的过程。
2023-10-2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3.1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 导学案-2021-2022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
6 . 读“大气垂直分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大气的垂直分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____,称为____层,该层大气升温的直接热源是____,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点是____水汽含量随海拔升高将____
(2)利于高空飞行的是____(代号)层,其热量的主要来源是____
(3)③层中的____层利于无线电通讯,其大气的密度____
(4)下图组所示是发生在对流层的____现象从生成到消亡的全过程,该现象发生的大气层海拔高处气温____(高/低),受其影响,山间盆地秋季清晨容易出现____天气。
7 .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彩虹是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当太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水滴时,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谱,通常为半圆状,雨后常见。比利时业余摄影师妮可在非洲维多利亚瀑布前拍摄到了一条几乎呈环形的彩虹(下图)。



(1)形成彩虹的“水滴”主要分布在地球大气的____层,该大气层的突出特点有________
(2)彩虹常在雨后出现。雨的形成过程大致为:近地面的________通过____运动向上输送,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的____,容易成云致雨。
(3)照片中形成彩虹的“水滴”直接来自____,该彩虹几乎呈环形,原因可能有____(多选)。
A.太阳光线较强
B.空气中的水滴较多
C.瀑布的落差大
D.摄影者的位置合适
2021-05-16更新 | 48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外国语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沿海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区域地形为________
(2)拟在该区建一大型水电站,a、b、c三地中,最佳选址为________
(3)已知疗养院海拔200米,实测气温17℃,此时D点气温应在________℃以下。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图中有两条计划路线①、②,合理的是________
(4)居住在甲村的工程监理能否直接实时观测到在乙村的工程施工过程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5)某徒步旅行者迷失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沿着小溪向下游前进寻求脱险。他的做法是否正确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6)拟从甲村向乙村修一条公路,③、④两条线路中,较为合理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9 . 下面两图中,下图是地球公转轨道上二分二至位置示意图和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当地球运动到图中A、B、C、D标注的位置时,我国的节气分别是                。 
(2)地球公转运动从A到C的天数是186天,从C到A的天数是179天,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3)图中地球公转运动从A到B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图2的移动过程是    ;此期间海口市(约20°N)白昼长短的变化是    。 
(4)右图中北半球白昼逐渐变短的时段是    
2017-12-14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届高考地理(浙江选考)总复习:考点强化练4 地球的公转
10 . 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甲箭头代表___作用。岩石裸露地表后受外力作用,形成___(填字母)类岩石。
(2)①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___光波段。大量火山喷发物可能会导致___(填数码)增加,从而使全球气温降低;也可能会导致___(填数码)增加,从而使全球气温升高。
(3)地球内部结构中,丙以上叫作___,该范围内存在一个地球内部的分界面叫_____(界)面,地震波从上层传播到该界面速度会突然_____
(4)乙处的地质构造是_____,其形成山地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岩石在褶皱作用下被挤压,比较坚硬,_____能力较强。
2016-12-12更新 | 5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评估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