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157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全球变暖的今天,北极正上演着“放大器”的戏法,其变化往往是全球平均水平的数倍。升温促使北极地区水汽含量增加,并带来降水增多,水循环过程深受影响。育空河是北极地区的主要河流之一,该河流域96%被冻土覆盖,冬季降水常以积雪形式存在。观测数据表明,育空河流域多年冻土退化深度与降雨量显著相关,降雨量每增加1厘米,多年冻土退化深度增加约0.7厘米。这些变化,使流域径流过程变化显著。1980~2019年,育空河年均径流量呈增加趋势,且冬季增幅最大,达16%。如图示意育空河流域径流过程变化的主要途径。

(1)说明全球变暖背景下育空河流域不同冻土层的变化特点。
(2)简述全球变暖背景下育空河径流量增加的途径。
(3)分析1980~2019年育空河径流量冬季增幅最大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69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高考地理真题

2 . 不同类型食物的碳足迹差异显著。图1示意某市1978~2015年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图2示意该市同期消费的食物产生的碳足迹结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1                                                                 图2

1.该市1978~2015年食物消费结构变化特点主要表现为(       
A.植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下降,动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上升
B.植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下降,动物源食物占比同步下降
C.植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上升,动物源食物占比同步上升
D.植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上升,动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下降
2.碳足迹系数为某类食物产生的碳足迹与该类食物的消费量之比。下列食物中碳足迹系数最大的是(       
A.粮食B.蔬菜C.禽肉D.畜肉
3.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可行的饮食方式有(       
①保证营养需求的同时,将动物源食物消费保持在合理范围
②保持动物源食物占比,由水产品消费大幅度转向畜肉消费
②减少水果、蔬菜和禽肉的消费,增加畜肉消费
④增加水果、蔬菜和禽肉的消费,减少畜肉消费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日内更新 | 79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高考地理真题

3 . 滑坡的滑动面通常距离地表6米以下。强降水是南方地区滑坡发生的重要诱因。在降雨初期,树木的冠层可以拦截一部分雨水。下图为模拟我国南方某省份典型林地在不同的单次降水量级下的冠层截留情况,在这七次模拟降水过程中,土壤含水量均未达到饱和。截留率是指截留量占单次降水量级的比例。完成下面小题。

1.在降雨强度逐渐增大时(     
A.植被截留量增加,地下径流减少B.植被截留量减少,地下径流增加
C.植被截留率增加,地下径流减少D.植被截留率减少,地下径流增加
2.坡地退耕还林是南方地区水土保持的重要工程,若在坡度较大的耕地退耕还林,其余条件不变,则(     
①滑坡次数增加   ②滑坡次数减少   ③滑坡强度减少   ④滑坡强度增加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4-06-15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地理试题

4 . 2023年末,我国人口达140967万人。如图示意我国近五年人口主要指标变化,下表示意2023年末各年龄段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完成下面小题。

年龄段占全国人口比例
0-1517.60
16-5961.30
60岁及以上21.10
1.2019~2023年,我国人口数据变化说明(     
A.我国人口数量持续减少B.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消失
C.我国的劳动力资源短缺D.我国人口增长拐点出现
2.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走低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老龄化加剧B.少子化现象加剧C.人均寿命的提高D.三孩政策的实施
3.2023年5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必须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该目标,提高我国人口整体素质的主要措施有(     
①健全医疗服务②延迟退休制度③教育均衡发展④完善托育服务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4-06-15更新 | 198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训练地理试题

5 . 美国是目前世界十大顶尖康养医疗器械制造业发达国家,拥有全球最好的康养医疗器械发展平台和环境,同时也是世界康养医疗器械最主要的原创地之一。2000年后,美国的康养医疗器械制造企业纷纷迁往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近年来,在世界许多康养医疗器械制造企业选择迁往欧洲的同时,我国的康养医疗器械制造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完成下面小题。

1.美国康养医疗器械制造业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A.老龄化严重B.经济发达C.原材料丰富D.科技先进
2.2000年后美国康养医疗器械企业纷纷迁往欧洲,可能得益于欧洲(     
①地理位置优越     ②基础设施完善     ③落驻政策优惠     ④交通运输发达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德国和我国康养医疗器械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A.产业协同条件好B.人口流动较频繁
C.人口老龄化严重D.制造业实力雄厚
2024-06-15更新 | 201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荆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喜马拉雅山冰川广布,有“地表河塔与地下水塔”之称。雅鲁藏布江穿行于众多山脉之间,在东部发育了大峡谷,它是季风水汽输送到青藏高原的主要通道.大峡谷地区海拔从北部2910米降至南部出口仅155米,全长超过500公里,宽度和长度位居世界峡谷之首。研究表明,未来图(a)中虚线框内因河流侵蚀差异使得南北两侧分水岭位置移动不同,该处流域面积将出现缩小趋势。图(b)示意虚线框内河段两分水岭的地形与年降水量状况。

(1)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喜马拉雅山被称为“地表河塔与地下水塔”的原因。
(2)分析大峡谷地区成为青藏高原最大水汽输送通道的有利地形条件。
(3)结合图(b)信息,推理图(a)中虚线框内河段流域面积未来变化趋势并分析其过程。
2024-05-12更新 | 59次组卷 | 4卷引用:高考冲刺卷二(湖北卷适用)-【名校之道】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阶段性模拟仿真冲刺卷(湖北专用)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贝塞卡湖是位于东非大裂谷带上的构造湖,水位季节变化大,与阿瓦什河相隔低矮的分水岭。1960年,在阿瓦什河上游修筑水库(位于图中河流南端上游42千米处)调节下游的径流量;1964年,区域内开辟了三处甘蔗种植园,在阿瓦什河上建泵站抽水漫灌。1976年以来,当地气候未发生显著变化,但贝塞卡湖年均水位持续上升。为减轻贝塞卡湖水位上升对人类活动的不利影响,2000年后在湖区东北部下游地区修建了多座泵站,并在周边城镇配备了相应的基础设施,从而方便抽水排入地势更加低矮的阿瓦什河。下图示意贝塞卡湖流域的水系和种植园分布。

(1)分析贝塞卡湖水位持续快速上升的原因。
(2)简述贝塞卡湖水位季节变化大对人类活动的不利影响。
(3)分析贝塞卡湖排水泵站选址湖区东北部的优点。

8 . 凌汛是冰凌堵塞河道,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近年来,得益于刘家峡水库强大的调蓄能力,黄河上游宁夏段凌汛得到较大缓解,下图为“黄河上游刘家峡水库位置图及多年平均各月蓄水变化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判断,刘家峡水库为防凌开闸放水和蓄水总量最少的月份分别是(     
A.11月、5月B.11月、6月C.1月、5月D.1月、6月
2.刘家峡水库对其下游地区防凌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下泄水温降低,推迟封冻时间B.下泄水温降低,延长封冻长度
C.下泄水温升高,缩短封冻长度D.下泄水温升高,提前封冻时间
3.为发挥刘家峡水库的防凌作用,合理的调蓄方案是(     
A.开河期减小泄水量B.冬半年加大泄水量
C.封河前减小泄水量D.封河期加大泄水量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蒙俄国际经济走廊跨我国东北及华北沿边境地区、蒙古国、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南部,此走廊耕地资源丰富。下图示意中蒙俄经济走廊耕地资源分布,图示蒙古国部分可耕地面积很小,可开发潜力有限。图示俄罗斯部分耕地面积超过5000万公顷,占经济走廊耕地面积的60%以上,但可开发土地利用率较低。我国近年开展了对俄耕地“公司+农垦+园区+物流”合作模式,此举既可达到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与缓解国家耕地压力的目的,又促进俄罗斯农业发展,实现两国的合作双赢。

(1)指出图示蒙古国耕地可开发潜力有限的气候条件。
(2)简述中俄“公司+农垦+园区+物流”合作模式对俄罗斯农业贸易的有利方面。
(3)说明中蒙俄国际经济走廊建设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有效措施。
2024-04-23更新 | 447次组卷 | 8卷引用:卷B-2024高考地理冲刺压轴卷(湖北专用)

10 . 黄河上游两岸常有海拔不同的多级平坦面分布。这些平坦面是在区域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的共同作用下,河流下切侵蚀而形成的。黄河流经青藏高原东部的若尔盖盆地,在出口处仅形成了一级平坦面。图示意该河段的单侧断面及典型沉积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卵石层中的鹅卵石分选性较好、磨圆度较高,反映了这些物质在形成时期(     
A.受到的风力侵蚀作用B.受到的物理风化作用弱
C.经过长时间的冰川磨蚀D.经过长距离的流水搬运
2.根据典型沉积剖面特征,可推知与距今5000~4250年相比,距今4250~4000年该地可能出现的情形有(     
①区域地壳抬升 ②区域地壳下沉 ③区域气候变湿 ④区域气候变干
A.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此处仅形成一级平坦面,反映了该平坦面形成后(     
A.黄河水位基本稳定B.区域地壳相对抬升
C.黄河下切侵蚀减弱D.区域气候干湿交替
2024-04-15更新 | 120次组卷 | 20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1-2024年高考地理考前信息必刷卷(湖北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