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城镇化一般指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农业活动转变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一般情况下,城镇化率超过30%时,国家进入高速城镇化阶段。如图为中日韩三国城镇化进程图(含预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阶段大约开始于(     
A.1975年B.1985年C.1995年D.2005年
2.2020年后,日本城镇化的趋势是(     
A.郊区城镇化明显B.过度城镇化突出
C.滞后城镇化明显D.出现逆城镇化趋势
3.韩国在快速城镇化阶段易出现的问题是(     
A.城镇房价迅速上升B.中小城镇数量增多
C.全球气温不断上升D.大城市用地规模减小
2 . 用实验模拟沿地表作水平运动物体的地转偏向现象:甲同学打开伞,抬头面视伞面内侧,顺时针转伞;乙同学向转动的伞面顶部滴红墨水,并观察红墨水流动过程。回答下列小题
1.红墨水在伞面上流动的轨迹为:
A.先偏右后偏左B.向右偏转C.先偏左后偏右D.向左偏转
2.该实验存在的主要不足是:
①未模拟出越过赤道后的地转偏向现象   
②没能模拟出纬向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
③未模拟出高纬向低纬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④伞面转动与地球自转的实际差别很大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3.下列地理现象中,与地转偏向力有关的是:
①上海至纽约飞行航线向高纬度方向凸出   ②南亚地区夏季风的形成
③直布罗陀海峡表层与底层水流方向相反   ④秘鲁寒流在流动中呈离岸的趋势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09-11-30更新 | 1632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地理试题

3 . 早期的农业社会,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更依赖于自然环境,现代社会,人口分布的空间趋势更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上升,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这体现出社会经济发展不但对人口具有吸引力,也包含着对劳动力的需求。下图为2000—2020年广东省人口重心迁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几何中心与人口重心偏离,说明广东省(     
A.第一产业发达B.人口分布不均C.人口增长缓慢D.城镇化水平不高
2.人口重心位置的变化,说明2000年—2020年来广东省(     
A.全省人口增长缓慢B.东北部人口增长更快
C.南部沿海人口增长更快D.全区域人口快速增长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武夷山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m,为我国大陆东南部最高峰。这里生物种类繁多,被誉为“动植物宝库”。武夷山海拔在1900m以上的自然带为中山草甸带,草本植物分布面积大,且生长茂密;木本植物低矮,胸径大,分布较少,树木枝条弯曲,木质好。中山草甸带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随着气候变暖,近二十几年来中山草甸带土壤有机质含量呈减少趋势。下图示意武夷山脉的地理位置及武夷山主峰黄岗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

             

(1)说明武夷山被誉为“动植物宝库”的原因。
(2)从植被特点角度,推测武夷山中山草甸带的气候特征。
(3)研究发现,近年来中山草甸带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2023-10-26更新 | 421次组卷 | 10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期中地理试题

5 . 人口迁移是区域人口结构、城镇化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985~2020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规模从约1100万人增加至5168万人,而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也在2020年末达到63.89%。下图示意2000~2020年中国各区域人口迁出率、人口迁入率,其中人口净迁出率=人口迁出率-人口迁入率(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0~2020年,我国(     
A.东部地区人口净迁入增幅持续增大B.中部地区人口回流趋势增强
C.东北地区人口净迁入降幅变化平稳D.西部地区人口外流规模增大
2.现阶段东部地区依然是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入地区,主要是因为东部地区(     
A.生活消费成本较低B.交通通信发达C.自然环境优越D.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3.我国人口大量迁入城镇可能会导致我国乡村地区(     
A.耕地撂荒现象明显增多B.新宅基地数量剧增
C.家庭老幼人口占比下降D.人地矛盾更加突出
2023-07-16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一个地区的大气CO2浓度会受到大气运动、植被、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图示意浙江临安站不同季节大气CO2低层浓度差异的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大气CO2低层浓度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白天高于夜晚B.夏季高于冬季
C.冬季日较差小D.夜晚年较差大
2.临安站大气CO2低层浓度日变化趋势的成因是(     
①日出后大气垂直运动增强②白天植被的光合作用加强
③日落后工业生产强度减弱④夜晚植物呼吸作用会增强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3.大气中CO2浓度增加会导致(     
A.粮食产量减少B.极地冰川面积增大
C.地面辐射减弱D.沿海地下水水质变差
2023-07-08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改革开放以来,川渝地区人口区际流动以人口净流出为主,人口主要流向西藏、新疆、广东、福建、江苏、浙江、上海7个省市。每年秋季部分川渝人会到新疆采棉,有经验的采棉人总是先到南疆再去北疆。下图示意2000~2016年川渝地区流动人口数量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川渝人口流入江浙沪和新疆的异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务工行业相同B.年龄结构不同C.工作时长相同D.外出目的不同
2.川渝采棉人先到南疆再去北疆的主要目的是(     
A.延长务工时间B.增加日均收入C.提高务工效率D.遵循政府规定
3.2010年以来川渝地区的人口流动趋势对当地的影响是(     
A.提高城镇化水平B.提高农业科技水平C.抑制房地产过热D.加剧人口老龄化
2024-05-22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承德市部分示范性高中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2021·江苏南通·三模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8 . 厚田沙漠东临赣江,冬、春季裸露的赣江河床是其主要沙源地。区内沙岭纵横,沙山广布,沙粒起动风速(使沙粒开始运动的临界风速)达8米/秒,远超西北地区的4.5米/秒。左图为厚田沙漠位置图,右图为厚田沙漠景观图。厚田沙漠的治理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取得一定成效,但近些年沙漠有“长大”的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西北地区沙漠相比,厚田沙漠沙粒起动风速大的主要原因是(     
A.沙粒粒径小B.地形平坦开阔C.风力较强劲D.沙粒湿度大
2.厚田沙漠冬、春季的主导风向是(     
A.西北风B.东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
2023-10-13更新 | 322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存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检地理试题

9 . 人口分布基尼系数能反映人口分布的集中程度,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为0,基尼系数越接近0表示人口分布越均衡。图示意2000~2020年我国各省(区、市)基尼系数变化与省会人口占比变化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能体现两个时间段我国各省(区、市)人口分布趋势是(     
A.2000~2010年趋向于分散B.2000~2010年趋向于均衡
C.2010~2020年更趋于集中D.2010~2020年趋向于均衡
2.省域人口分布变化主要的直接动力是(     
A.省会对人口吸引力的提升B.户籍制度的限制性降低
C.乡村振兴战略有效推行D.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3.各省(区、市)人口分布基尼系数的变化给省会城市带来的影响有(     
①生态环境不断改善②就业压力上升③交通拥堵问题严重④住房压力不断下降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0 . 下表示意2000、2010、2020年中国各区域人口分布基尼系数变化。基尼系数变小,人口分布趋于均衡化;反之,人口分布集中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年份2000年2010年2020年
全国0.7110.7180.735
胡焕庸线两侧东南半壁0.5170.5340.566
西北半壁0.7540.7480.752
四大地区东部0.3650.3980.427
中部0.3020.3050.336
西部0.7730.7650.771
东北0.4490.4590.504

1.2000~2020年,我国人口(     
A.东密西疏格局已根本改变B.分布趋于分散状态
C.分布在西北半壁,趋于分散D.整体向少数地区集聚
2.相对于人口集中化趋势,人口均衡化趋势有利于我国(     
①缓解人口集中带来的“大城市病”②实现经济的规模化效益
③协同区域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④人口流失区域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持续飙升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2-06-1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