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5 道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21年3月23日,苏伊士运河因“长赐”号货轮搁浅而被堵,救援多日无效,引发全球关注,3月29日,借助潮汐的变化,搁浅货轮成功脱困,苏伊士运河恢复通航。读苏伊士运河地理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正常情况下,若有一艘货轮从红海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然后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那么,海水盐度的变化顺序是(     
A.低—高—低B.高—低—更低C.低—高—更高D.高—低—高
2.推测搁浅货轮成功脱困前一天可能的农历日期以及借助的潮水涨落情况是(     
A.农历初一左右落潮B.农历初六左右涨潮C.农历十五左右涨潮D.农历廿三左右落潮

2 . 地质历史上某一时代形成的层状岩石称为地层,它主要包括沉积岩、火山沉积岩以及由它们经受一定变质的浅变质岩。化石是存留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遗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化石在地质学上的意义是(     
①确定地球的年龄②确定地层的时代和顺序
③确定地壳运动的类型④推测古地理环境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地层是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B.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
C.生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进化的D.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高级、越复杂生物的化石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坦桑尼亚盆地位于坦桑尼亚东部海岸、东非海岸中段,形成于二叠纪至早侏罗纪,是东非被动大陆边缘盆地体系的一部分。盆地面积18.8×104km2,海上面积13.1×104km2。近几年,坦桑尼亚盆地发现了14个大中型气田,使得坦桑尼亚成为全球深水油气勘探的焦点。研究发现,坦桑尼亚盆地受地壳运动和海进海退的影响,形成众多河流相、三角洲相和边缘海相碎屑沉积物,且不同沉积物之间存在不连续面。(注:烃源岩是指富含有机质、大量生成油气与排出油气的岩石,其产生的油气会沿断层上升至地层间的封闭区域,从而集聚成油气矿藏。)下图示意坦桑尼亚盆地地层地质剖面。



(1)指出坦桑尼亚盆地的主要地质构造类型及其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外力作用。
(2)判断坦桑尼亚盆地烃源岩的岩石类型及该类岩石的特点。
(3)推测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最可能形成天然气藏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单选题-题组 | 容易(0.94) |
名校

4 . 暑假期间,家住成都平原的小明同学常会看到挂“豫×”“皖×”“苏×”牌照的收割机在农村揽活,从事粮食作物的收割。这些收割机跨区作业的足迹遍布多个省市区,北至黑龙江,南至海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暑假期间,成都平原待收割的粮食作物是(     
A.小麦B.水稻C.油菜D.棉花
2.推测东北地区见到这批收割机可能是在(     
A.3~4月B.5~6月C.9~10月D.11~12月
3.该粮食作物在海南一年可种三季,但在东北一年只能种植一季,是因为东北(     
A.纬度高,热量不足B.距海远,降水较少
C.人口少,地广人稀D.纬度高,光照不足
5 .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庆长假结束后,高德地图发布了《2018十一黄金周国民出行报告》,通过对交通大数据和旅游大数据的综合分析,解码国民长假出行百态。



推测国庆期间“拥堵病”严重的可能原因,并为交通部门和景区提出合理化的应对措施。
2019-03-14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陕西省201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联考文综地理试卷
6 . 下图为某岛屿区域略图,该岛屿降水充沛。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1.该岛屿降水充沛的主要原因为
①地形阻挡             
②受盛行风控制             
③寒流降温             
④受海洋影响大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该岛屿上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最有可能的是
A.商品谷物农业B.水田农业
C.畜牧业D.园艺业
3.近十几年来,岛屿上生物种类呈快速减少趋势,推测其主要原因是
A.岛屿封闭B.地形单调
C.降水过多D.人类破坏
2016-11-27更新 | 229次组卷 | 2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秘鲁东南部的圣母河流域雨量丰沛,但季节分配不均,6—8月为旱季,12月到次年3月为雨量特别大的雨季。该河流因盛产沙金而远近闻名,考察发现其金矿颗粒主要来源于南部山区的岩浆岩和变质岩中。地质学者在其河道的河床底部、边滩、河漫滩等位置均发现了沙金颗粒,河流两侧被牛轭湖围绕的古河漫滩是沙金的高富集区。图1为圣母河流域示意图,图2为图1中甲地的地质剖面图。


材料二图3为古河漫滩沙金富集区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1)图1中甲处为____(地貌类型),促使其形成的外力作用是____。甲以上河段河谷呈____形,主要由流水____侵蚀形成。
(2)图2中A、B、C、D为不同粒径的碎屑物质,粒径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____
(3)结合材料二,描述圣母河下游牛轭湖发育的过程。①→②:____;②→③:____;③→④:____
8 .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间自然差异显著,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产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再到青藏高原(        )
①区域面积依次减少,人口比重依次减小
②冬季气温逐渐升高,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人类活动逐渐减弱,自然生态变化逐渐减小
④土壤发育程度降低,生物种类由多到少再到较多
A.②③B.②④C.①④D.①③
2.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地区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C.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
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3.下列有关地理事物的排列顺序中,能正确反映我国东部季风区热量自北向南变化规律的是(        )
A.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B.冬小麦—玉米—春小麦—水稻
C.剑麻—棉花—桑蚕—亚麻
D.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一年三熟
9 . 读二分二至图(左图)与某太阳光照图(右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虚线表示极圈或回归线)。

(1)写出左图中①、④两处节气名称:①________;④________
(2)当地球上的昼夜状况如右图中所示时,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________值.
此时A点夜长是________ 小时。
(3)右图中A,B,C,D四地线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A,B,C,D四点中地方时相同的是________
(4)当地球上的昼夜状况如右图中所示时,A,B,C三地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A,B,C三地黑夜由长至短排列顺序是________
10 . 下图为“北半球四个地点在12月22日同一时刻测得的当地太阳位于正南方时的太阳能热水器倾角示意,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日,这四个地方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A.④③①②B.④②①③C.②①③④D.③①②④
2.该日,这四个地方的昼夜长短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
A.④③①②B.④②①③C.②①③④D.③①②④
2017-02-17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陕西汉中市国际中学高三上期中测试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