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47 道试题

1 . 异地扶贫搬迁调研数据显示:秦巴山区某迁出村的搬迁户与耕地之间的距离从搬迁前的2.9km增加到搬迁后的21.1km,导致该村出现耕地低效利用,甚至撂荒的现象。为提高迁出村的耕地利用率,有学者提出了迁出村发展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该村耕地低效利用,甚至闲置撂荒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贫瘠,粮食产量低B.耕地破碎,种植规模小
C.距离较远,种植成本高D.资源重组,耕地被占用
2.为提高迁出村的耕地利用率,当地可以(     
A.回迁部分村民B.加快土地流转C.退耕还林还草D.改变作物熟制
3.迁出村推行“人一地一业”发展模式有利于(     
①降低前期土地整治成本②稳定粮食生产规模③促进乡村现代化的建设④协调产业均衡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6-12更新 | 65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遵义市高三三模地理试题

2 . 长江三峡水库建成后,水库蓄水导致水位变化,引起了地质灾害和生态环境变化。为保护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中国政府启动了长江三峡水库区生态修复工程。该项目通过植树造林、恢复湿地、修建防护林带等方式,使三峡库区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恢复和改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长江三峡水库建成后,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     
①林地退化②土地盐碱化③生物多样性减少④草地退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长江上游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根本原因是(     
A.植被覆盖率低B.地势起伏较大C.河流流速较快D.库区水位变化
2024-06-08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甲乙一线为高原面上发育的古河流,经地质作用古河流被分割成相互独立的内流河,最终通天河上游的丙支流溯源侵蚀切穿分水岭。下图示意长江源水系演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长江源水系演变的顺序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②①③
2.古河流被分割成内流河的地质作用是(     
A.岩浆活动B.滑坡堰塞C.泥沙淤塞D.断裂下陷
3.丙支流溯源侵蚀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变化B.冰川刨蚀C.干流下切D.冻土消融
2024-06-06更新 | 32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遵义市高三三模地理试题

4 . 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城市气温和降水统计。完成下面小题。

1.与乙城市相比,甲城市(     
A.气温年较差较大B.降水量无季节差异
C.气候更加冷湿D.气候更加暖干
2.影响乙城市降水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B.地形地势C.大气环流D.洋流性质
3.乙城市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A.甘肃省B.海南省C.青海省D.河北省

5 . 某寺庙内地面上画有直径6m的圆形,圆内平分12个区间,区间分界线用12地支标注。中间立一根3m长的铜柱,用于观测日影变化(如图),撞响铜钟,提醒人们注意时间。经实地测试,某年3月22日北京时间6时,铜柱影子指向卯方;12时,铜柱影子指向午方,柱影与午方刻度线完全重合且长短一致。完成下面小题。

1.当天北京时间11时,铜柱影子指向(     
A.南偏东约15°B.西偏南约45°C.东偏北约45°D.北偏西约15°
2.该寺庙所在地位于(     
A.内蒙古境内B.浙江境内C.黑龙江境内D.四川境内
综合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坳水库位于闽、浙、赣三省交界的武夷山脉北部的五府山下,距上饶市46km,是江西省上饶市城区百万市民的饮用水源地。大坳水库上游主要有三条支流,分别为甘溪河、金钟山河和英将河。2007年上饶市城区自来水多次出现恶臭现象,对广大市民的饮用水安全产生重大影响。近年来,上饶市大坳水资源保护中心利用“保水渔业”技术,向水库投放净化水质的鲢鳙鱼苗,实现了从死保水到保活水的根本转变,目前大坳水库水质已连续25个月保持Ⅰ类水标准。表为2007年大坳水库主要点位监测一览表(单位:mg/L)。

监测点位总磷总氮
库中央0.0230.362
坝底排口0.0200.416
甘溪河入库处0.0210.804
金钟山河入库处0.0160.659
英将河入库处0.0370.307
Ⅰ类标准值0.0100.200
Ⅱ类标准值0.0250.500
Ⅲ类标准值0.0501.000
(1)指出大坳水库中过量的磷、氮等元素可能的主要污染源。
(2)分析2007年上饶市城区自来水出现恶臭现象的原因。
(3)有人建议大坳水库投放鲢鳙鱼苗的“保水渔业”技术可向其他湖区大力推广,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7 . 甘肃省天水市地处黄土高原与秦岭的交会地带,具有发展干鲜两用辣椒的优势,全市辣椒的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9万亩左右(1≈666.67m²)。其中,甘谷辣椒在2022年成功入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甘谷县成为天水市首个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下图为天水市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天水市发展干鲜两用辣椒的优势条件有(     
①冬季受寒潮影响小②距离市场近③运输水平高④光照充足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甘谷辣椒能入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的根本原因是(     
A.辣椒品质优良B.辣椒产量较大
C.辣椒产品多样D.国家政策扶持
3.甘谷辣椒入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直接影响是(     
A.扩大种植规模B.增加销售渠道C.提高其知名度D.提升产品质量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川物质平衡是反映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对区域生态环境评估和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珠峰自然保护区地处中国和尼泊尔交界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自然保护区。中国第二次冰川编目显示,该保护区内共有冰川1049条,主要分布有表碛覆盖型冰川(常有粉尘、黑炭聚集)和裸冰,总面积约1450.40km²。该保护区为大陆性高原气候,光照充足,冬寒夏凉。下图示意1990—2020年珠峰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冰川面积分布和变化。

(1)简述低海拔区与高海拔区冰川面积的变化特征,并推测在海拔5400~5600m处冰川退缩量达到最大的原因。
(2)研究表明,相比裸冰区域,表碛覆盖型冰川消融更快,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9 . 撂荒地是闲置或未充分利用状态的耕地,根据撂荒程度可分为完全撂荒和季节性撂荒。尤溪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地区,地貌以中低山地和丘陵为主,县内梯田面积大,是传统的产粮大县。21世纪以来,尤溪县人口迁移日益增长,对山区耕地撂荒影响深远。下表示意2005年,2016年尤溪县不同类型农户耕地完全撂荒率和季节性撂荒率(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农户类型2005年2016年
完全撂荒率季节性撂荒率完全撂荒率季节性摆荒率
农业户2.8615.283.804.97
非农业兼业户1.7814.2113.0118.47
非农业户9.2229.1029.7628.04
1.下列关于尤溪县耕地撂荒的描述,正确的是(     
A.撂荒主要集中在农业户B.完全撂荒率均呈上升趋势
C.季节性撂荒率保持稳定D.非农业兼业户撂荒减少
2.影响尤溪县耕地撂荒的主要驱动因素有(     
①农业兼业②农业收益③耕地质量④耕作习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 .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反映地表植被覆盖状况的一种遥感指标,植被覆盖度越好,NDVI值越大,中亚地区NDVI值普遍偏低,与降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中亚地区总体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北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中亚地区NDVI值普遍偏低的根本原因是(     
A.距离海洋远B.地势起伏小C.植被盖度小D.河流数量少
2.影响中亚北部地区NDVI值的植被类型主要是(     
A.森林B.草原C.荒漠D.苔原
2024-05-29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遵义市高三三模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