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1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99年小浪底水库下闸蓄水,2002年开始实施调水调沙,2015~2016年由于来水来沙太少以至调水调沙中断。黄河调水调沙显著影响了尾闾河道和河口海岸地区的地貌演变。下面左图为2001~2017年黄河尾闾河道冲淤年内变化示意图,右图为1986~2017年黄河尾闾河道月平均径流量变化示意图。

(1)简述2001~2017年黄河尾闾河道冲淤年内差异,并对此做出解释。
(2)与2001~2005年相比,分析2006~2015年黄河尾闾河道汛期冲淤量变化的原因。
(3)结合右图,说明小浪底调水调沙对黄河尾闾河道汛期的影响。
昨日更新 | 2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辽阳石油化纤公司高级中学高三选考科目模拟联考地理试题(一)
2 . 下图为“北半球某热带岛屿的地质地貌结构示意图”,该岛全年高温多雨,河流短促,植被覆盖率高。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的角度解释该岛屿的成因。
(2)简述甲河谷的形成原因。
(3)在图示大陆架海域钻探,能否发现有石油存储?为什么?
(4)为什么A河没有形成三角洲?
2023-12-15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联合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地理试题(三)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3 . 顿河是俄罗斯第三长河,春季径流量占年径流量65%—80%,该流域南部地区是俄罗斯重要的粮食产区。1949年以来,顿河流域先后建成了伏尔加—顿河运河、齐姆良斯克水利枢纽和众多水库。下图示意顿河流域水系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顿河流域的特征,正确的是(     
A.流量较小且年际变化小,流经平原,流速缓
B.由于河流上游地区冬季结冰,所以凌汛现象普遍
C.因为冰川融雪和夏季降水补给,所以汛期为夏季
D.该区域人口稀少,封冻期长,所以干流上无桥梁
2.顿河上游春季径流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A.春季降水量大B.春季气温高C.冬季积雪量大D.春季用水少
3.顿河流域开发对亚速海的影响是(     
A.海水盐度降低B.海域面积缩小C.渔业资源减少D.通航能力减弱
4 .        下图为2018年我国部分省区弃风率图,“弃风”是指在风电机组设备状态正常、风况良好的前提下,风电场被迫暂停部分机组发电的现象。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新疆弃风率较高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①风电开发成本很高②当地耗电量小③对外输电能力不足④风电技术不成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少图中省区“弃风”现象的是(     
A.大力引进高耗能类工业B.开发风力发电新技术
C.杜绝风电项目的再增加D.加快并网跨区域输电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亚速海是俄罗斯和乌克兰南部一个被克里木半岛与黑海隔离的内海,长约340千米,宽135千米,面积约37600平方千米。亚速海平均深度约8米,最深约14米,是世界上最浅的海,冬季大范围封冻。下图示意亚速海地理位置及周边地区。

(1)推测亚速海表层海水流动方向,并说明判断依据。
(2)一艘游轮自亚速海通过刻赤海峡进入黑海,指出该游轮吃水深度的变化状况,并简析原因。
(3)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以作为淡水资源,但亚速海海冰开采较少,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2023-12-03更新 | 290次组卷 | 3卷引用:地理(辽宁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蓝藻在水体中存在上浮、下沉的垂直迁移活动,其垂直迁移受外界风速和内在的蓝藻体内碳水化合物浓度共同影响:风速较小时,蓝藻更易上浮;蓝藻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的密度较大,导致蓝藻整体下沉,而蓝藻体内的酶能参与碳水化合物的消耗,水温越高,酶的活性越强,其效果远超光合作用增强而多合成的碳水化合物。

材料二:水华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主要是由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污水进入淡水水体后,蓝藻等藻类大量繁殖形成的。蓝藻水华频繁爆发是太湖(如图)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多集中在每年春末到秋季。20235月,某次来自内陆的冷性反气旋过境,太湖蓝藻迅速下沉,降低了蓝藻危害。

(1)简述太湖蓝藻水华频繁爆发的主要原因。
(2)气候变暖导致太湖蓝藻危害加重,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3)分析2023年5月该次冷性反气旋过境促使蓝藻下沉的原因
2024-03-02更新 | 194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月联考地理试卷
7 .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雾霾污染是PM2.5(粒径小于2.5μm细颗粒物)浓度过高导致,已经成为跨区域的环境问题,其形成和发展除与能源消耗、工业废气和烟尘排放、机动车尾气排放等人为因素密切相关外,还与大气运动密切相关。下图示意我国南方局部区域某年12月某日海平面与相应5000米高空等气压差分布图(单位:hPa),其数值大小能反映近地面和高空气压分布状况(其数值越大,说明近地面气压越高,高空气压越低)。图中一城市该日出现严重雾霾天气。


(1)在下面方框中绘制图中甲地高空风向(用箭头表示)

(2)仅考虑大气运动,说出该日出现严重雾霾天气的城市,并说明原因。
(3)说出上述城市为减轻雾霾现象可采取的措施。
(4)该日武汉市昼夜温差较小,试从大气受热原理的角度解释原因。
2024-01-09更新 | 19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省重点高中五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铃薯被誉为全营养食物,除了淀粉,蛋白质、维生素、钾和钙等含量也很丰富,是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之外),还可做蔬菜及高附加值食品、工业和医药制品的原料。马铃薯耐寒、耐旱、耐贫瘠,对环境适应性强,最适宜生长在孔隙度大的土壤中,我国种植面积与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我国传统粮食作物产量虽连续多年增长,未来20年内仍需增产1亿吨粮食,才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目前我国马铃薯作为主粮的存在感低,马铃薯“主粮化”势在必行。下图示意我国马铃薯种植区分布(下图)及我国马铃薯消费构成(下图)。


   
(1)简析马铃薯作为主粮存在感低的主要原因。
(2)描述我国马铃薯的消费结构特点。
(3)解释我国推进马铃薯主粮化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原因。
2023-06-14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日月山位于青海湖东侧,属祁连山支脉,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夏季日月山东侧降水多。青海湖在地质历史时期曾作为黄河水系古布哈河—倒淌河的一个“过境湖”,后期由于日月山的隆起而发生巨变。下图示意青海湖周边地形图。

(1)分析夏季日月山东侧降水多的原因
(2)简述日月山隆起对该地区水系特征的影响
(3)分析倒淌河经常季节性干涸的自然原因
2022-09-12更新 | 611次组卷 | 15卷引用: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10 .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③表示地面辐射,与太阳辐射相比地面辐射为____辐射,其放出的绝大部分热量会被大气吸收使大气增温,所以____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2)图中⑤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中的____作用,该作用强烈时,白天气温一般会____(高.低)一些。
(3)图中②表示____,其方向与③相反,能够把热量还给地面,这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③带来的热量损失,对地面起到了____作用。
(4)试用大气受热的相关知识解释通常晴朗天气时昼夜温差较大的原因____
2018-12-14更新 | 42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