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沪、苏、浙三省市,地域相连,文化相近,经济相融,人员相亲。然而,它们分属不同行政区划,各省市出现招商引资大战,重复建设,壁垒重重等问题,阻碍了长三角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

材料二: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近些年来上海正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构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化、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下图为上海大都市圈局部区域示意图。

   

(1)有专家建议调整行政区划,构建大上海经济区,试分析此建议的好处。
(2)列举上海大都市的主要辐射功能。
(3)为上海大都市圈城市群的协同发展献计献策。
2023-06-19更新 | 37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六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红水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是珠江水系干流西江的上游,全长638千米,河段多峡谷、险滩,水流湍急,不利于船只航行,但水量大,落差集中,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水电开发、防洪及航运规划中的重点河流。红水河的红色来自上游的红土地,其含沙量居广西诸大江河之首。

(1)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水电除外)。
(2)分析影响红水河上游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并提出合理化的治理对策。
(3)有人建议对红水河进行大规模开发。你是否赞成?请结合红水河水电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带来的影响,就其中一种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2023-12-11更新 | 201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东华大学附属奉贤致远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风的变化程度和强弱会引起其他气象要素变化,探究风场时空分布及其历史变化规律,可为气候预报预测和风能科学利用提供重要参考。辽宁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受风影响的时间长、范围广,风速变化特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辽宁省是东北地区重要省份,农业的发展程度较高,由于长期受大风等恶劣天气影响,农业受灾范围广,经济损失严重。同时,辽宁省是能源消耗大省,历史上大规模的开发使省内常规能源濒临枯竭。




(1)分析辽宁省1964—2019年风速的空间分布特征。
(2)判断辽宁省1964—2019年平均风速最大的季节,并说明原因。
(3)结合辽宁省的资源现状及平均风速时空演变特征,提出辽宁省防风减灾工作和风能科学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2022-05-23更新 | 652次组卷 | 8卷引用:5.3 大气的水平运动-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微考点训练(全国通用)
21-22高二下·上海浦东新·期中
综合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2021年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协同发展开局之年,长江经济带各城市之间如何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备受各界关注。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是著名的“黄金水道”。长江经济带涵盖11省市,6亿多人口,贡献全国40%以上的经济总量。近年来,长江流域水污染日益严重。习近平主席曾多次强调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经济更协调的黄金经济带。


材料二:近日,华东师大发布了“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能力指数(2020)”。上海连续六年位居榜首,龙头作用显著。该指数认为,长三角地区和中上游之间的协同发展具有较大潜力。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1)简述长江经济带有哪些优越的区位条件。
(2)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分析长江成为中国“黄金水道”的原因。
(3)从流域综合治理的角度,提出长江流域治理水污染、改善水生态的对策。
(4)从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角度,为长三角和中上游之间的协同发展提出建议。
2022-06-16更新 | 729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5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海陆间水循环包括的环节____(填字母)。
(2)环节b表示____,下列地理现象中具有环节b作用的是____(单项选择题)。
A.青藏高原冰雪融水B.长江水奔流入海
C.我国夏季风的东南风D.热带雨林植物蒸腾作用
(3)古诗云“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从水循环角度解释,它可通过水循环环节____(填字母),实现东到海。要使d环节容易,则地表起伏____(大/小),植被覆盖率____(高/低)。
(4)中央电视台热播剧《红旗渠》,表示从山西漳河引水到河南林县,历经十年修建的调水工程,红旗渠对水循环最主要影响是____
(5)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在于____(单项选择题)。
A.使地表的水体呈现气、液、固三态变化B.使地球表面水资源均匀分布
C.塑造地表形态D.促进太阳辐射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干旱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6)请同学为北京市建成“海绵城市”献计献策,列举至少两项的可行措施?
6 . 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____,②____,④____,⑤____
(2)图中①②③④环节表现出的水循环类型属于____循环。
(3)下列现象中,具有图中②环节作用的是(     
A.塔里木河河水蒸发B.影响我国的夏季风C.影响我国的冬季风D.高山冰川融化
(4)按水循环原理,可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的措施是(     
A.拦蓄和利用雨水B.跨流域调水C.修建水库D.铺设防渗膜
(5)请同学为建成“海绵城市”献计献策,列举至少三项的可行措施。
7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海陆间水循环包括的环节____(填字母)。
(2)环节b表示____,下列地理现象中具有环节b作用的是____(单项选择题)。
A.青藏高原冰雪融水                    B.长江水奔流入海
C.我国夏季风的东南风                    D.热带雨林植物蒸腾作用
(3)古诗云“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从水循环角度解释,它可通过水循环环节____(填字母),实现东到海。
(4)中央电视台热播剧《红旗渠》,表示从山西漳河引水到河南林县,历经十年修建的调水工程,红旗渠对水循环最主要影响是____
(5)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在于____(单项选择题)。
A.使地表的水体呈现气、液、固三态变化B.使地球表面水资源均匀分布
C.塑造地表形态D.促进太阳辐射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干旱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6)请同学为北京市建成“海绵城市”献计献策,列举至少两项的可行措施?
2023-12-2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地理(高一上期末 鲁教02卷)-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通关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蚕业看中国,中国蚕业看广西。”2020年9月,广西蚕桑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调研组赴江苏、浙江考察调研。江浙地区桑蚕丝绸业历史悠久,其优势地位一直保持到20世纪90年代。2005年以来,广西桑蚕产茧稳居全国首位,从最初的“东桑西移”,演进为“东丝西移”“东绸西移”,实现了产业升级。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桑蚕业时空分布示意图”。下表为“2017年我国主要桑蚕产区每亩桑园产茧量情况(单位/千克)”。

材料三广西平怀村在桑树林间套种蔬菜和红薯,红薯加工粉丝,桑叶养蚕,桑枝造纸、生产食用菌,蚕粪等形成的蚕沙和废弃食用菌棒用作农家肥还田,开发桑葚采摘等农家乐,产品逐渐多元化,形成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平怀模式”。

省份广西江苏广东浙江四川云南
产茧量97.6766.6461.7844.0741.5440.06


(1)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浙地区桑蚕产业萎缩的原因。
(2)与其他省份相比,说明广西产茧量大的原因。
(3)简述“平怀模式”对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乡村振兴的启示。
(4)试为广西桑蚕产业化发展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2022-04-24更新 | 451次组卷 | 8卷引用:地理热点186 农业种植—套种-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全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狙击与专项突破
9 . 【案例分析】

案例名称:区域开发

案例资料:庄浪县位于甘肃省东部。降雨偏少,光热资源丰富,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县95%的地形是山地和丘陵。庄浪人用34年时间,将万亩荒山坡地改造成了90多万亩的梯田。改造过程中,摸索出“山顶乔灌戴帽,山湾梯田缠腰”的生态梯田模式。但到2013年庄浪县仍属于特困县。下图示意庄浪县分布和庄浪梯田照片。




案例思考:
(1)据材料说出该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分别说明生态梯田模式中“戴帽”“缠腰”措施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
(3)请你为庄浪县脱贫致富献计献策。
2023-01-24更新 | 14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临猗县临晋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10 . “海绵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优势,下雨时“海绵城市”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干旱时“海绵城市”将蓄存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示意“海绵城市”原理。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海绵城市”各个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表述正确的是(     
A.湿地公园、污水处理厂可以净化水质B.树木、草坪大量吸收大气降水和地下水
C.河流、湖泊改变降水量的季节差异D.城市小区、拦水坝可以增加下渗水量
2.某班同学为北京市建设“海绵城市”献计献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①扩大绿地面积②地面铺设透水砖③禁止开采地下水④治理水污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