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水循环系统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水循环环节(     
A.①为下渗B.②为地下径流C.③为蒸发D.④为水汽输送
2.近年来,该城市建设硬地面积扩大,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①B.②C.③D.④
3.某班同学为城市建设“海绵城市”献计献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A.普及屋顶绿化,扩大绿地面积B.加强监督和管理,消除水体污染
C.跨流域调水,禁止开采地下水D.地面铺设透水砖,就地消纳雨水

2 . 下图是已建成的雄安新区雨水街坊示范区,它成为雄安新区打造海绵城市的标志工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雨水街坊示范区对水循环的影响是(     
A.增加植物蒸腾B.减少大气降水C.减少地下径流D.增加地表径流
2.雄安新区某校学生为建设雨水街坊示范区献计献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城市湖泊铺设不透水地膜B.公园建设下凹式草坪
C.城市增加路面硬化面积D.城市建设增加地下水管道
2024-03-21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3 . “雨季一来,城里看海”一度成为全民讨论的热点,是全国多座城市的尴尬。建设“海绵城市”势在必行。下雨时“海绵城市”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干旱时“海绵城市”将蓄存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左图示意两种不同地面水循环状况,右图示意“海绵城市”原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自然路面相比,关于城市路面叙述正确的是(     
A.下渗明显增加B.地表径流加大C.地面蒸发加大D.地下径流增多
2.有关“海绵城市”各个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表述正确的是(     
A.湿地公园、污水处理厂可以净化水质B.树木、草坪大量吸收大气降水和地下水
C.河流、湖泊改变降水量的季节差异D.城市小区、拦水坝可以增加下渗水量
3.某班同学为北京市建设“海绵城市”献计献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①扩大绿地面积     ②地面铺设透水砖     ③禁止开采地下水   ④治理水污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根据黄土高原的区域特征,提出治理水土流失的对策措施?
2024-03-1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昌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六次调研考试地理试卷
5 .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渗水、蓄水、净水,干旱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南省三亚市“海绵城市”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已初见成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建设“海绵城市”对水循环的影响是
A.减少地表径流B.减少大气降水
C.减少植物蒸腾D.减少地下径流
2.三亚某校学生为建“海绵城市”献计献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填湖建绿地公园B.实施地面硬化
C.禁止开采地下水D.地面铺设透水砖
2018-06-3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6 .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干旱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1.建设“海绵城市”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
A.增加地表径流B.减少植物蒸腾
C.增加下渗D.减少地下径流
2.渝北区建设“海绵城市”,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有()
A.加强城郊热力环流B.降低城市地下水位
C.减缓城市低地内涝D.减弱城市酸雨污染
3.某同学为渝北区建成“海绵城市”献计献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①减少开采地下水
②治理水污染
③增加绿地面积
④地面铺设透水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渗水、蓄水、净水,干旱时将蓄存的啦“释放”并加以利用。海南省三亚市“海绵城市”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已初见成效。完成下列问题。
1.建设“海绵城市”对水循环的影响是
A.延缓洪峰时间B.减少大气降水C.减少水量蒸腾D.减少地下径流
2.三亚某校学生为建“海绵城市”献计献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填湖建绿地公园B.城区河道内建坝
C.禁止开采地下水D.地面铺设透水砖

8 .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可知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重点是(     
A.工业节水B.生活节水C.农业节水D.生态节水
2.下列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对策中,不属于节流措施的是(     
A.改进灌溉技术B.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C.提高公民节水意识D.海水淡化
综合题 | 适中(0.65) |
9 . 下面左图是我国的西北地区荒漠化示意图,右图是荒漠化发展与结果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_____。随距海里程的增加,本区由东向西降水________,干旱程度__________。
(2)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是什么。
2020-11-1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一中、磁县一中,邯山区一中,永年一中等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某年的人口资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省、市、区中,死亡率最高的是       
(2)图示省、市、区中,每年净增人口最多的是         ,主要原因是                 
(3)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是              ,主要影响因素是          
(4)中国所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