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568 道试题

1 . 不同类型食物的碳足迹差异显著。图1示意某市1978~2015年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图2示意该市同期消费的食物产生的碳足迹结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1                                                                 图2

1.该市1978~2015年食物消费结构变化特点主要表现为(       
A.植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下降,动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上升
B.植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下降,动物源食物占比同步下降
C.植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上升,动物源食物占比同步上升
D.植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上升,动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下降
2.碳足迹系数为某类食物产生的碳足迹与该类食物的消费量之比。下列食物中碳足迹系数最大的是(       
A.粮食B.蔬菜C.禽肉D.畜肉
3.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可行的饮食方式有(       
①保证营养需求的同时,将动物源食物消费保持在合理范围
②保持动物源食物占比,由水产品消费大幅度转向畜肉消费
②减少水果、蔬菜和禽肉的消费,增加畜肉消费
④增加水果、蔬菜和禽肉的消费,减少畜肉消费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日内更新 | 796次组卷 | 4卷引用:地理-2025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安徽专用)

2 . 读我国部分城市1月平均气温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城市中,最靠近秦岭—淮河一线的是(     
A.乌鲁木齐B.郑州
C.石家庄D.太原
2.与其他城市比较,哈尔滨1月气温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A.距海远B.距冬季风源地远
C.纬度高D.地势高

3 . 山东荣成地处沿海,夏季多雨潮湿,冬季多雪寒冷,当地居民以厚石砌墙,屋顶呈50°角的“人”字坡形,用含有大量卤盐和胶质的海草覆盖,外面紧绷着渔网,建造出海草房(如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海草房建筑工艺及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①海草为天然建筑材料,废弃后容易降解②海草含有大量卤盐和胶质,可防虫蛀、防火
③外面紧绷渔网,可防风、防鸟④屋顶呈50°角的“人”字坡形,整齐美观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海草房数量减少的原因及最合理的保护性开发方向是(     
A.海草产量大幅减少;融入现代化生活B.遮风避雨功能减弱;建立民居博物馆
C.城镇化水平提高快;开发民俗旅游业D.海草房知名度提高;争取国际性合作
7日内更新 | 259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4 . 伦敦泰晤士河南岸旧城核心地带的某片区,19世纪初期工业繁荣、交通便捷。20世纪30年代开始,该片区工业快速衰落。后经持续更新改造,该片区现已建成国家剧院、艺术中心和电影院等文化场馆,成为伦敦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创意片区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更新改造初期,选择该片区布局文化场馆的最有利条件是(     
A.失业工人数量多B.工业闲置用地多
C.功能分区较完善D.生产技术水平高
2.更新改造后,泰晤士河该片区河段功能提升最明显的是(     
A.休闲游憩B.水源供给C.物流运输D.生态保育
7日内更新 | 1265次组卷 | 6卷引用:地理-2025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安徽专用)

5 . 与普通黄色沙滩不同,黑色沙滩的形成与火山活动有关,在某些地区当地居民会利用黑色沙滩晒盐制盐。下图示意黑色沙滩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黑色沙滩的形成过程是(     
A.火山喷发—熔岩冷却—海浪与风力侵蚀作用—沙粒堆积
B.岩浆侵入—变质作用—地壳抬升—冰川侵蚀、搬运、堆积
C.火山喷发—岩浆涌出—熔岩覆盖冷却—冻融风化、堆积
D.海浪与风力侵蚀作用—熔岩破碎—冰川侵蚀、搬运、堆积
2.相较普通黄色沙滩,黑色沙滩晒盐制盐(     
A.更易推广B.成本更低C.品质更高D.效率更高
7日内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风华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适应性模拟地理试题

6 . “东数西算是我国继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工程之后,启动的又一个大工程。在西部地区发展能耗高、耗水多的数据中心,将东部产生的非实时性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图为我国八大算力枢纽节点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把东部的部分数据传输到西部进行计算和处理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价格的差异B.国防安全的需要C.能源与环境考量D.数据保密的要求
2.在区域协同发展中,“东数西算”能(     
减轻东部地区的算力需求 推动西部信息网络的建设 缓解东西部间交通运输压力 促进数据中心相关产业转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3.长三角枢纽适宜布局互联网数据业务有(     
A.视频通话B.离线分析C.存储备份D.后台加工
7日内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风华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适应性模拟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资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通常把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的过程称为“汇效应”,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过程称为“源效应”,海洋碳库和地质碳库是参与大气碳循环的两个重要部分。海洋碳汇主要包括生物固碳、溶解固碳和物理化学固碳。

材料二:北极地区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热点区域。近年来,全球变暖已经对北极地区的大气、地形、水圈、生物和土壤等产生了深刻影响,不仅改变了北极地区的碳循环过程,同时导致了自然环境的变化。全球变暖对北极地区的汇效应和源效应是一把双刃剑。图示分别为北极地区局部和北极海冰变化趋势。

材料三:北极地区是全球变化响应最敏感的区域,北极地区地表气温的增暖速度是全球平均的2-3倍,称之为北极放大效应。研究表明这与下垫面、大气热力作用及海气相互作用等因素密切相关。

(1)简要列举陆源有机碳进入北冰洋的途径。
(2)结合碳循环原理,说明“全球变暖对北极地区的源效应和汇效应是一把双刃剑”论断的依据。
(3)说明入海径流量增大对北冰洋海水性质可能产生的影响。
(4)从海—气相互作用和大气受热过程角度,分析北极放大效应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212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8 . 近年来,在自然和人文多重因素共同驱动下,耕地利用由以粮食生产为主转变为多种农业经营方式并存,耕地非粮化现象日益突出。下表示意部分国家或地区的耕地非粮化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国家/地区代表作物主要特征
泰国、印度橡胶近30%的新增橡胶种植因来自占用耕地,严重削减水稻产量。同时橡胶树因耗水量巨大威胁水资源安全
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油棕榈油棕榈种植园日前占据全世界10%的永久耕地,过去30年快速扩张,成为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
巴西H生物燃料产业的发展促使H种植面积急剧增加,占大量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
撒哈拉以南非洲咖啡、可可、桉树利用耕地种植经济作物以消除贫困,但从中长期来看会影响水土资源条件,导致这些地难以重新种植粮食作物,

1.表中H作物最可能是(     
A.甘蔗B.玉米C.甜菜D.茶树
2.导致表中国家或地区耕地非粮化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变化B.土壤肥力C.剩余劳动力D.耕地产出效益
3.为缓解耕地非粮化带来的粮食安全问题,表中国家或地区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加强国际合作,租赁海外耕地
B.发展农业技术,提高粮食产量
C.调整膳食结构,减少粮食消费
D.加快耕地流转,减少耕地撂荒
2024-06-15更新 | 104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皖北私立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福建省2024年调查了水稻土,对于水含量高的土壤,土壤中的铁元素容易被溶解,可以向下渗漏,也可以向两侧渗漏,铁元素容易转化为容易溶解的价态。种植水稻的土壤需要不断翻种,需要周期性排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④含水量较高且大致相同,甲剖面最可能出现在图中①-④地中的哪一个(       
A.①B.②C.③D.④
2.研究人员想找到乙土层的土壤,除了地形因素之外,还需要考虑(       
A.植物蒸腾B.河流远近C.植被覆盖D.岩层厚度
3.①-⑤最适合种植水稻的土壤剖面是乙,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A.土壤温度较高B.有机质含量少C.底层沙砾较多D.土壤空气不足
2024-06-15更新 | 735次组卷 | 3卷引用:地理-2025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安徽专用)

10 . 下图是“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所对应的右图中城市化阶段是(     
A.a阶段B.b阶段C.c阶段D.无法确定
2.下列属于图中阶段Ⅰ产生的城市化现象的是(     
A.城市化水平低,发展较慢B.城市化速度减慢甚至停滞
C.市区出现劳动力过剩等问题D.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3.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Ⅱ的主要表现叙述错误的是(     
A.大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
B.大城市中心区失业率增高、人口萎缩
C.整个国家或地区城市人口比重下降
D.城镇化地域不断向农村推进,城市面积不断增加
2024-05-26更新 | 7次组卷 | 17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合格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