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在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指出: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驱动,全球气候21世纪会继续变暖。这一评估报告认为,21世纪末全球气温可能升高1.1 ℃~6.4 ℃。

材料二 下图是中国能源消费构成示意图。



(1)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把下列选项填入下图空白方框中。
A.极地和高山冰川融化
B.毁林
C.沿海低地被淹
D.燃烧矿物燃料

(2)简要说明我国CO2排放总量大的原因。
(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有可能上升,将会对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产生影响。为了预防海平面上升所产生的危害,可采取哪些措施?
(4)为抑制我国气候变暖的趋势,实现21世纪中叶碳排放的目标,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献计献策。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西南地区指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三省一市,是我国重要的粮油产区。从西南主要的气象灾害分布来看,该地区干旱占主导地位,粮食因旱灾减产占总产量的4.7%以上,干旱灾害的影响比其他任何自然灾害都要大。

(1)分析影响西南地区80年代以来成灾面积变化的原因。
(2)针对西南地区旱灾,请你为当地农耕业发展提出至少三种相应的对策措施。
2016-12-13更新 | 297次组卷 | 2卷引用:2016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高考模拟卷1文综地理试卷
3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来,新疆部分地区通过技术改良,采取马铃薯—玉米套种的方式,实现了由一年一熟到一年两熟的转变。下图为新疆局部地区部分地理要素示意图。2018年3月中旬,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部分玉米田庄稼幼苗受损。

(1)分析南疆和北疆河网密度差异及原因。
(2)简要说明该区域此次洪水的形成机理。
(3)简要说明新疆部分地区实现作物熟制转变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
(4)有人建议,在新疆地区大力推广马铃薯—玉米套种的农业生产方式。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4 . 根据黄河水情和水利枢纽工程的需要,黄河小浪底于2018年7月3日下午开闸泄洪,进行一年一度的调水调沙。黄河激流从坝上的洞群喷涌而出,形成一条气势磅礴的“巨瀑”,呈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景,也使库区泥沙淤积现象得到改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调沙调水时间选择在此时段,是因为此时(     
A.黄河流域进入雨季前,降低库容可为防汛做准备
B.黄河中游径流含沙量大,有利于冲沙减淤
C.下游泥沙淤积量大,能最大量的冲沙减淤
D.黄河流域正值汛期,水量较大
2.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泥沙来自(     
A.上游的青藏高原B.中游的黄土高原
C.下游的华北平原D.所有的支流
3.为解决黄河下游地区“水少沙多”问题,下列建议和措施中合理的是(     
①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水土保持②植树造林,遏制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③在中游地区实施天然降水和径流的收集与储集工程④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
A.①④B.②③
C.①③D.②④
2021-08-09更新 | 674次组卷 | 2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选考)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