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94 道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5亿年前“燕山运动”使洞庭湖所在地区发生地质断裂,强烈下陷形成盆地,积水成湖。历史上早期湖高江低,湖水由南向北流,在石首一带注入长江。汉晋以后,长江流域人口逐渐增长,人类活动影响加大,洪水期江高湖低,大量洪水从荆江段进入洞庭湖,开始出现“八百里洞庭”。近现代以来,洞庭湖形成了北纳长江太平、藕池、松滋三口来水,南和西接湘、资、沅、澧等支流,再由城陵矶注入长江的江湖格局,且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洞庭湖逐渐萎缩,面积减小,湖区洪涝灾害多发。三峡水库修建并蓄水后,洞庭湖洪涝灾害减轻。(注:荆江是指从湖北枝城至湖南城陵矶的长江河段)。



(1)简述汉晋以后“八百里洞庭”的成因。
(2)分析近代洞庭湖面积减小的原因。
(3)有专家认为,三峡水库修建并蓄水后,荆江河段冲淤平衡被打破,这对荆江和洞庭湖区防洪有利,请解释这种说法的合理性。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半干旱草原系统中,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特别是长期放牧的双重影响,使得灌木植物在草原分布的密度增加,形成草原灌丛化现象,如下图所示。

材料二:在半干旱草原中,灌木植物通过改变土壤结构、土壤湿度和小气候,在灌丛附近堆积着比周围地表更肥沃的土壤。这种灌木植被聚集土壤养分的现象,被称为“沃岛效应”。由于灌丛化草原和“沃岛效应”的发展,引发了部分草原向沙漠演替的现象,加剧了草原的沙漠化。

(1)试分析草原灌丛化现象过程中灌丛获得竞争优势的原因。
(2)试解释灌丛植物引起沃岛效应的原因。
(3)说明“沃岛效应”与促进草原荒漠化的关系。

3 . 长白山脉保存着完整的从温带到极地的垂直分布森林植被景观。位于长白山西坡海拔2000~2500m的高山苔原,其环境特征与极地苔原相似,植被以多年生小灌木和苔藓地衣为主。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原先位于较低海拔的草本植物不断上侵,而苔原带原有的灌木开始萎缩退化。下图示意长白山西坡高山苔原研究区位置和草本植物入侵程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长白山高山苔原带小灌木的生长习性有(     
A.耐寒,抗大风B.耐涝,耐盐碱C.喜干燥,耐贫瘠D.耐旱,耐污染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草本植物的入侵程度,随着土壤有机质的增加而升高
B.长白山苔原带坡度较大的区域遭受草本植物入侵程度高,因为坡度大处土层薄且较贫瘠
C.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引起蒸发量增大,致使降水增多,有利于草本植物的生长,入侵苔原带
D.长白山苔原带海拔较低的区域遭受草本植物入侵程度高,因为低处人类对植被的破坏程度大
2023-01-10更新 | 577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
下图是黄河流域图,读图回答下题。

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     )。
A.利用单一指标划分B.利用综合指标划分
C.以行政区划为指标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
2020-01-06更新 | 146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5 .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读黄河流域图。


回答下列各题。

1.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是依据(        
A.气候、地形等自然指标B.单一指标
C.行政区划D.人文指标
2.黄河流域(        
A.甲处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气候干旱
B.乙处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泥沙大量沉积
C.治理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是恢复地表植被
D.丙处环境问题带来的主要危害是地质灾害频发
6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湖泊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湖泊沉积因其沉积连续、环境信息丰富等特点,能有效地记录历史时期湖泊生态环境的演化过程。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浅水草型湖泊。由于该区域洪涝灾害严重,1958年起,白洋淀上游先后修建了大、小型水库156座。20世纪60年代开始,白洋淀年平均入淀水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并出现了多次干淀现象。某研究团队对白洋淀湖泊沉积物研究时发现,20世纪60年代以来,沉积物中砂含量呈明显降低趋势,粉砂和黏土含量逐渐升高。下图示意白洋淀流域(a)、白洋淀周边主要城市分布(b)以及白洋淀流域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c)状况。

(1)列举湿地的主要生态服务功能。
(2)分析白洋淀出现多次干淀现象的主要原因。
(3)有专家认为,白洋淀上游水库建设对其水体中营养物质的升高起到了关键作用,试解释其合理性。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套平原曾是3个互不联通的断陷盆地(下图),黄河注入河套盆地。70~60kaB.P.(即距今7~6万年)期间,随着鄂尔多斯高原的构造抬升,3个盆地连通形成吉兰泰—河套大湖,河套盆地(湖泊)进入深湖阶段。7~5kaB.P.期间,由于气候暖干化和晋陕大峡谷被切穿,吉兰泰—河套大湖的水位下降至1030米以下。



(1)判断说明70~60kaB.P.期间,河套盆地(湖泊)水体盐度的变化特征。
(2)说明7~5kaB.P.期间,吉兰泰一河套大湖的变化。
(3)关于吉兰泰一河套大湖最终演变为如今的河套平原,有关学者提出以下猜想。请你任选其一,解释河套平原的形成过程。
猜想①:河套平原的形成与泥沙淤积和黄河改道有关。
猜想②:河套平原的形成与其沉降速率变化有关。
猜想③:除上题给出的猜想外,提出你对河套平原形成的另一种猜想,并列举为验证猜想需要查找的资料。
2023-06-01更新 | 35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高三下学期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气开采和出口国。2017128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集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运输、销售于一体,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实施的首个海外特大型项目。俄罗斯为该项目配建了港口。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该项目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即将生产线和相关建筑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由全球多地工厂制造,然后运至项目施工现场拼装。模块体积大,重量大,最大的模块重量与埃菲尔铁塔相当。该项目以中国、日本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国家为主要目标市场。中方企业全方位参与设计和建造,数十家企业承揽了85%模块的建造。该项目超过60%的模块和零部件经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运至项目施工地。图9示意该项目的位置。

(1)简述俄罗斯配建港口对该项目及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

(2)说明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对该项目建设的益处。

(3)分析开发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对提高该项目产品(液化天然气)市场竞争力的作用。

(4)指出在该项目合作中体现的中俄两国各自的优势。

2018-06-09更新 | 10827次组卷 | 24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分别源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北麓,并在达卡西北汇合成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最后注入孟加拉湾,流域总面积超过170万平方千米,年径流总量约1.3万亿立方米,年输沙量超过10.6亿吨,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材料二 图1为“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概况及其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图2为“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的月平均流量图”。


   
(1)比较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月平均流量的差异并解释其成因。
(2)分析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文特征对三角洲地区的影响。
2024-03-0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平江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地理试题
10 . 狗年春晚小品《同喜同乐》让人印象深刻,小品里有一群特别的演员,她们]就是来自中国援建的肯尼亚蒙内铁路的乘务组。蒙内铁路是东非铁路网主线的第一段。读蒙内铁路位置图和内罗毕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内罗毕气候的特点和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因为海拔高,气候寒冷,气温年较差小
B.一年内有两次太阳直射,有两个高温期
C.靠近海洋,受海洋调节作用大,气候干燥
D.纬度低,气温年较差大
2.关于蒙内铁路修建遇到的困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山高谷深,穿越河流多,桥梁隧道工程量大
B.沿线气候全年高温多雨,不利于工程建设
C.沿线火山灰土分布广泛,土质疏松易塌陷
D.野生动物不会对筑路工人构成威胁
3.建设东非铁路网的意义有
改变内罗毕的主要职能扩大蒙巴萨港口的辐射范围
促进东非各国经济文化一体化
推进东非地区互联互通,利于实现产业分工与协作
连接内陆城市和沿海港口,利于肯尼亚扩大对外贸易
A.②④⑤B.①③⑤C.②③④D.②③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