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扬州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运用立杆测影的方法定方位,具体步骤如下表所示。下图为该小组绘制的实验原理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实验步骤具体操作.
第一步立一根垂直于水平地面的竹杆,以杆基为圆心、适当距离为半径、在杆影一侧画半圆
第二步标记当天杆影顶端落在半圆上的两点M、N
第三步将这两点与圆心连接,画出一个等腰三角形
第四步根据等腰三角形顶角角平分线OP确定方位

1.图中OP指示的方位是(     )
A.正东B.正西C.正南D.正北
2.若实验当天OP方向的杆影为一年中最短,则实验当天为(     )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2022-07-01更新 | 27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读下面两幅图,分别表示北半球某地的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左图表示“热力环流示意图”,请将图中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值按从大到小顺序____
(2)完成甲乙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标出空气流动方向、地面冷热状况)
(3)若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仅从热力因素考虑,图示时刻为____(填白天或夜晚)。
(4)一般状况C地是____天气。气温日较差____(大或小),理由是____
(5)画出A地的风向。
2023-11-10更新 | 20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滨海县东元高级中学、盐城大丰区新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京(116°E,40°N)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于2022年6月22日在校内开展了主题为太阳视运动和太阳高度的相关学习活动。


在下图中画出夏至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并在适当位置分别标出日出、日落和正午。
   
2023-09-06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启东市东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尤卡坦半岛终年受信风带控制,当西海岸海风登陆时,遇到陆地上稳定的信风,徘徊不前,形成海风锋,为沿海地区带来一定的降水。一般情况下,温度相同时湿空气要比干空气密度小,当冷暖、干湿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时,干湿状况对气团密度的影响更大。下图示意尤卡坦半岛位置和地形。



(1)在方框中画出尤卡坦半岛西海岸海风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要求图中标出气团性质、运动方向和云团位置,并标明东西方向)

(2)研究发现尤卡坦半岛夏季午后海风锋出现频率较高,试分析原因。
(3)比较图中①②两处植被类型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2022-12-07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熟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抽测二地理试题
5 . 读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读图乙,在公转轨道上标出地球公转方向,在A处用阴影画出夜半球部分。
(2)读图乙,写出ABCD代表的北半球的节气。A____,B____,C____,D____
(3)图甲表示的节气是图乙中____(填字母)位置的光照图;
(4)读图乙,图中四个位置最靠近近日点的是____;当地球处于近日点时,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
(5)读图甲可知,此时AB为____(晨、昏)线。
(6)读图甲,此日A点的昼长为____小时,此日A、B、D三地按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的排序是____,按夜长由长至短的顺序是____
(7)图甲中,A地的地方时刻为____时,D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在炎热的夏季能取得较好的纳凉效果。左图为我国南方地区的传统民居景观图,右图为该民居位置示意图。

(1)形成穿堂风的根本原因是____
(2)白天穿堂风风力比较大的天气是____(晴天或阴天),原因是____
(3)下图为山林与石质地面之间的热力环流图,请用箭头标出气流运动方向,并画出近地面和高空的等压面。

7 . 读图(阴影表示夜半球),此时地球公转的速度越来越慢,完成下列小题。

(1)A、B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____km。
(2)描述南京在图示时的昼夜长短及未来三个月变化状况。
(3)估算N点极昼、极夜的天数并阐述产生差异的原因。
(4)在下图中绘制A点6月22日前后到12月22日前后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图,并标出6月22日和12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数值。
2023-11-17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如皋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考试(二) 地理试题
8 . 某校学生对大气部分内容开展了研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搭建大气部分知识结构

(1)填写完成“大气”部分知识结构

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

任务二:绘图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2)图1为学生绘制的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请指出图中出现的三处错误。(标出错误处的序号)

错误序号1:____;错误序号2:____;错误序号3:____

任务三: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如图2所示,北方冬季多采用温室大棚栽培喜温植物。


(3)温室大棚能有效减少热量散失,与大气的____作用类似。
(4)深秋的清晨,当农民打开温室大棚工作门后,棚内空气与棚外空气会形成气流循环。在答题卡相应图中用箭头标出气流循环运动方向。
9 . 下图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对流层中“热力环流原理”过程中所绘制的示意图,1000米为高空,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在上图中用箭头在上图标出环流模式。
(2)甲、乙、丙、丁四点,气压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分别为____;甲、乙、丙、丁四点,气温由低到高排列的顺序是____
(3)上图中的热力环流状况如果出现在深秋时节,从大气的热力作用的角度分析,则甲、乙中易出现大雾天气的是____,并说明理由____
(4)上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有____,其中C处风向是____
(5)上图中A、D两处相比,____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____
(6)上图中①多____天气,②多____天气,①、②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江西省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因热力环流而形成的湖陆风现象明显。

材料二图1为鄱阳湖位置示意因,图2为水循环示意图。



(1)形成湖风的时段为____(填“白天”或“夜晚”),在图3中标出热力环流的箭头并绘制近地(湖)面的等压面____

(2)运用热力环流原理,描述鄱阳湖与周边陆地之间湖风形成的过程。
(3)图中湖泊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有________
(4)若植被遭受严重破坏,则水循环环节④的水量可能____(增加、减少),⑤的水量可能____(增加、减少)。
2022-12-1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