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3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湖南省常德市以低山丘陵为主,地质灾害频繁,其中1516—1987年发生地震35次。由于前期降水量大,2020年7月6日16点55分,常德市石门县南北镇潘坪村雷家山隐患点发生大规模滑坡。本次滑坡塌方约300万立方米,直接毁坏1座小型电站、省道公路约1千米、造成大量财产损失。因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滑坡发生前潘坪村居民33人全部安全撤离,未造成伤亡。下图为潘坪村雷家山滑坡灾害前后对比影像。

(1)依据材料,推测常德市本次滑坡产生的主要原因。
(2)举例说明地理信息系统在本次滑坡灾害中的作用。
(3)如果你在野外突然遇到滑坡,应如何自救。
2 . 读我国东部雨带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一般年份当雨带推移到Ⅰ区时,长江流域此时出现的天气为
A.梅雨B.春旱C.伏旱D.暴雨
2.如果夏季风势力比正常年份强,若在7月之前,雨带就推移到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的灾害是
A.北涝南旱B.北旱南涝C.南北皆旱D.南北皆涝
2019-02-20更新 | 453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两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期中地理试题(蚌埠田家炳中学、蚌埠第五中学)
3 . 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和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该循环最重要的地理意义是_______
(2)如果该地区植被遭到破坏,可能会对该地区的水循环造成什么影响?
(3)如果A处城市过量开采地下水,可能会对当地环境产生什么影响?

4 . 大澳大利亚湾的冬季在强风控制下风浪甚大,素以风大浪高闻名,以致船舶难以停泊。希利尔湖位于该湾西部的中岛上,它是一个咸水湖,湖水的颜色会随着盐度的增大呈现出从淡绿到深红的色调变化。

根据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冬季控制大澳大利亚湾强劲大风的风向是(  )
A.西北风B.东北风
C.西南风D.东南风
2.如果希利尔湖的颜色可随季节发生变化,下列哪个月份该湖湖水最可能呈现出深红色(  )
A.3月B.6月
C.1月D.9月
2016-11-27更新 | 1453次组卷 | 2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育才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坦桑尼亚盆地位于坦桑尼亚东部海岸、东非海岸中段,形成于二叠纪至早侏罗纪,是东非被动大陆边缘盆地体系的一部分。盆地面积18.8×104km2,海上面积13.1×104km2。近几年,坦桑尼亚盆地发现了14个大中型气田,使得坦桑尼亚成为全球深水油气勘探的焦点。研究发现,坦桑尼亚盆地受地壳运动和海进海退的影响,形成众多河流相、三角洲相和边缘海相碎屑沉积物,且不同沉积物之间存在不连续面。(注:烃源岩是指富含有机质、大量生成油气与排出油气的岩石,其产生的油气会沿断层上升至地层间的封闭区域,从而集聚成油气矿藏。)下图示意坦桑尼亚盆地地层地质剖面。



(1)指出坦桑尼亚盆地的主要地质构造类型及其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外力作用。
(2)判断坦桑尼亚盆地烃源岩的岩石类型及该类岩石的特点。
(3)推测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最可能形成天然气藏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6 . 下图所示猴面包树,该树种树干虽然很粗,木质却非常疏松,这种木质最利于储水。每当旱季来临,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它会迅速脱光身上所有的叶子。一旦雨季来临,它就利用自己粗大的身躯和松软的木质代替根系,如同海绵一样大量吸收并贮存水分,待到干旱季节慢慢享用。据此回答下题。

1.依据材料可以推测该树种主要分布的气候类型为(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
2.可以推测该树种可能主要分布在(     
A.东非高原B.地中海沿岸C.中亚D.印度

7 . 沙丁鱼喜凉水,水温14 -20℃是它们最喜欢的温度范围,好群居,以大量的浮游生物为食。厄加勒斯附近浅滩是南半球沙丁鱼的主要聚集地,每年当一股低温的沿岸流在厄加勒斯浅滩出现并向北流动时,沙丁鱼便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大迁徙,形成壮观的“鱼带”。下图示意非洲南部沿海等温线及洋流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推测沙丁鱼大迁徙的可能路线是
A.路线1B.路线2C.路线3D.路线4
2.沙丁鱼从厄加勒斯浅滩大迁徙的时段大约是
A.5、6、7月B.8、9、10月C.11、12、1月D.2、3、4月
3.在沙丁鱼大迁徙的时段里,一艘轮船日出时从厄加勒斯角出发前往开普敦。期间船员看
到的现象可信的是
A.出发时船桅杆的影子朝向西北B.轮船航行中顺风顺水
C.岸上树林枯黄叶落D.轮船航行中常有阴雨天气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七百弄乡位于广西西北,处于云贵高原的边缘和斜坡地带,拥有世界上发育最典型、 分布密度最大的峰丛洼地。峰丛是基座相连的成片山峰,山峰环绕着洼地。七百弄峰丛洼地与路南石林、桂林峰林并称为中国的三大典型岩溶地貌(或称喀斯特地貌),七百弄是其中 知名度最低的一个,几乎无人知晓。七百弄人的饮水,是依靠水柜解决的。水柜,就是收集雨水的蓄水池,当地人称“水柜”,可能含有“珍贵”的意思。下图分别是七百弄地理位置图和峰丛洼地地貌景观图。

材料二       七百弄乡是广西贫困山区的代表,这里山高洼深,石多土少,生态环境脆弱,交通非常不便。上级政府在开展精准脱贫调研时,得知当地的鸡自小生态教养,肌肉结实,肉质细嫩,历来是当地的菜肴佳品后,决定将七百弄鸡养殖作为当地精准脱贫的一大主导产业。

(1)推测峰丛洼地的形成过程。
(2)分析七百弄峰丛洼地知名度低的原因。
(3)简析水柜形成的自然地理背景。
(4)指出当地政府促进七百弄鸡养殖产业的发展可采取的措施。
2019-01-21更新 | 34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安徽省淮北市2019届高三12月联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9 . 下图为某岛屿区域略图,该岛屿降水充沛。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1.该岛屿降水充沛的主要原因为
①地形阻挡             
②受盛行风控制             
③寒流降温             
④受海洋影响大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该岛屿上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最有可能的是
A.商品谷物农业B.水田农业
C.畜牧业D.园艺业
3.近十几年来,岛屿上生物种类呈快速减少趋势,推测其主要原因是
A.岛屿封闭B.地形单调
C.降水过多D.人类破坏
2016-11-27更新 | 229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安徽六安一中高二下周末统测地理试卷

10 . 土壤是全球陆地系统中最大的碳库载体,其排放 CO2 的过程被称为土壤呼吸。土壤排放的CO2主要来自生物残体分解和根系呼吸,与土壤温度密切相关。受人类活动干扰,我国东北某山地植被群落发生了逆向演替(植物群落进行与演替系列顺序相反的逆向变化):红松阔叶林—阔叶杂木林—灌木林—草本。下图为该地不同演替阶段 8 月份土壤 CO2 排放量时间变化图(图中不同阶段的经纬度、海拔、坡度、坡向、土壤类型等要素差别不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红松阔叶林阶段土壤排放的CO2多于草本阶段,主要是因为红松阔叶林阶段(     
A.光合作用强B.生物种类多
C.凋落物多D.土壤温度高
2.红松阔叶林阶段土壤 CO2 排放量峰值明显滞后于草本阶段,是因为红松阔叶林阶段(     
A.林冠茂密B.根系发达C.土壤干燥D.植株高大
3.推断植被群落的逆向演替可能会(     
A.改善区域小气候B.加快海平面上升
C.降低雪线高度D.使温带作物种植北界南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