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4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列关于风暴潮的危害说法正确的有(     
①台风(或飓风)风暴潮来势猛,最具破坏力②我国北方远离台风源地,因此没有风暴潮现象③风暴湖可冲垮堤防,淹没农田和城镇,破坏海岸工程
④风暴潮会给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和国防建设带来巨大损失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地理试题
2 . 副热带海区炎热少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比赤道海区的盐度____(高/低)。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地理试题
3 . 简述上海建设海绵城市可以采取的措施。____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地理试题
4 . 简述针对风暴潮可以采取的防灾减灾措施____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地理试题
5 . 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北部湾城市群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北部湾城市群的发展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及与东盟国家的开放合作具有重要意义。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部湾城市群地跨广西、广东、海南三省区,背靠大西南,东邻粤港澳,面向东南亚,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广西南宁、广东湛江、海南海口作为“一核两极”中心城市,引领该城市群协作发展。

材料二:“骑楼”建筑是华南港海文化区的典型民居,在南宁、湛江、海口都能看到骑楼的下层临街部分为柱廊式人行道,上层部分骑跨在柱廊式人行道上。

(1)在城镇化进程中,人口迁移影响人口规模的变化。人口迁移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2020年接收广西人口流入前两位的______________(填省级行政单位简称);影响广西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
(2)骑楼是适应自然环境的一种特色民居。结合北部湾地区的气象气候特征,说明骑楼下层设计成廊道的理由。
(3)城镇化过程中带动了中心城市的繁荣。请你为北部湾城市群建设吸引人口回流提出合理化建议。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6 . 川西藏东、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三个区域虽紧密相连,但自然和人文特征有较大差异。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川西藏东区山川、河谷纵列相间分布,地质灾害频发。

(1)川西藏东区是地震多发区。2020年,该地区共发生大小地震25次,地震多发的原因是其位于_______地震带上。地震虽破坏性大,但地震波却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重要手段。请说明地震波作为划分地球内部结构的依据。_______
(2)川西藏东山区面积广大,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为有效防止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哪些防治措施?

云贵高原区河谷宽缓,盆地相间,农田密集,自然景观与少数民族多元的人文景观紧密融合。

(3)云贵高原是世界上典型的_______ 地貌分布区,影响该地貌在云贵高原广泛发育的主要自然因素_______
A.土壤   B.地形   C.岩层   D.植被
(4)独特的地貌条件使这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建设的首选地。FAST的核心目标是搜寻和发现射电脉冲星,其发现的第一颗脉冲星是距离地 球1.6万光年,编号为J1859-0131(又名FP1-FAST pulsar #1)的星体。该脉冲星所属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

四川盆地又称紫色盆地,紫色土含有丰富的钙、磷、钾等营养元素,肥力较高。

(5)颜色是土壤最明显的特征。影响紫色土颜色的主要因素是        _。
A.地形B.母质C.时间D.人类活动
(6)【不定项选择】腐殖质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某研究员在对四川盆地不同采样点上的紫色土进行实验室分析时,制作了下图。据图可以研究          

A.土壤深度与腐殖质碳量的关系
B.不同植被类型与腐殖质碳量的关系
C.不同植被类型与土壤深度的关系
D.不同植被类型与土壤质地的关系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汇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令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

看到以上消息,上海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们对此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下左图为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下右图为地质年代示意图。

(1)按地质年代,该区域最古老岩层至少形成于____代。
(2)在右图“地质年代示意图”中,写出哺乳类动物对应的数字____
(3)同学们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因失误把许多资料混淆在一起,请你试着帮助他们进行资料整理,选择与恐龙化石标本所属的地质年代匹配的内容,并将数字代号填入表内。1地球几乎全被海洋覆盖;2我国的大陆轮廓基本形成;3地球陆地基本形成一片泛大陆;4地表逐渐形成如今的海陆分布格局;5爬行动物盛行;6人类出现;7出现鱼类;8哺乳动物大发展;9海生藻类植物繁盛;10海洋中形成最原始的生命体;11蕨类植物发展;12被子植物发展;13裸子植物发展;14是重要的石油生成时期;15是重要的成煤时期。
恐龙化石标本所在岩层的地质年代
a.海陆轮廓特点____
b.生物演化特点____
c.成矿特点____
2024-06-0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大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8 . 古生物科考队在青藏高原中部发现一个古植物化石群,采集到了大量叶、果实、种子(如兔耳果,推测该树种是一种高大的乔木)等化石,推测距今约4700万年,同时期棕榈、红树林等植被的分布范围可达北极图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兔耳果是(     
A.蕨类植物B.裸子植物C.被子植物D.藻类植物
2.兔耳果化石所在地层形成于(     
A.侏罗纪B.古近纪C.泥盆纪D.石炭纪
3.兔耳果生长的年代,气候(     
A.炎热干燥B.寒冷干燥C.高温多雨D.无法判断
2024-06-0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大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2024高一下·上海·专题练习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材料一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简称长三角一体化”)被列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共同构成中国区域发展新格局。

材料二   长江经济带覆盖11个省市,面积占全国的1/5,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

材料三   1为新时期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示意图,图2为上海至琉球群岛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图,图3、图4为两种流水沉积地貌。

1

2

3                                 4

(1)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本因素之一。长江经济带内江西、湖南一带的山地丘陵地区,多发育红壤,该土壤“酸”的特性主要和____(双选:母质/地形/气候)有关,“瘦”的原因是位于____气候区,降水丰富,淋溶作用强,有机质积累少;气温高,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作用____(强/弱),农民改善其“黏”的状况主要对策是____(补充熟石灰/掺沙)。但长江经济带内平原和盆地地区肥沃的_____(黑土/水稻土),加上暖湿的气候,成为我国主要“粮仓”之一。
(2)图1中甲____(填岛屿名称)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有史为凭,有法为据。乙海域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该渔场渔业资源丰富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由于过度捕捞,渔业资源日趋减少,为此,国家在鱼类生长最迅速的5—9月份实施____(休渔/禁止海水养殖)制度,9月开渔,该季节渔民出海最害怕遭遇到的气象灾害是____(沙尘暴/台风),因为该类灾害还会引发____(赤潮/风暴潮),出海捕鱼安全性极差。
(3)上海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最有可能位于____(填“图3”或“图4”)地貌上。长三角地区将____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到长江上游的成都、重庆等地区,以获得上、下游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
(4)长三角一体化促进了区域城市化发展,衡量城镇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____,目前长三角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是____
(5)图1显示连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的铁路是____。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区、粤港澳大湾区相比,长江经济带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表现为____(腹地广阔/矿产丰富/农业薄弱/海运便利)
(6)下列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长江经济带的主体功能是提供生态产品
②发挥上海、武汉、成都的核心作用,推行新型城镇化
③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④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统筹建设水运、陆运、空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6-02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一地理期末模拟卷(上海专用,必修二全册)-学易金卷: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大瑞铁路大理至瑞丽铁路既是长江经济带南翼沪瑞通道的西端,更是中缅国际铁路重要组成部分。该铁路全长约331公里,但桥隧比(桥梁和隧道长度占全线总长的比例)达76.5%202258日,经过建设者6年多的艰苦奋战,大瑞铁路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由6座隧道组成的特长隧道群全部贯通。大瑞铁路的大保段大理至保山段计划于年内6月开通运营。图1为中缅国际铁路示意图,图2为大瑞铁路示意图,图3为大瑞铁路保山段的施工现场图。

1                                                         2

3

(1)大瑞铁路沿线复杂的自然环境,给铁路建设带来重重困难:沿线山高谷深,地势起伏____,需要逢山开凿____、遇谷搭建____,造成大瑞铁路建设桥隧比高,建设成本高;沿线多断裂带,地壳运动活跃,建设过程中经历了近百次里氏3至6级的____灾害,复杂的地质条件加剧了施工困难;沿线____(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茂密,增加工程建筑材料的运输困难;夏季因气候____(高温潮湿/高温干旱),多蚊虫滋扰,威胁建筑工人身体健康;大瑞铁路修建过程中还需要避免产生________等环境问题。
(2)修建大瑞铁路的决定性因素和保障性因素分别是(     
A.自然因素   经济因素B.社会因素   经济因素
C.经济因素   技术因素D.技术因素   自然因素

(3)大瑞铁路建成通车前,大理到瑞丽的交通方式主要依靠____(内河运输/公路运输);全线建成通车后,将结束云南保山、____、瑞丽等少数民族聚居区不通火车的历史,瑞丽市国民经济中的____(工业产值/国际贸易服务产值)比重将大幅度上升。
(4)简述大瑞铁路建城的意义。
2024-06-02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一地理期末模拟卷(上海专用,必修二全册)-学易金卷: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