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34 道试题
2024高三上·贵州·专题练习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开启了郊区城镇化进程(下图),逐步在郊区规划建设了许多功能区,促进各类要素在此集聚。2001年后,上海在郊区建设新城,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布局大型购物中心,逐步实现产城融合。

临港新城(L)是上海产城融合的典范,中国新闻网对此报道:脚下是陶瓷废料制成的再生地砖,蓝色透水沥青路旁边草木葱茏。海风徐徐,树影婆娑,高达50%的森林覆盖率让临港不仅空气清新,而且较别处更多了几分清凉。围绕滴水湖,已经形成了功能各异的城市环带。

(1)归纳阶段I到Ⅲ上海郊区功能区演变的特点。
(2)说明阶段Ⅲ各要素流动对上海人口流向郊区的拉力作用。
(3)从集聚效应的角度,评价上海郊区大型购物中心对入驻商家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地理-2025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贵州专用)
2024高三上·贵州·专题练习
2 . 阅读图文资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通常把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的过程称为汇效应,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过程称为源效应,海洋碳库和地质碳库是参与大气碳循环的两个重要部分。海洋碳汇主要包括生物固碳、溶解固碳和物理化学固碳。

材料二:北极地区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热点区域。近年来,全球变暖已经对北极地区的大气、地形、水圈、生物和土壤等产生了深刻影响,不仅改变了北极地区的碳循环过程,同时导致了自然环境的变化。全球变暖对北极地区的汇效应和源效应是一把双刃剑。图示分别为北极地区局部和北极海冰变化趋势。

材料三:北极地区是全球变化响应最敏感的区域,北极地区地表气温的增暖速度是全球平均的2-3倍,称之为北极放大效应。研究表明这与下垫面、大气热力作用及海气相互作用等因素密切相关。

(1)简要列举陆源有机碳进入北冰洋的途径。
(2)结合碳循环原理,说明“全球变暖对北极地区的源效应和汇效应是一把双刃剑”论断的依据。
(3)说明入海径流量增大对北冰洋海水性质可能产生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地理-2025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贵州专用)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全球变暖的今天,北极正上演着“放大器”的戏法,其变化往往是全球平均水平的数倍。升温促使北极地区水汽含量增加,并带来降水增多,水循环过程深受影响。育空河是北极地区的主要河流之一,该河流域96%被冻土覆盖,冬季降水常以积雪形式存在。观测数据表明,育空河流域多年冻土退化深度与降雨量显著相关,降雨量每增加1厘米,多年冻土退化深度增加约0.7厘米。这些变化,使流域径流过程变化显著。1980~2019年,育空河年均径流量呈增加趋势,且冬季增幅最大,达16%。如图示意育空河流域径流过程变化的主要途径。

(1)说明全球变暖背景下育空河流域不同冻土层的变化特点。
(2)简述全球变暖背景下育空河径流量增加的途径。
(3)分析1980~2019年育空河径流量冬季增幅最大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724次组卷 | 3卷引用:地理-2025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贵州专用)

4 . 有效辐射为下垫面向上长波辐射与大气逆辐射的差值。如图表示2003—2012年云南省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林冠层向上长波辐射(L↑)及其上大气逆辐射(L↓)的月平均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7—9月相比,2—4月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林冠层之上的大气逆辐射值较低,主要是因为2—4月期间(     
A.降水较多B.云雾较少C.地表植被覆盖度较低D.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
2.根据有效辐射变化可知,一年中该地热带季雨林的林冠层(     
A.表面的温度保持恒定B.热量主要来自大气层
C.各月都是其上表层大气的冷源D.夏季对大气加热效果小于冬季
7日内更新 | 1315次组卷 | 7卷引用:地理-2025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贵州专用)

5 . 不同类型食物的碳足迹差异显著。图1示意某市1978~2015年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图2示意该市同期消费的食物产生的碳足迹结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1                                                                 图2

1.该市1978~2015年食物消费结构变化特点主要表现为(       
A.植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下降,动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上升
B.植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下降,动物源食物占比同步下降
C.植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上升,动物源食物占比同步上升
D.植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上升,动物源食物占比逐渐下降
2.碳足迹系数为某类食物产生的碳足迹与该类食物的消费量之比。下列食物中碳足迹系数最大的是(       
A.粮食B.蔬菜C.禽肉D.畜肉
3.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可行的饮食方式有(       
①保证营养需求的同时,将动物源食物消费保持在合理范围
②保持动物源食物占比,由水产品消费大幅度转向畜肉消费
②减少水果、蔬菜和禽肉的消费,增加畜肉消费
④增加水果、蔬菜和禽肉的消费,减少畜肉消费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日内更新 | 814次组卷 | 4卷引用:地理-2025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贵州专用)

6 . “两假企业”是指落户于东北乡镇地区并以每年春种和秋忙时期为企业“两栖”型员工各放一个月假的经营模式运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两栖就业”是指东北地区农民利用农闲的时间就近务工,农忙时在家务农的一种亦工亦农的兼业性就业方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东北乡镇地区发展“两假企业”的条件有(     
①农业生产“一年两熟”②劳动力资源丰富③粮食产量大④工业基础完善
A.③④B.①②C.①③D.②④
2.“两栖就业”会造成东北地区种植业(     
A.播种面积减少B.产值快速提升C.结构趋于稳定D.机械化水平提升
3.符合“两假企业+两栖就业”模式实现东北地区乡村振兴路径的是(     
A.承接产业转移,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
B.加强技术培训,鼓励农民工进城务工
C.引进高层次人才落户,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构建信息服务平台,促进乡镇地区劳务输出
2024-06-15更新 | 384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联考地理试卷

7 . 我国某中学(30°N)进行了日影观测活动,具体做法是:将一根长1m的细直竹竿垂直插入地面,以细杆所插的点为圆心,在地面上画一个半径略小于当时杆影长度的圆。当天9481604细杆的影端落在圆周上时,分别标记为AB两点。将AB两点连成直线,取其中点并将其与圆心连成直线OC。次日,当细杆的影子与直线OC重合时,测量此时杆影长度为1米。图为观测日影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中学所在经度为(     
A.116°EB.110°EC.106°ED.91°E
2.当天上午日影OA指示的方向最可能是(     
A.东北B.西北C.东D.西南
3.该中学进行日影观察活动的日期可能为(     
A.2月20日前后B.5月20日前后C.8月20日前后D.11月20日前后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战略定位为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发挥城市经济带动作用及辐射效应,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成渝资源禀赋相似、目标市场趋同,导致成都、重庆和成渝中间地带产业同质化问题突出,制约了区域协同发展。下图示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范围及2023年各城市国内生产总值。

(1)简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区位优势。
(2)分析成渝中间地带国内生产总值偏低的主要原因。
(3)从产业协同角度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提出建议。
2024-05-15更新 | 22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遵义市高三三模地理试题

9 . 红河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境内海拔高低悬殊,珠江水系和红河水系贯穿州域、该区域受昆明准静止锋影响,会出现降雪,但降雪活动少,且区域内降雪日数差异较大.2020年6月、横断山区(低纬高原)灾害性天气研究中心昆明准静止锋科学试验基地落户在红河州。图示意1980~2018年来红河州各县市年平均淮静止锋影响日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红河州各县市年平均准静止锋影响日数分布不均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形特征②河流分布③经纬度差异④气团势力
A.①④B.①②C.③④D.②③
2.推测元阳县、红河县受准静止锋影响日数较多的原因是(     
A.河谷地区,冷空气不易扩散B.海拔较高,冷空气滞留时间长
C.纬度较低,暖空气影响范围广D.海拔较低,暖空气在此汇聚
3.昆明准静止锋科学试验基地落户红河州对当地的主要影响不包括(     
A.加快对红河州气象科技人才培养B.加速科研成果本地化的应用
C.提高红河州的气象防灾减灾能力D.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2024-03-24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10 . 图示意某地的地质剖面,图中断层乙由水平作用力形成,该地曾发生多次褶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下列地质作用形成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丁B.乙-丁-甲-丙C.丙-丁-乙-甲D.乙-丁-丙-甲
2.该地区发生褶皱的次数至少是(     
A.次B.二次C.三次D.四次
3.图中乙断层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A.水平拉张B.水平挤压C.垂直抬升D.垂直下沉
2024-03-24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